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请示报告制度是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重要途径,其历经发轫、确立、波折发展、恢复完善、深化发展五个阶段,逐步发展成为体系科学、领域全面、内容合理的党内法规集群,并在执行过程中更具规范性和约束力。2019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进一步明确了请示报告制度的主体类型、程序要素和后果反馈等内涵要件,对请示报告制度的执行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践行请示报告制度有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对其予以不断坚持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王春雷 《前线》2020,(1):95-96
请示报告制度是我党一项重要的政治组织制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全党必须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这对于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毛泽东同志对我党确立请示报告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着手建立请示报告制度早在1923年12月18日,党就为建立每月报告制度作了准备、发了通告。抗战时期,由于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长期处于被分割状态.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从加强党的建设着手,建立了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并对该制度作了具体详细规定。党内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对加强当时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组织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巩固和发展了党的民主集中制,转变了党的干部作风,提高了干部的政策水平和领导能力,为解放战争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对当前树立党中央的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第三十一条“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应当按照规定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的规定,明确了党内请示报告程序介入行政程序的制度安排。作为衔接党规与国法的新型制度尝试,党内程序介入行政决策程序,既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下的必然趋势,又是宪法“本质特征条款”的重要体现。在上述制度安排中,行政决策机关不是以机关的名义履行请示报告程序,而是以决策机关内设的党组名义履行上述程序,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由领导干部以自己的名义向党委请示报告。行政机关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与党内重大事项报告之间为包含关系,意味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作为重大报告事项中的一部分均应履行向党组织请示报告程序,并贯穿于行政决策程序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请示报告制度自建党以来经历了缘起、确立、恢复发展和深化发展四个阶段,发挥了政治上团结全党和维护中央,组织上监督干部和促进沟通,以及工作上因事制宜和针对重点三项作用。《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与时俱进,在承继以往党内法规的基础上,展现了形式上肯定清单与否定清单并列,内容上授权有限与责任担当并重的特色,随着《条例》的完善与落实,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等文件形成严密的请示报告制度体系,将有助于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来自渭南的监督“报告”──《领导干部个人重大问题向组织请示报告制度》问卷的调查及启示中共渭南市委组织部从一九九二年起我们在全市建立并实行《科级领导干部个人重大问题向组织请示报告制度》.最近,我们对《科级领导干部个人重大问题向组织请示报告制度》实施三年...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确立了请示报告制度,实行了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制度,健全了党委制,规定了党委会工作方法等等:这一系列制度建设,为战争形势的转变、中共及其军队纪律的加强、中共党内民主的扩大并使中共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的历史作用;在中共成为执政党后,尤其在改革开放的今大,这些制度建设对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群众路线、提高干部素质等方面,仍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来自渭南的监督“报告”──《领导干部个人重大问题向组织请示报告制度》问卷的调查及启示中共渭南市委组织部从一九九二年起我们在全市建立并实行《科级领导干部个人重大问题向组织请示报告制度》.最近,我们对《科级领导干部个人重大问题向组织请示报告制度》实施三年...  相似文献   

9.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这一论断。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成就的集中概括,也指明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全党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重大论断,把握科学内涵,认清重大意义,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总的看,这一论断体现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目标,包含着丰富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内涵,昭示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今后,要加快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现四个转变,即在发展方向上实现从体系化向集约化的转变,在制度规范上实现从重制定向重修订的转变,在党规运行上实现从重立规到重实施的转变,在实施效能上实现从重约束到重激励的转变,为更好地发挥作用打开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内的请示报告制度,是毛泽东根据革命斗争发展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在解放战争中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分散主义"运动中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张莺 《党史文苑》2008,(4):23-24
我们党内的请示报告制度,是毛泽东根据革命斗争发展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在解放战争中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分散主义"运动中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地方请示报告制度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条”“块”关系的变化,依时依势依地逐渐形成与完善的。就上海而言,军事接收时期是请示报告制度建立的雏形时期,进入管理与改造阶段后,上海市开始正式建立并逐步健全请示报告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的确立与运行,反映了党的集中领导从中共中央到地方并逐渐向基层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操申斌 《探索》2012,(2):28-32
党内立法包括法规制度的规划、立项、起草、审查、发布、解释、备案等环节,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技术要求很高的系统工程。其中,立法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法机制是否健全。新形势下,提高党内立法科学化水平,需构建和完善五大机制:建立健全党内立法规划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归口统一管理和联系点工作机制,改革完善党内立法审议表决机制,扎实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备案审查与纠错机制,实施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立法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核心内容,并强调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全面性与完备性,使得建设科学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关键任务。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路径。作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党内法规评估机制有着提升党内法规制定质量、增强管党治党实效性、推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优化更新的重要意义,成为促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科学完善的重要抓手。在党内治理法治化背景下,应建立以立规前评估为先导、以立规中评估为着力点、以实施后评估为核心内容的"三位一体"的党内法规评估体系。通过对党内法规从制定到实施的全程把控,确保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内容完善、体系科学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是我党提出的重大命题和历史任务。党内决策机制的构成可分为党内决策机构、党内决策程序、党内决策实施保障等。党内决策机制法治化建设的必要性在于:党内决策规范缺位、过于抽象化、缺乏可操作性,党内决策主体分工不明、决策权过于集中,党内决策缺乏保障广泛听取意见的制度,党内决策责任制度的缺失。党内决策机制法治化的可行性路径是:明确党内决策主体的分工及关系,建立党内决策动议主体制度,建立党内决策方案听取意见制度,建立党内决策议案表决确定制度和完善党内决策失误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6.
林蓉蓉  谷志军 《探索》2020,(3):98-106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从数量规模型立规转向质量效益型立规,开始聚焦于党内法规的制定质量和执行力方面,使得党内法规评估成为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点。在现有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指标体系中,文本质量评估占主导地位,而实施效果评估则相对弱化,以至于难以从根本上破解当前党内法规执行力不足的问题。为此,需要基于"投入-过程-产出-结果"的逻辑框架,从人力投入、经费投入、实施机制、可操作性、协调性、适时性、实效性、党内治理、党群关系等方面,构建一套以实施效果为主导的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和管党治党的实效性,有助于把党内法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对党的领导、组织、自身建设、监督保障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集中体现了党的纪律和党的建设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领导制定或修订了一批重要的党内法规,开创了依规治党的崭新局面。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日渐完善之后,加强对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是推动党内法规实施,提升党内法规执行力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谢璐妍 《探索》2015,(1):37-39
加强制度治党是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深入分析制度治党产生的必然性、科学性以及当前实施制度治党面临的困境,进而从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加强党内制度执行力、开展有效监督、建立党内法治文化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加强制度治党。  相似文献   

19.
党内法规公开是指制定主体为了推动党内法规实施,将业已在党内发布的制度经各种形式向社会传播的活动。党内法规的法属性、制度属性与政治属性要求其必须公开,这构成了党内法规公开的逻辑起点。基于对党的十八大以来209部党内法规公开情况的考察分析,笔者认为党内法规公开具有完整性、时效性、可及性和权威性的实践特征。完善党内法规公开工作,需要把握党内法规公开的四种实践特征,主动利用多种形式分梯次公开;明确从施行到公开的时限性要求;充实完善电子数据库,提高公开效率;强化密级意识,清理非权威信息。  相似文献   

20.
《探索》2015,(3)
党内民主必须依靠制度来体现,制度化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必然。党内民主要与党的制度建设相融合,将民主的价值和理念嵌入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注重培育党内民主文化氛围,坚定党员制度信念,优化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的结构及体系。唯有如此,才能破除党内民主制度化的观念障碍和实施瓶颈,使得党内民主成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以党内民主促进党的制度建设向纵深发展,以制度确保党内民主的规范化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