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燕 《党史博览》2009,(11):29-35
2009年11月1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李井泉的百年诞辰。三年困难时期,李井泉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为缓解全国粮食危机.四川调出了大量的粮食。支援全国十几个省。这样就使四川原本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局面更加严峻了。从那时起。就有人把四川调粮和死人与李井泉连在一起。时至今日,近50年过去了,仍旧有人对李井泉非议不断。  相似文献   

2.
李井泉回乡     
正20世纪70年代,我有幸在革命前辈李井泉的家乡临川县工作,并在接待他回乡探亲时与他有过几次接触。李井泉出生在江西临川县唱凯镇仓下村。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他曾于1974年、1977年、1979年、1983年四次回仓下村探亲。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第一次在仓下村接待他。那是1974年2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次次战火的磨练中,黄健君多次身陷险境,每次都凭借机智勇敢化险为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在铜仁市人民医院的病房里,住着一位年逾九旬的老红军战士——黄健君。当他用略带陕北味的口音唱出熟悉的旋律,眼中仍流露出对那段戎马生涯的眷恋。黄健君,原名王尽忠,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因生存所迫改嫁异乡,他只得与祖父祖母相依为命。1935年,红军长征来到陕北,11岁的黄健  相似文献   

4.
他的牌子被挂在了毛主席专列上 号称“国宝级烹饪大师”的程汝明,13岁时在叔父的带领下来到天津,年幼的他进入了天津惠中饭店当学徒。在这里,程汝明第一次接触到了西餐的制作。1948年刚刚年满22岁的程汝明已经是享有盛誉的聚合城饭庄的主厨了。  相似文献   

5.
双石 《党史文苑》2014,(2):26-28
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李井泉是为数不多的参加过三个方面军长征行程的亲历者。  相似文献   

6.
正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李井泉是为数不多的参加过三个方面军长征行程的亲历者。在中央红军的长征序列中,李井泉先后担任过军委干部团教员、中央直属队政治处主任、没收委员会主任、冕宁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和红军游击队总政委。在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又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政治部协理员,先后担任过红军总部二局一科代理科长、红军大学政治教员、上级政治科政治教导员。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北上到达哈达铺后,又调任红二方面军第二军团第四师政治委员,直至长征结束。长征中最为艰难困苦的行程,是雪山草地。而这个"之最"中,最艰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李井泉曾担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领导晋绥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广大贫苦农民摆脱枷锁彻底翻身,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向各解放区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  相似文献   

8.
正李井泉(1909—1989),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1927年8月7日,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途经抚州,年仅18岁的李井泉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起义军,在红十一军二十五师任政治宣传员。同年10月,李井泉参加了朱德领导的广东三河坝战斗。后因起义部队撤走,李与部队失去联系,留在广东大埔、丰顺一带做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4月,李井泉受中共广东东江特委派遣,来到中央苏区红四军前委送信。当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留下他在身边任秘书,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很年轻,精明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父亲王其梅"文革"前是西藏自治区书记兼西藏军区副政委,和李井泉伯伯都是"文革"中最早被打倒的干部,他们受冲击后陆续被周总理秘密接到北京。我父亲先住在京西宾馆,后因湖北造反派在京西宾馆抓陈再道,就把他转移到厂桥中直招待所,就是现在的金台饭店。父亲住进时,招待所已住有不少各地书记,有福建的叶飞,浙江的江华、曹祥仁,东北局的黄火青、黄欧东、赵林,西北局的高克林、霍士廉,湖北的张体学,江西的杨尚奎、刘俊秀、白栋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因坚持正确路线 ,曾三次受到错误处分。邓小平则被定为“江西罗明路线”首要分子 ,受到严重打击。还有诸多所谓“毛派”的高中级干部 ,也曾因为“拥毛”而受“左”倾领导者的压制和排挤 ,李井泉便是其中之一。 李井泉 ,190 9年 9月出生于江西临川唱凯镇仓下村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好学上进 ,在父母支持下读上了县城省立第三师范。 192 7年南昌“八一”起义爆发后 ,大军南下。追求进步已加入共青团的他 ,毅然投笔从戎随军南征。李井泉始料未及的是 ,他所在的部队在广东大埔三河坝一战失利。部队被打散后 ,他在…  相似文献   

11.
王晓建  双石 《党史博览》2014,(11):20-23
正李井泉,曾任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文化大革命"中,李井泉遭到迫害,他的家人受牵连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记述的是李井泉及其家人的生活轨迹。  相似文献   

12.
申再望 《党课》2011,(12):88-93
冬夜,大雾弥天,寒意袭人,我辗转难眠,起身从书柜取出一本书——深红色的布面封皮上没有字,书脊上印着“马列主义五大名著汇编”。翻开封皮,浅黄色的画面有两支点燃的蜡烛,在漫漫长夜发出温暖的光芒。再翻开首页,上端有两行工整的毛笔字:“赠李井泉同志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罗晓红 《廉政瞭望》2011,(18):58-59
在全国粮食告急的危急时刻,他含泪执行了中央的调粮指示,却致使四川人民付出了沉痛代价;在中央总结经验和教训的“七千人大会”上,他声泪俱下,检讨还是不被通过,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他说了话,他才获得大多数人的谅解。  相似文献   

14.
《党史文苑》2009,(10):24-25
李井泉。1909年11月1日生于江西省临川县一个农民家庭。他在青年时代就接受了进步思想。1927年春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春,被调到红三十五军任政委。红三十五军改编为红军独立第三师时,仍任政委。1933年后,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一、第三补充师政委。1934年10月,李井泉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在中央直属纵队任没收委员会主任。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任中央直属纵队政治处主任。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政治协助员。1936年秋,调红二方面军第四师任政委。在长征中,李井泉先后在一、四、二方面军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粮食连年丰收。1959年,由于全国粮食紧张,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提出,从当年下半年至第二年上半年,从四川调出55亿斤至60亿斤粮食。时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李井泉同意了中央的意见。这一年,四川的粮食库存被挖掉了三分之二以上。然而,就在1959年,四川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遭受了历吏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6.
杨晓哲 《党史博览》2021,(10):59-64
解放战争时期,李井泉重回解放区担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领导晋绥军民战胜特大自然灾害,竭尽全力支援前线,为西北和华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1955年9月,人民军队第一次评授军衔时,李井泉已经转到地方工作,不再参加评授军衔;根据他的军旅资历,起码能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否如此,看完本文便一目了然。初次见面,毛泽东评价:你很年轻,精明强干,又有文化,很适宜做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申再望 《党史文苑》2009,(10):13-17
冬夜,大雾弥天,寒意袭人,我辗转难眠,起身从书柜取出一本书,深红色的布面封皮上没有字,书脊上印着“马列主义五大名著汇编”。翻开封里,浅黄色的画面有两支点燃的蜡烛,在漫漫长夜发出温暖的光芒。再翻开首页,上端有两行工整的毛笔字,写着“赠李井泉同志毛泽东”。  相似文献   

19.
<正>李井泉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第四、第五届副委员长,中共第八、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他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尤其是他早期的革命活动更富传奇色彩。南昌起义后,他参加了起义部队,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跟随起义队伍到达广东省大埔县光德镇,并在光德一带从事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粮食连年丰收。1959年,由于全国粮食紧张,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提出,从当年下半年至第二年上半年,从四川调出55亿斤至60亿斤粮食。时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李井泉同意了中央的意见。这一年,四川的粮食库存被挖掉了三分之二以上。然而,就在1959年,四川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