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打江山就是顺应民心,为人民守江山就是守住民心。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坚定答道:"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相似文献   

2.
何立波 《湘潮》2005,(5):4-10
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位著名高级将领,为新中国空军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自1929年古田会议前夕起,刘亚楼就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刘亚楼坚定地拥护和贯彻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决策及战略构想,深受毛泽东的信任和器重。刘亚楼和毛泽东之间,有着特殊的将帅情怀。毛泽东半开玩笑地对刘亚楼说:“你说留在后方没出息?那好,我10年不准你上前线”1910年4月8日,刘亚楼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9年8月,19岁的刘亚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4个月后,刘亚楼参加了…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使河南成了“浮夸风”的“重灾区”。毛泽东把新乡地委书记叫到专列上问:“你那是不是真钢铁?有没有那么多数?”书记一愣,坚决地回答:是真钢铁,有那么多数!修武县17万人成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公社。毛泽东问县委书记:“不拨款给你们,全县党政军民由你全包,你包得了包不了?”书记盘算了一下,说:“我不敢包。” 面对跃进之后的“灾情”,毛泽东想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走近毛泽东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已经离开他所热爱的中国人民有43年之久了,"说不尽的周恩来,研究不完的毛泽东。"我们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已经为毛泽东留下了一个任何人也无法去取代的位置。毛泽东不但是中国人民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今天我们又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去走近毛泽东和感悟毛泽东,即毛泽东他自己是怎样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他是怎样在不同的地点、环境与公开场合里去谈论和评价自己的经历、性格、思想、工作方法及理想和志愿  相似文献   

5.
焕然 《党史博采》2005,(2):40-46
康生是混入中国共产党高层的一位大奸,他看似老成持重,道貌岸然,但内心却奸诈、狠毒、整人成性。他是怎样一步步骗取毛泽东信任的?又是怎样逐步窃据高位的?《康生是怎样逐渐取得毛泽东信任的》一文,不但以鲜活生动的事例为你解开个中之谜,而且也将康生见风使舵、投机钻营、落井下石、韬光养晦、善于伪装的丑恶嘴脸做了深刻的刻画……  相似文献   

6.
2004年,有一个名字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广为传颂,他就是被国家人事部、民政部追授为“为民模范”的周国知。一个乡民政助理、一名普通基层干部,为什么会得到人民群众如此厚爱?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把一生都交给了党,把一切都献给了人民。他用一颗为民奉献的赤诚之心,用共产党人的一腔热血,凝聚着一方民心。民心是什么?民心是杆秤,它能称出干部作风、工作业绩、干群关系的好坏。学习周国知,就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目标,千方百计赢得民心、凝聚民心、留住民心。用真情赢得民心赢得民心,就是要像周国知那样,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经常深入基层,…  相似文献   

7.
《湘潮》1991,(3)
“法律是要每一个人都遵守的,你毛岸英、刘思齐也不能例外!”中央机关到达西柏坡以后,毛泽东住在西柏坡。毛岸英住在东柏坡,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毛岸英竟赤着一双脚丫子,来到了毛泽东的院子里。毛泽东见他光着一双脚丫子,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穿鞋呢?”毛岸英对他说:“我没有鞋。”  相似文献   

8.
苏共垮台的原因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苏共自身出了问题。作为执政党,苏共没能很好地发展经济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苏共特权阶层的存在又极大地伤害了人民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感情和信任。失去民心的苏共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所抛弃,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湘潮》1991,(4)
毛泽东亲设便宴为他的警卫班长饯行延安时期,我们警卫班的老班长张瑞岐就担任了毛泽东的警卫员。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他同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48年3月下旬,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离开陕北东渡黄河时,中央机关作了决定,陕北的同志如果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可以留下来不走。张瑞岐是陕北清涧县人,快30岁的人了,还没有结婚成家。为此,毛泽东也替张瑞岐着急。在我们就要离开陕北的时候,在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专门找张瑞岐谈了一次话。张瑞岐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以后,毛泽东对他说:“张瑞岐同志,我现在就要离开陕北了,你跟我有好多年了,你可以留在家乡不走。回到家里,你的婚姻问题也就能解决了,要不然,越走离你的家乡越远了。”而张瑞岐却不是这样想。他觉得,他是受陕北人民的重托来保卫毛泽东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怎么能早早地离开毛泽东留下来呢?所以,他坚决地向毛泽东说:“主席,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要把你送到  相似文献   

10.
[故事]毛泽东委傅作义以重任,并对他高度信任,通过充分肯定他的义举,使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为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傅作义先生是率领50余万官兵到人民阵营中的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1949年1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放北平的备件.毛泽东高度地称赞了这一义举为人民立下了大功.  相似文献   

11.
廉政是关系党的队伍思想纯洁、党内团结的一件大事。能否搞好廉政建设,是衡量一个政党能否长期执政、赢得民心的关键所在。毛泽东十分重视党的廉政建设,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廉政思想趋于成熟的时期,他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实行民主监督等一系列具有独到见解的廉政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雪灵 《党史文苑》2008,(12):37-38,61
廉政是关系党的队伍思想纯洁、党内团结的一件大事。能否搞好廉政建设,是衡量一个政党能否长期执政、赢得民心的关键所在。毛泽东十分重视党的廉政建设,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廉政思想趋于成熟的时期,他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实行民主监督等一系列具有独到见解的廉政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群众观点最让大多数中国人难以忘怀的一幕是,在1949年开国大典时,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人民万岁!”毛泽东重视民生,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他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后来,尽管犯下了“大跃进”和“文革”等错误,但没有人怀疑毛泽东要尽快改变人民生活、将中国迅速带入富强之境的真诚。对腐败的毫不留情毛泽东对腐败深恶痛绝,对执政党向腐化蜕变保  相似文献   

14.
《党史纵览》2002,(4):48
1927年9月9日,18岁的陈士榘参加了秋收起义的队伍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自此陈士榘的一生便与毛泽东结下了不解之缘。 11月28日,工农革命军在攻克茶陵后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 一天,毛泽尔来到茶陵县政府,开玩笑地对士兵代表、县委常委陈士榘说:“士榘啊,你做了县太爷,你也是个‘山大王’哩!”陈士榘开口问道:“毛委员,国民党不是下在骂我们是‘匪’吗?我们为什么还要自称‘山大王’呢?毛泽东哈哈一笑:“我们  相似文献   

15.
当那些难以制舍的亲情友爱摔进财色迷雾的深渊自己的命运也成了庸败势力手上的一个筹码时你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人民选择了用正义战胜那恶的壮举义无反顾地同贪污腐效集团进行了珠死的斗争并终于夺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时代的最强音同时也听出了人民以不可杭拒的力童给一切腐致分子敲响的丧钟你的这一“生死抉择”是索高的抉择是理性的抉择你选择T人民人民也鱿选择了你面对庸败只有拼死一搏老百性才对我们不会失去爱截和信任你也是个官可从不像有的官那样整日沉溺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打发日子你一步一个脚窝地大步走着每一步都珠在老百挂喜怒哀…  相似文献   

16.
任你穷凶极恶狂轰滥炸 我自岿然不动但凭风浪起“哪个?”毛泽东惊醒,睁开眼坐了起来,朦朦地瞪着李银桥,好似问:“有什么情况?”阎长林不由分说地扶起毛泽东说:“主席,敌机来轰炸了,请主席赶快到那边防空洞里去。”聂荣臻赶到房里,也帮着催促毛  相似文献   

17.
1961年1月,当秘书田家英把《调查工作》一文送给毛泽东时,正为恢复国民经济苦思对策的毛泽东高兴地问道:你是从哪里找到的?田家英告诉他是从中央政治研究室找到的,毛泽东寓义深长地说: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回来了。 这是一篇什么文章令毛泽东如此重视,把它比成孩子的失而复得? 原来,《调查工作》是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后于1930年春写成的。针对当时红四军及党内普遍存在的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苏联  相似文献   

18.
文摘     
《实践》2013,(9):38-39
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五个比喻"第一个是把群众比喻为"铜墙铁壁"。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第二个是把群众比喻为"眼睛"。1943年7月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  相似文献   

19.
李新市 《湘潮》2012,(8):4-7
转战陕北时期.被毛泽东称为艰难的过”山梁”时期,是人民革命力量面临的典型的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转战陕北.毛泽东认真地执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时时处处把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放在最突出的地位,从而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观点搜索     
毛泽东的政治遗产 张修智在2003年第6期的《瞭望东方》上撰文指出:毛泽东是一笔政治资源和财富。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一、群众观点。毛泽东重视民生,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他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