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政办发[2011]69号(二○一一年七月十四日)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为规范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推动产业转移取得实质性成效,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藏政发[2011]28号)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广东完善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互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仁寿 《岭南学刊》2012,(4):108-112,116
以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视角,通过分析广东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存在主要问题,探索性地指出了建立与完善广东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转移互动机制的思路与建议,即加大产业转移政策力度,提升转出地与转入地良性互动效应;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转移的良性互动效应;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效应;加大“双转移”的投入与考核力度,提升政府有型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0]25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  相似文献   

4.
财税[2008]129号2008年10月22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经研究,现对以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方式转移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契税政策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鄂政办发[2016]56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27号)精神,以更大力度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抢抓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动权,做  相似文献   

6.
国发[2014]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要求,现就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论“双转移”的新形势新问题与新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金融海啸影响下广东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就业形势趋于严峻;而农村改革新政的出台又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将有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成为“双转移”需要面对的新形势。同时,随着“双转移”工作的推进,一些新的问题开始显现。为此,应在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升级,以产业集群为抓手推进“双转移”:以集群式转移迅速筑牢产业基础,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以集群式转移形成人才培训的新机制,推进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以集群式转移降低产业发展的社会管理和运营成本,提升地区魅力指数。  相似文献   

8.
该文指出,贵州省毕节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取得显著成就,为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贫困缓解、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重建,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扶贫开发道路。在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开发力度,产业空间结构进一步调整,更注重区域平衡发展的背景下,毕节地区将会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和投资环境的优化,迎来新一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遇。为此,该文建议,毕节地区要根据宏观环境新变化,在扩大转移总量、拓展转移空间、培育转移新人上,构建新的转移战略,更好的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08]26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渝委发[2008]22号)精神,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及时协调各地解决招商引资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现状]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后果相对复杂,特别是对乡村治理,即解决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并不乐观。只有加速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进程,实现从量到质的良性跨越,让农民尽快融入城市,才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09]29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承接国际及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提高我市对外开放水平,经市政府同意,在已批准设立黔江区等16个重庆市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相似文献   

12.
正宁政办发[2016]17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现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各市、县(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政府效能考核目标,加大考核力度,督促落实农村劳动力创  相似文献   

13.
国发[2014]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要求,现就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提出如下意见。一、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要求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财政集中的财力主要用于增加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有力促进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  相似文献   

14.
《山西政报》2012,(15):7-14
晋政办发[2012]5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创业型城市(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市)"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关注民生、兴晋富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创业型城市(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市)"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有利条件,切实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我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现就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做出如下决定。一、充分认识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意义(一)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当前,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我国东部地区受劳动力、环境承载能力、土地等因素制约,部分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给我区经济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区内外  相似文献   

16.
鄂财农发[2008]2号各市州、县(市)、林区财政局:为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及时总结和推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增强示范和引导作用,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湖北省财政厅二○○八年一月八日  相似文献   

17.
河南地处我国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结合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优势明显。通过探讨河南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要提供优良的制度软环境、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等措施,进一步落实产业项目,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西政报》2009,(1):31-34
赣府厅发〔2008〕72号2008年11月25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省外经贸厅《关于抓好重点产业招商促进产业转移对接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9.
琼府办[2009]58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就业,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8]13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李新 《江西政报》2008,(19):45-47
就业是政府的“一号工程”。近年来,丰城市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签订二个合同、加强三项管理、建立四个对接机制、落实五项激励政策”工作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多更快更好地转移就业,尤其是向本地企业、工业园区、新兴产业转移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动力就业达5729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9789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