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都事件"是1934年苏维埃时期查处的共产党县级政权第一个集体腐败案。当时,江西于都县县委书记刘洪清与城市工农检察委员会主席刘福元、城市党总支书记余当文、贫农团主任易林合伙与他人开酒店。  相似文献   

2.
聂晓民 《学习导报》2011,(21):52-52
《人民日报》今年6月23日、《新湘评论》今年第15期刊发了梁衡同志的《百年革命三封家书》。文章发表后,反响强烈。文中提到的三封家书中一位叫“茂德”的烈士写给妻子的信。更引来广泛关注。9月下旬。一位读者的来信,让我们了解到烈士身后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2002年《广东党史》第6期刊登龙婷从《〈苏维埃之光〉编纂缺陷说起》的文章。对《苏维埃之光》其中二篇历史文献和一篇回忆文章的题目提出不同意见和批评,我们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4.
《孟子》记载的“偷鸡贼”的故事,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偷鸡人“一天偷一只鸡,不偷手心就发瘁”。有人劝他不要偷了,他自己也想改恶从善,却因为“偷瘾很深,想一下子不偷也很困难”。便说,“以前我一天偷一只,从今天起我减少到一个月偷一只,到明年就可以不偷了”。  相似文献   

5.
1919年7月25日苏维埃俄国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签署了一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又称《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它是苏俄政府公开发表的一份对华外交文件,也是早期苏俄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方针。中国北洋政府  相似文献   

6.
在1933年1月28日第48期的《红色中华》上,登载了以毛泽东、项英、张国焘、朱德名义于"一九三三年一月十七日"发表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宣言》。该《宣言》提出:"(一)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  相似文献   

7.
被鲁迅讥讽为“革命场中的一位小贩”的杨邨人,是个投机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931年正当湘鄂西的斗争蓬勃发展的时候,杨钻到湘鄂西,接谢党哉的手主编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机关报《工农日报》。杨自诩为“作家”,不懂装懂,闹出了许多笑话。一次他在《工农日报》名词解释栏中竟将“苏维埃”解释为“苏维埃是在叫苏维埃的地方成立的,故称苏维埃”。时任《工农日报》社长的谢觉哉,看后忍俊不禁,问杨:“你这样解释,是在什么书上看的?”杨答:“是听人家说的。”谢觉哉讥讽道:“我还听人家说苏维埃是苏兆征同志的兄弟,你何以没有听到呀?”杨怅然语塞。杨听卫生员说洪湖疟疾猖獗,是蚊子传染的。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1月,一场部署"严厉打击偷伐偷采偷排专项行动"的工作会议在广东省河源市召开。会后发布的工作方案显示,此次治理"三偷"专项行动的牵头单位,不是政府相关执法部门,而是该市的纪委、监察局。2014年12月29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转发了一篇刊自《中国纪检监察报》的文章,不点名批评了河源市纪委"多管闲事"。这篇题为《牵头治理"三偷",是纪委该揽的活吗?》的文  相似文献   

9.
夏远生 《湘潮》2012,(4):50-56
"只有苏维埃能够救中国!"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论断。当年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该讲话的中文版,书名也叫《只有苏维埃能够救中国》。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中国苏维埃运动史林林总总的著作中,从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关系入手,探索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方方面面的联系,可谓是一个新视角。开创这个研究新领域的代表人物,是江西省赣州市研究中央苏区史的专家舒龙先生。由他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客家与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一书,成为这一新视角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宋波 《求实》2004,(Z4)
1931年 11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下简称《宪法大纲》) ,对宗教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具体的规定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其宗教政策列入《宪法大纲》 ,是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法律化的开始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最早形成。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学术界尚无言及 ,本文对其作一简单的评价。一、《宪法大纲》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问题认识和实践在法律上的认定和总结《宪法大纲》对宗教政策的具体规定如下 :“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真正的信教自由的实际为目的 ,绝对实…  相似文献   

12.
中央档案馆存有一份署期为“1928年1月到3月”,但无作者署名的历史文件,题目是《江西工农革命的纪录——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万安暴动的胜利》。文件说:“1928年的开始是江西革命最光荣的一个新纪元。霹雳一声,万安县苏维埃政府在全县十余万工农群众的热烈拥护之下诞生了”,“万安暴动的胜利,是全省苏维埃革命的信号”,“他不但是万安工农革命胜利的产儿.并且是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为江西革命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苏维埃革命的局面。”1929年3月,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在《关于湘鄂西苏区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把万安建立苏维埃之事,与广东的海陆丰、琼崖.湖南的醴陵.湖北的黄冈等地的苏维埃相提并论.万安暴动为党中央所关注,为全国人民所瞩目。  相似文献   

13.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实践.1932年3月2日,项英在《红色中华》发表《反对浪费严惩贪污》的文章,标志着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拉开了大幕.当时,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虽然建立不久,各方面也不够完善,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中央政府有效借助其法制监...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五日,《红色中华》第一百三十二期第一版,在通栏标题《每月节省三十万来帮助革命战争》下,发表社论《节省经济与开展反对浪费斗争》,批评了一些苏维埃机关贪污浪费的不良现象,例如,十月中央总务厅预算浮升达五〇〇〇元之多,瑞金县一个月灯油费一二○元。社论配发了漫画《反对贪污浪费》,画中是一个大腹便便的苏维埃干部,手持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90,(2)
第一个省苏维埃政府1930年7月中旬,红三军团遵照中共中央命令,在湘鄂赣边地方武装配合下攻打长沙,于7月27日一举占领长沙。这是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攻占的唯一省城。7月30日,在长沙正式成立了湖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李立三(未到职,由王首道代理),副主席杨幼麟,彭德怀、李宗白等13人为委员。省苏维埃政府宣布了苏维埃政纲,颁布了《暂行劳动法》和《暂行土地法》,并创办了《苏维埃日报》。8月5日,国民党军队反扑长沙城,红三军团被迫退出长沙,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机关也随军移驻平江  相似文献   

16.
书讯·简讯     
《湘潮》1994,(1)
书讯·简讯△由中共大庸市委党史办编写的《党和国家暨军队领导人在大庸》一书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10万字,附纪实照片33幅,图文并茂、真实可读。(罗德林)△由湘西自治州委党史办主任、副研究员田茂德和已故州委党史办副研究员李道文主编的《解放湘...  相似文献   

17.
<正>1933年11月,毛泽东到中央苏区模范乡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作调查,随后写出名著《才溪乡调查》。这一历史记录与这篇著作,折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革命的宏大画卷,树立了一个光荣典范。这一典范不仅是苏维埃政权下的才溪乡,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调查研究与实事求是的典范。本文着重就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一历史场景和《才溪乡调查》作一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33年11月,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关注点是苏维埃政权建设中的群众动员。从《才溪乡调查》所记录的模范乡基本情况中可以知道,群众路线是才溪乡在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实现广泛而深刻群众动员的重要经验。主要体现在关心群众生活,注重经济动员配合政治动员,完成苏维埃各项任务;群众选举群众监督建设工农当家作主的苏维埃政权;密切苏维埃与民众的关系,使一切苏维埃工作的执行得着雄厚的力量。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发展目标的群众动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才溪乡调查》等历史篇章示以后人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传略》是最早出现的论述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的珍贵文献,其作者应该是高自立。主要有这样一些理由:高自立是共产国际七大的中共代表,是中华苏维埃一大、二大时期身处中央根据地的中共干部,并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此外,《传略》中关于毛泽东的一些事例,由长期在毛泽东身边活动的高自立介绍,实属在常理之中;高自立在《传略》中以及在共产国际机关报上发表的《七年来的中华苏维埃》一文中,都使用了"九黑工友"这一较罕见的词语,这也可以窥探出《传略》出自高自立之手。  相似文献   

20.
1935年7月25日至8月20日,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中国苏区代表周和生(有时写作周和森)在大会上作关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七年》的报告,介绍了中国苏维埃的七年发展历史和苏维埃政府各方面的政策。不少资料和论著认为周和生就是蔡和森。其实,蔡和森早在1931年8月就被广东军阀陈济棠杀害,不可能出席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因此《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七年》系蔡和森报告的说法是错误的,应当予以纠正。弄清楚《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七年》的来龙去脉,才能进一步揭开该报告者的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