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在苏区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批判曹仲彬1929年底至1930年初,邓小平在广西发动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了左右江苏区。后来,中共中央派他到中央苏区工作。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中央苏区后,发动了反"罗明路线"斗争。邓小平因执...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自1931年8月由闽西苏区进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瑞金,到1934年10月随主力红军长征,在中央苏区战斗、工作和生活了3年多时间,先后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寻·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自1931年8月从闽西苏区进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瑞金,到1934年10月随主力红军长征,在中央苏区战斗、工作和生活了三年多时间。期间,他先后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书记、第三作战分区政委、《红星报》主编等重要职务。在中央苏区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留下了他一串串闪光的脚印;在赣南老俵淳厚朴实的言谈中,传诵着当年“邓书记”许许多多平凡而伟大的动人佳话。这里记述的,就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央苏区时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政清廉的几则风范故事。  相似文献   

4.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重要苏区,闽浙赣苏区是方志敏等人在闽浙赣边区创建的地方苏区,是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央苏区的东北屏障和右翼。在苏区中央局的指导下,方志敏带领闽浙赣省人民在经济上无私支援中央苏区,在军事上多次击退敌人"围剿",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为了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方志敏带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英勇战斗,牵制了国民党的很大兵力。闽浙赣苏区对中央苏区的壮大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武平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所辖县份.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为的因素,使武平一直未能列入中央苏区的范围.本文阐述了武平苏区的创建经过和曲折斗争过程,并分析了武平苏区未被列入中央苏区范围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3年多时间的努力,泉州市下辖的安溪、南安、永春、德化4县(市)的申报中央苏区县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3年7月,中央党史研究室发文认定,安南永德4县(市)"当年曾建立苏区(安南永德苏区),当地军民积极抗击国民党军队的围攻,直接支援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建议视同中央苏区考虑"。2014年4月,  相似文献   

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以下简称中央苏区)创建了以中央对外贸易总局为主体、具有战时金融特征的苏区红色对外贸易体系,为支援革命战争、发展苏区经济、改善民众生活等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中央苏区时期对外贸易管理的梳理,定量分析研究中央苏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挖掘和解析中央苏区对外贸易的时间及管理体制变迁,为当今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积累一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1929年起在红四军多次进军粤东北的推动下,粤东北苏区与赣南、闽西苏区逐步形成一体,组成中央苏区。大量历史文献和当事人回忆资料证明粤东北苏区属于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应当还原这一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1932年2月到1934年10月,党在中央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并卓有成效的廉政建设运动。经过这次廉政建设的洗礼,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次廉政建设具有纯洁苏区干部队伍、凝聚苏区人心、节约苏区经费、形成苏区干部好作风等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以实际考察为基础,立足于中央苏区,以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的发展历史为线索,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时期,总结了中央苏区的特殊历史贡献,对这段历史中形成的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作了科学界定。同时对研究苏区精神所涉及的提出依据、中央苏区的名称、党的“左”倾错误、苏区精神与其他精神的关系等难点问题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11.
进军连县 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领导了百色起义,成立红七军。邓小平任军前委书记、政委,张云逸任军长。1930年9月,红七军奉命东征。11月,当红七军占领全州时,邓小平接到中央的指示:“广西苏区的发展,只有向着湖南、北江发展,才能与中央苏区直接地联系起来。”据此,邓小平召开前委会议,经讨论研究,确定红七军在小北江建立立足点,向湘赣边靠  相似文献   

12.
许顺富 《党史天地》2009,(12):35-39
1928至1935年.由于“左”倾路线在中国共产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一场大规模的“肃反”运动在苏区各地疯狂展开,中央苏区的肃“AB团”运动、闽西苏区的肃“社会民主党”运动、鄂豫皖根据地、湘鄂西苏区、赣东北苏区、陕北根据地的“肃反”运动都曾使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惨遭杀害。湘鄂西苏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苏区之一,夏曦在这一苏区的肃反活动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他自1932年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就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肃反活动,使3万多人的红3军迅速下降到3000余人,弄得整个部队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13.
<正>闽赣苏区是毛泽东、朱德等亲自领导创建的,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中央苏区的发展、巩固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闽赣苏区应时而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闽赣苏区包括建黎泰、信抚和闽北三块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又把福建省属的宁(化)清(流)归(化)苏区划入,下辖江西、福建所属20多个县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余万。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否到过汕头?这是党史工作者,也是汕头特区人民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经过若干年来对史料的发掘、研究,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就是:邓小平在30年代初经过汕头到达中央苏区瑞金。 一、关于邓小平来汕的史实 研究过中共潮汕地方史的史学工作者都知道,中共中央于30年代初期,开辟一条由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进入苏区的秘密地下交通线,后被誉为“红色交通线”。曾经安全地护送200多名领导干部进入中央苏区,其中有周恩来、叶剑英、项英、任弼时、何叔衡、刘伯承、肖劲光、李富春、李克农、聂荣臻、张爱…  相似文献   

15.
光泽苏区是由中央红军创建的。1933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两周年时说:"从去年到今年,中央苏区的东北方,赤化了建宁、黎川、泰宁、光泽、资溪、金溪等六七县,与闽浙赣苏区打成一片,在这里建立了新的闽赣省。"1933年5月,闽赣省成立,光泽及嗣后在光泽上观村建立的东方县同属于中央苏区闽赣省管辖的范围。12月25日,光泽苏区失陷,即转入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险恶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叶剑英、任弼时、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长汀战斗或工作、生活过。但是,邓小平同志有否在长汀生活过呢?许多党史工作者的分析判断是肯定的,因为邓小平当年从上海启程前往中央苏区,是由一条秘密的红色交通线经香港、潮汕、大埔进入闽西苏区,然后前往红都瑞金的。可是,一直找不到可靠的历史资  相似文献   

17.
刘洪 《党史文苑》2012,(18):31-33
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除中央苏区之外的第二大苏区。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苏区各级党组织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在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为以后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少奇同志作为一个清醒求实而又科学严谨的马克思主义者,早在中央苏区,他就违逆占主导地位的“左”倾思想,针对刚刚兴起的苏区工业企业,提出了建立完全的厂长负责制等一套科学的企业管理思想,使苏区的企业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也为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一 1932年底,少奇同志来到中央苏区,担任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这时,中央苏区正面临着革命战争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1933年1月张闻天进入中央苏区。在苏区,他通过调查研究,逐步了解苏区现实,开始脱离"左"倾思想路线的束缚,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较为实事求是的结论。中央苏区时期的调查研究为张闻天最终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推动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崇安(今武夷山市)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区之一,曾是中共苏区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上的中央苏区,是指以红都瑞金为中心的"毛泽东朱德式"的红色政权.今年4月,是崇安苏区进入中央苏区县76周年,本文就崇安苏区打造中央苏区县经过三次历史性的转折综述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