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华 《行政与法》2006,(4):12-14
和谐社会是现代政府、责任政府提供的首位公共产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即政府要保障公共产品的和谐供给与和谐需求。和谐社会能否建成的关键还在于能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而公共财政的建立又是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的要务。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大背景下,新型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各种侵害公共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法律尚未能紧随时代的步伐,现实中缺乏可靠的制度保障。因此,被侵害的公共利益往往得不到救济。重建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已势在必行,赋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权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利益矛盾凸显,利益冲突加剧,如何维稳已成为当今各级党政领导的一门必修课。打错门的暴力维稳模式是反稳定的,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因此,跳出维稳怪圈,回归亲民和谐理性维稳是未来维稳工作的重要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本文围绕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个主题,从和谐社会的人文含义出发,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努力促成人际和谐、自然和谐和社会和谐,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5.
马建良 《法制与社会》2011,(32):196-19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基础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谐社会,民主法治是首要要素。法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标志和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给社会带来不和谐的因素。作为我国反腐败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的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转变执法理念,依法履行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廉洁高效的法治环境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社区功能不断扩大,社区逐步承担起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建设和谐社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此意义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社区和谐,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上下正齐心协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通过认清和谐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升和谐校园建设所需要的素质,并重视构建师生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构建校园和谐氛围等,将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社会形势和任务,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和谐,也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法治为基本方策来构建和谐社会应是最佳选择。法治理论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方式选择的必然性和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目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如何从多渠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对和谐社会问题的认真学习,将所思所想所得整理出来,发表于此,冀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1.
陈祥高  刘顺斌 《山东审判》2006,22(6):120-122
在全国上下倾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最高法院肖扬院长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要在和谐社会进程中,认清形势,明确职责,找准定位,发挥作用,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全面加强审判和执行工作,切实增强执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把司法为民要求落到实处,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执行工作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已成为各级法院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法院和谐执行不仅符合我国民族心理和法律文化传统,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法院执行工作的必然要求。一、对和谐执行的认识和理解和谐执行…  相似文献   

12.
浅论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时代的热点话题,高校“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的不和谐现象,并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但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其中不乏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误读。从宪政主义的基本理念来看,社会和谐观念包含了短期与长期相统一的持久和谐观念、对立与妥协相统一的对立和谐观念、稳定与发展相统一的动态和谐观念以及相对和谐与至上人权相统一的理性和谐观念。为了防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一种“乌托邦”,我们应该以理性、审慎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弃完美和谐的空想,树立宪政主义的社会和谐观念,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一种社会正义理念转化为现实而有效的制度安排,纳入到现代宪政与法治的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14.
林超 《江淮法治》2014,(3):56-57
正构建和谐企业,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新的任务和所要研究的课题。一、构建和谐企业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课题、新要求一个社会只有在和谐状态中才能顺利进步,一个企业也必须在和谐状态中才能继续发展。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以完善为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战略出发,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提出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博 《法制与社会》2011,(34):211-211
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新局面的重大任务。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基础必须是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学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加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中,充分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  相似文献   

17.
高层声音     
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要按照党中央的既定方针,进一步统一思想,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对一些尚未落实的改革事项,■司法体制改革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刘凯亚 《法制与社会》2010,(16):192-19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方,更要抓住关键。《决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健在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抓住这个关键,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关怀 《法学杂志》2007,28(3):29-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确定为我们党的治国方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求进一步加强劳动法制。现仅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健全劳动法制建设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奋斗纲领和目标自党的十六大响亮地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口号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和时代发展追求的主题。在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