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越南唇齿相依,两国友谊源远流长。20世纪,在以毛泽东、胡志明为首的两国老一代领导人的精心培育下,中越两党两国之间曾建立了特殊深厚的革命情谊,共同谱写了“同志加兄弟”的友好诗篇。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在当时极其特殊、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越关系也一度处于紧张对立的不正常状态。1990年9月,越南阮文灵总书记、范文同顾问和杜梅部长会议主席内部访华,在成都同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进行历史性会晤。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我作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赵胜轩同志率领的中共友好代表团成员之一访问了老挝、越南两国,在切身感受老、越两国党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深情厚谊的同时,亲眼目睹了老挝革新和越南革新开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05,(22)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0月28日开始先后对朝鲜和越南进行访问,以加强与这两个邻国之间的关系,此次是他作为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正式访问。在历史上,中国与朝鲜、越南曾经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在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今天,如何来重新认识中国与这两国的关系,以适应变化了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曾经由苏联一国扩展到十六国。到上个世纪末先后垮掉十一国,剩下的五国在经济体制和对外关系体制方面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改革开放,中国、越南等国取得了世人公认的成就,但是在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体制方面仍然面临艰巨的改革任务。在这里我只想就这五国政党制度存在的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日本民主党执政后的东亚外交及其变化,从日本与中韩、日本与东盟、日本与湄公河地区5国、日本与越南的关系等角度,分析鸠山和菅直人两届政府的关于东亚合作的设想及其实施结果,考察其东亚外交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不同表现,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主动开启了包括国会选举和人民议会选举在内的越南代表机关选举改革。经过30年的不懈实践,越南代表机关选举改革取得了较大成绩,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越南代表机关选举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酝酿阶段(1986—1990年);整体推进、重点攻关,以建立代表机关选举制度的基本架构为中心的全面改革阶段(1991—1996年);以完善竞选活动、专职代表和选举培训为基本内容的制度深化阶段(1997年至今)。越南代表机关选举改革的基本经验是:坚持立足国情与借鉴世界成功经验相结合的改革原则、实行循序渐进的改革策略和遵循自上而下且持续推进的改革方式。越南代表机关选举改革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候选人确定程序过于严格;政府对自己推荐的候选人给予特殊照顾;专职、女性代表比例仍然偏低,等等。回顾越南代表机关选举改革的历程、总结其经验、反思其问题,对推进中国人大选举改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印度与越南的防务安全合作步伐持续加快,无论合作规模还是合作层次均有很大提高。印越防务安全合作隐含很多"中国因素",其用意和指向颇为微妙。基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安全等方面的现实考量,印越两国不断推进和发展防务合作关系,将对东亚地缘格局形成一定影响。随着地区形势和国家利益的微妙变化,印度和越南将会进一步积极调整防务安全战略,不断扩大和深化两国合作关系。不过,受制于国防工业实力不足、现实战略需求效应和东亚地缘格局变迁等因素,印越防务安全合作对地区格局的影响又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8.
雷墨 《南风窗》2014,(11):21-21
因中越海上对峙引发的反华示威,在越南已经演变成大范围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包括台湾和香港地区在内的一些中国企业和人员以及新加坡、韩国等企业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并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5月15日晚,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同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紧急通电话,代表中国政府向越方表示强烈谴责,提出严正抗议。范平明表示,越方对当前事态高度重视,已抓捕1000多名嫌犯。并将依法严惩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9.
经济因素与中越南沙群岛争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越南是地理位置毗连的邻邦,两国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诸方面曾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但是,中越两国在领土方面又有着一些分歧,如在中越陆地边界、北部湾、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均存在着争端。由于南沙群岛既有重要的国防战略价值,又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此近期以来南沙争端十分引人注目,而在这一较为复杂的国际争端中,经济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从越南进口煤日渐萎缩的同时,无独有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产煤国,煤企向日本市场的出口数量也日渐萎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