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全面抗战爆发后,大批胸怀理想信念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赴延安之路各异,有的顺利到达延安,有的比较曲折,有的一路上备尝艰难。研究分析这几种状况,有助于进一步挖掘青年知识子理想信念,把握国共关系状况以及深入理解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不易和艰辛。  相似文献   

2.
<正>抗战爆发后,在中山军民同仇敌忾,投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之际,有一批中山籍青年带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从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当中,或受党组织委派而去,或受进步思想和抗日洪流鼓舞自行前去;有的最终到达了目的地,有的则由于战局变化等各种原因最终没有到延安,而是在半途加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党中央从关乎中国革命胜利的战略高度考量,审时度势,广泛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极大地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有效地提升了凝聚力战斗力,取得了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助推了革命时期的伟大事业。同时也积累了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做到了"六个始终"。  相似文献   

4.
郑律成与延安的动人歌声 抗战时的延安,是一个歌声起伏的天地。 唱歌,早已远远超出了文化娱乐的范畴,被我军列为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红军初创时期,教唱革命歌曲就是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延安时期,一大批音乐家来到圣地,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参加革命。这其中,有一位来自朝鲜的作曲家——郑律成。 1918年8月13日生于朝鲜全罗南道的郑律成,父兄都是爱国者。他们目睹了自己的祖国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经受了国破家亡的悲痛。  相似文献   

5.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许多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为抗日救国先后从国民党统治区来到延安。“这些人过去都信仰革命,同志中甚至有人牺牲了,现在他们活着到了延安,大家都高兴”,“他们到延安一过边界,就匍匐在地上亲吻土地,热情的很”。①他们赞美延安“没有暴力的统治,没有政治的腐化,没有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国际上许多有识之士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影响下,在共产国际和国际援华组织及盟国政府的协助下,纷纷来到中国西北部这一神秘的区域——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他们在那里采访、参观、考察、学习、工作、战斗,不同程度地受到红色中国欣欣向荣的革命氛围的感染、熏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薄熙来书记关于“干部培训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他们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感情”的指示精神,2009年,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先后组织了市委党校3期12个班次的600多名学员赴延安和井冈山学习,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圣地行活动。学员们纷纷撰文谈延安、井冈山之行的收获和感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存根认为部分文章“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为此,本刊精心选编了部分学员的心得体会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东平  王凡 《党史纵横》2007,(1):10-16
延安,中国革命的红色经典之地。这里,有着许多值得追忆和回顾的往事。有一群少年,自1937年后陆续来到延安,先后在这里上了小学、中学。他们在宝塔山下学习和生活,度过了一段不平常的青少年岁月。他们大多是中共高层领导和军队、地方核心骨干的子弟,也有不少是烈士子女。笔者东平、王凡采访了这群延安少年中的几位代表,听他们讲述少年时代在延安的难忘经历,讲述父辈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无私奉献的革命传奇以及他们对子女的爱与亲情。透过少年的眼睛,折射出中共领导下的红都延安的不同侧影。  相似文献   

9.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5,(19)
魅力延安延安是个了不起的地方。这是党中央、毛主席指挥抗战的中心,是抗战胜利的希望,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延安的魅力在于有马克思主义真理,在于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于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于有万众一心的力量凝聚。指引中国革命胜利航程的,是延安窑洞放射的理想之光;滋润这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是延安窑洞孕育的革命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精神支柱,就没有灵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官兵一致、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是我们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向贤彪)…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21,(4)
正延安时期,党中央站在夺取全中国革命胜利的高度,广泛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极大地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有效地提升了凝聚力战斗力,助推了革命时期的伟大事业,同时也积累了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做到了"六个始终"。一是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在具体实践中,一个重要表现就特别强调策略教育,始终做到与中央各种指示精神对标对表。党中央明确指出:着重加强干部的策略教育,提高干部的策略知识水准,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灵活地运用党的策略,又能够去教育一般党员。策略教育的材料有两部分,一是日常政策,  相似文献   

11.
理想信念是统帅人们灵魂的精神支柱,决定着人生前进方向和精神状态。井冈山武装割据时期,边界军民正是怀着“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实践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毛泽东引兵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代领袖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努力探索革命新路的壮举;广大红军将士和边界军民奋战井冈山,是他们胸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体现;革命先烈献身井冈山,是他们甘愿牺牲自己,换取革命胜利的理想信念的表现。在井冈山上,共产党和她领导的先进分子,正是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前赴后继,才孕育了带着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民…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首要和急需的就是要加强革命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道德、荣辱观与理想信念有着内在联系关于共产主义的道德观、荣辱观,党的三代领袖都有过深刻的论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刘少奇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有革命文  相似文献   

13.
刘强 《党史博采》2007,(11):29-34
古语云:"医者父母心",这既是国人对于医者的崇敬,更是对医者的要求。回首半个多世纪前,在中国人民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良知医生友人,毅然放弃了原本安逸的生活而来到延安。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为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贡献着自己的医技和传播着医德。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更是他们挥洒过青春和汗水的地方。和平年代,让我们再次感受医者大爱无疆的父母心。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文化兴盛的支撑。理想信念的伟大作用既来自其本身的科学内涵和鲜明价值,更来自其所依赖的文化土壤和特有的文化基因。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刻铭记中华民族在革命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21,(2):20-21
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政治觉悟、意志品质、道德风范和作风形象,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的思想品格,内涵丰富,历久弥新,为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中共中央在延安的13年,是党的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段时期。在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理论武器,陆续创建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等十几所干部学院,为抗战培养了大批干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小群体:他们原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同中国人民一道参加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并为之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们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有的加入了中国籍,有的甚至成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的一员.今年90岁的全国政协常委、<今日中国>杂志名誉总编辑、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著名新闻记者和作家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17.
王荣 《先锋队》2010,(12):11-12
怀着十分向往的心情,第一次来到延安,参加第18期副厅局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专题培训班的学习。十天的紧张时间,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交流讨论、互动答疑,亲身参观革命纪念地,重温领袖经典著作,追随伟人和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过的足迹,所学、所见、所闻、所想,无不使我感动和震撼,仿佛置身于光照千秋的延安烽火战场上,强大而持久的“延安精神”不时涌入脑海。  相似文献   

18.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以延安为革命大本营.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孕育出新中国的雏型。延安以其“模范的抗战堡垒”的独特魅力,成为全国最进步的地方,为大后方青年所向往。同时,延安也因其不同于大后方的新姿,为世界瞩目,成为外国新闻界采访的热点地区,斯诺、史沫特莱、贝特兰、斯特朗、爱泼斯坦、斯坦因、福尔曼……,先后踏上这块贫瘠的土地。在对延安进行实地采访后,他们共同的感受是:“到中国不到延安看不到新中国。”叩开延安的大门,斯诺采访到他“一生中在亚洲所…  相似文献   

19.
在兰考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他指出,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源于这个理想信念。当年的红军就是靠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爬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到达了延安,使革命的星星之火,燎原于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20.
9月的香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他们是来自革命圣地并岗山、瑞金、吉安、遵义、延安、西柏坡等所在地党史部门的研究人员以及北京海淀区的党史工作者。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总结革命圣地的党史工作经验,弘扬革命圣地的优良革命传统,由瑞金、吉安、遵义、延安、西柏坡等所在地党史部门和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发起,由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从井岗山到香山》理论研讨会于9月24日——26日在北京香山开幕,在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校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