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汪志强 《探索》2001,1(1):19-22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与中国党建实际相结合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直接理论来源.但是,毛泽东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国土壤中成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以后革命生涯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使他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合理成分经过继承、改造和升华,已经成为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他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一位哲人说过人不能超越历史来塑造自己.毛泽东正是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琼浆玉液才丰富和完善了他的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重温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对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批驳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称之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变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反映,是中国革命、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张荣臣 《党课》2011,(11):10-17
建党90年来,我们党一直重视反腐败问题。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时候,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的建党学说,党风廉政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党执政以后,毛泽东对执政条件下的廉政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被毛泽东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这一震撼中外的大事变中,张国焘作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了党的"一大",并被推为大会主持人,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领导工作,也起到不少积极的作用.不能因为张后来成为共产党的叛徒而隐讳这段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也不会因张后来的沦落、叛变而有损她的伟大意义.而张国焘作为中国早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共筹建时期虽属活跃但不甚著名的人物,在中共"一大"上为什么会被代表们推为大会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曾总结概括:"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当我们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回首十月革命的历史时,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不能忘记,他就是任辅臣.任辅臣率领的中国红鹰团为捍卫十月革命的红色政权而战斗,是苏维埃红军中最大的国际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与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来自西方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直接理论来源。但是,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具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他打下了深深的思想烙印,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使他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合理成份经过继承、改造和升华,成为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他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蔡和森作为建党初期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在建党之前从学术层面探索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国化的问题,以及将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并独立地提出系统的建党思想.在中共成立之后,他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并形成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理论"的历史任务,而且初步总结了党在这一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独到的理论贡献.此外,蔡和森在推动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和在湖南的建党活动等方面也做出了实际贡献.  相似文献   

8.
鲁振祥 《党的文献》2005,1(3):78-8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倡导、中国共产党一贯遵循的思想原则.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时期内,实践这一原则的主要代表者和贡献者,无疑是毛泽东本人;刘少奇作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一位主要成员,是这一原则的坚定的实行者、阐发者,也是重要的贡献者.<论党>就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突出贡献之一.<论党>集中当时全党的认识成果,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作了系统总结;对于作为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作了集中阐发.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江泽民的建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的重要内容。两大建党思想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同时把党的建设同特殊的国情、党情以及国际环境密切联系起来。二者形成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不同,因而江泽民建党思想对毛泽东建党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9,(12)
五四时期,毛泽东实现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加入了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这一阶段的毛泽东立下真志热忱爱国、以才为基追求进步、反帝反封建寻求民主、善于反思探寻科学。青年毛泽东五四时期的成长之路具有时代典型性,蕴含着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内核。同时这一时期的毛泽东也是新时代青年学生传承五四精神的学习模范,激励着青年学生要勇于承担建设强国的使命,在与大众共同奋进中接力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恰在这10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毛泽东建党路线的指导下,建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个党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中国走上了正确的独具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党的建设,必须有一条正确的建党路线。从党的历史上看,这条正确的路线来之不易。它的主要创造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而周恩来同志对这条路线的形成曾经发挥了鲜为人知的重要作用。我们从中共六大说起。召开六大的目的在于总结大革命和“八七”会议…  相似文献   

12.
汪志强 《探索》2002,(4):8-11
恩格斯曾经指出任何一种思想,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毋庸置疑,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了毛泽东,锻造了他“睥睨六合,气雄千古”的文化性格,使其建党学说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因此,吸收、改造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和发展毛泽东建党学说的重要一环。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在毛泽东建党学说中的凸显,使得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毛泽东建党学说的这种联系,对于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马克思、恩格斯从创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时,就注重从思想上清除各种机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确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导地位。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建党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建党原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从党的实际出发,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结合当代世界和中国的特点,形成了活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思想建党的根本是理论建设,理论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毛泽东…  相似文献   

14.
对博古在西安事变中具体行踪的考证,表明博古不仅先于周恩来到达西安,还是谈判期间毛泽东与周恩来之间的秘密信使,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为紧张的时刻,始终与周恩来并肩战斗在第一线。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而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做出的独创性的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乃至其他国家共产党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征。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重温毛泽东关于着重在思想上建设党的理论学说,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着重思想建党是毛泽东中国特色建党学说的核心把思想建设放在党…  相似文献   

16.
书讯     
《湘潮》1987,(4)
江西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中央党校张蔚萍副教授和张列军同志合著的《毛泽东建党学说史》,是目前国内第一本系统地论述毛泽东建党理论和党的建设发展史的专著。这本书不仅论述了毛泽东的建党学说,而且还论述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卓越贡献。是一  相似文献   

17.
正内容提要:⒈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四个大历史背景⒉五四运动与党的创立的关系⒊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⒋党的一大的召开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特点⒍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意义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说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巨大的事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讲建党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从1920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建,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再到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涌现了上百位湖南早期党员,勇为建党先声、革命先驱,为信仰和实践共产主义而奋斗,令人景仰。“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毛泽东和习近平总书记都作过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9.
重视思想上建党,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发展历史的一条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党的思想建设问题,后来列宁发展了这一建党思想,强调要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党的组织统一要以思想统一为基础.毛泽东同志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并结合中国党的建设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建设的原理,明确提出了要"特别着重于思想上建党"的论断.今天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具体回顾党的思想建设这一基本理论的发展过程,重要的是在认真学  相似文献   

20.
五四建党时期,社会上曾流传过这样一首诗:“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如今,“两巨人”之一的“孤松”——李大钊同志已被公认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而另一位“巨人”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如何,目前还有些争论。笔者认为,陈独秀在建党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堪称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众所周知,在中国最早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一批革命的知识分子,而陈独秀正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