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还是一个大官儿,能...  相似文献   

2.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还是一个大官儿,能得到他的鼓励,确实颇感荣幸。  相似文献   

3.
刘良军 《前线》2016,(6):81-81
正何谓"差不多"?换成今人的话语,就是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差不多先生惯常信奉的生活哲学是:凡事何必太认真,睁只眼闭只眼,你好我好大家好。也正基于此,在差不多先生眼里,人生大抵不过如此,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活在当下即有福。不知何时,与"差不多"截然不同,于其背后突兀出另一个身影,这便是"差不了"。差不了先生很认真、特讲究,尤其对于差不多先生发出的噪音、杂音、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冷风蚀骨的晚上,我有幸参加了省散文界几位知名作家的聚会。房间里充溢着春天般和暖的氛围。当文学界老前辈、著名作家南丁先生微笑着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感到了一股温热而庄重的气息,不由变得激动甚至惶恐起来。我相信,只有我一人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是初见南丁先生,以前的“见面”都是在报纸、书本或照片上。如今,真切与这位令人敬仰的文学前辈面对面,怎能不感到荣幸呢?  相似文献   

5.
段玉梅 《党课》2009,(10):103-104
我的另一个父亲,与我并没有血缘关系,却有着一种特殊的亲情。他是我先生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公公,生活在河南新县最偏僻的小山村,靠种植茶叶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他年近60岁时,还要在地里劳作以供儿子上大学。当时村子里很多人都劝他放弃供儿子继续读书,但朴实憨厚的父亲始终坚信“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坚持供儿子读完大学。  相似文献   

6.
1 与孙中山先生一样,孙夫人宋庆龄也十分喜爱花木。她知道,先生还在孩童年代就爱花木。1885年,他曾从美国檀香山带回酸子树种籽,亲手播种在老家的庭院里,树长成后每逢六至十月,满树红花,煞是好看。如今,在广东中山县孙中山先生的故居里,这棵高大的酸子树越出围墙,迎风摇曳,开花时节,逗人喜爱,令游人留连忘返。  相似文献   

7.
正黄绮先生寄予的厚望,我铭记在心。于是,工作之余也就成了我潜心读书和练习书法的时间。一杯清茶,数支墨毫,不知寄托了我对书法的多少痴情。夏日的一天,我陪黄绮先生在院里散了一会儿步,看他有些累了,就扶着他上楼走进书房。在书房里,就在我们聊得很开心时,天不知何时黑下来,幽紫的闪电划过空中,伴随着几声闷雷响起,只听到外面先是啪啪地落起雨点儿,随后大雨哗哗而下。屋外大雨茫茫,犹  相似文献   

8.
正与张静如先生神交已久。第一次见到张静如先生,是在1999年。那一年的冬天,张静如先生应邀到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讲学,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三种关系。当时的我刚入门不久,但也听懂了,并据此写了一篇小文章。而张静如先生渊博的学识,朴素的作风,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2006年,我有幸成为张静如先生的第二个博士后,得以进一步地领悟张静如先生的道德文章,并承蒙张静如先生提携,先后参加了张静如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社会史、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9.
自收到张金星先生的诗集《在路上》,我一直在细细品读鉴赏。诗集《在路上》收录了他的200余首诗歌,是金星先生在诗海国度里辛勤耕耘结出来的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2005全球联合祭孔活动”中,作为主祭场的曲阜,可谓又热闹了一回。不过我还是同意鲁迅先生的意思,也就是中国的祭孔尊孔,总是与民众隔膜着、关系不大的。虽然如此,我还是常常想,热闹也罢,落寞也罢,曲阜都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会让中国乃至世界长久地记起的。曲阜,作为孔子的家乡和当年鲁国的国都,早在汉代就已是拥有26万人口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9月5日晚,笔者以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的身份,在总领事官邸会见并宴请了美国慈善家、世界轮椅基金会创始人、主席,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肯尼斯·尤金·贝林先生一行。见贝林先生之前,科技参赞王俊明等向我详细介绍了贝林的有关情况,我也阅读了有关贝林的文字材料,看了照片。人未见面,贝林先生鲜活、高大的形象已在我脑海中清晰浮现出来。贝林1928年出生在威斯康星州,家境贫寒。小时候靠送报纸、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抗日战争初期在武汉认识冯乃超先生的,1938年在武昌昙华林第一次见到他,以后在重庆、香港、北京又有一些接触。冯先生既是我参加革命工作的领路人,也是启发我用音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导师。  相似文献   

13.
清晨,我还在床上,朦胧中听说李先生遭人暗杀了,像一根铁棍沉重地击在头上。我翻身爬起来,开门到外面就抓了一张来得最早的民主报。我几乎呆了,那上面不是明明印着李公朴先生几个字么?我说不出一句话来。下午,一个小朋友对我说:“你认得李公朴先生么?今早你好像要哭了,眼流水在眼睛里直转,眼仁都红了。”我点点头,不愿和他多谈,事实上心里很痛苦。  相似文献   

14.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不论是你坐在桌子跟前,还是说很休闲的时候躺在床上,甚至是坐在厕所里,我都以为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那么,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我想他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我在北大讲过这样一个事情,我说.如果有一些人不阅读.造物主造出的这个人质量其实是很差的。我见过许多先生.这些先生我对他们很崇敬,但是有时候我暗暗地一想,这个人如果不读书,他将会怎么样?他们长得很丑,长得很不好看,唉,就是通过阅读。这个时候他产生了一种气质。这个气质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面前站着的那个个子矮小的先生,是世界上最伟岸的人。  相似文献   

15.
周长海先生以画梅闻名,他自己也最看重其笔下的梅花作品,自号梅屋主人。甲申盛夏,我有幸拜会长海先生于他的画室,得见先生与他的作品,始知先生不止梅花画得自成一格,风格独具,其他诸如禽鸟、荷花、松、竹、兰、石也自成风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6.
郭汾阳 《党史文汇》2000,(12):41-41
薄一波的回忆录《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战争岁月》中的一段话,引起我对山西大学原中文系老系主任贺凯先生的兴致:“贺凯和郭增昌从北京到太原来了,他们都是早期的共产党员,在北方区委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也都是定襄人,与我邻村,原来就认识。”薄是蒋村人,郭是镇安寨人,贺先生则是南兰台村人,都相距不远。继山西辛亥革命贺先生的父亲贺炳煌辈始,山西许多革命元老在定襄县的这几个村子里应运而生。贺凯先生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想必与他作为烈土的先父的身教以及他自己坎坷的身世不无关系吧。 贺凯1916年在太原的省…  相似文献   

17.
电影《大决战》第三集里有一段对话,毛主席问及李济深的情况,周副主席回答说:他们从香港出发,途中遇到了大风暴,现在情况不明。如果靠上了南朝鲜就麻烦了…… 这段话,使我深深地沉浸在回忆之中。当年我正是与李济深先生一起同船北上的,乘这艘船的还有沈钧儒、章伯钧、蔡廷锴、谭平山几位民主人士,另外  相似文献   

18.
采访文泸先生是一次愉快的心灵旅行。因为,文泸先生工作上曾是我多年的领导,学识上是我的老师,友情上是我的兄长,人格上是我的楷模。我人生一大之幸事就是曾经和文泸先生共事多年。他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的文风,以及认真做人的方式。近年来每次见他时发现他白发又添了几许,心里便不免作疼(我想这应该是对一个人的真正尊重)。他在文学和新闻双重领域里所取得的成果,在广大读者中不用说都印象深刻,因此我的采访力求深入他的内心……  相似文献   

19.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09,(12):54-55
阳春三月,我去扬州参加一个新闻研修班,有幸拜谒了一代宗师朱自清先生的故居。那晚,月光如水,颇似先生《荷塘月色》里的景致,温馨的洒落,照耀着真善,融化着邪恶。故居从一个2米宽的小巷进去,成一个"之"字形,巷深500多米,夹杂在居民区内,外观与普通居民住宅没有大的区别,房子结构  相似文献   

20.
陈岚 《求实》2005,(Z1)
引 言最初启发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是赵敦华先生二○○四年五月在北京大学南北论坛上的演讲。赵先生认为 ,首先被Aristotle作为第一哲学研究对象的西方术语“Being”在中文里最确切的对应词应该是“是者”而不是曾经流行过的“存在” ,并解释了为何中国没有发展出以“是”为对象的形而上学 ,以及中文里的哪些范畴 (如“道”、“太极”等 )具有存在、本质、本体的意义。当时与会学者并与赵先生讨论了这一现象对中国文化而言是幸事还是不幸的问题。顺着这样的思路 ,我在后来的学习与思考中 ,得出了一个看法 :“是”与“道”在中文里的差别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