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北京“九养”包括:建立万名“孝星”评选表彰制度;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建立城乡社区(村)托老(残)所;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江北区进一步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坚持"需求导向,因地制宜,多形式探索"的原则,以推进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为抓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合力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如在全市率先开展"天伦之家"虚拟养老院试点,联合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引进了美国仁爱华专业照护体系,探索创新形式多样的区域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引进颐乐居(中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兴建全省最大的民营资本养老院一江北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普及志愿助残理念,推动学雷锋志愿助残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每年的7月6日被确定为"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7月5日,中国残联在北京举行了主题为"我是助残志愿者——我在你身边"的"学雷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中央文明办等多家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活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出席活动并讲话。他指出,中国残联以融入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大局为根本,以加强志愿助残制度建设为重点,以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7月1日,中国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城市试点"以房养老"。试点已近两年,从幸福人寿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来看,全国有58户、77位老人参与"以房养老"。面对这个成绩,不同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中金在线认为,"这在60岁人口已达到2.16亿(截至2015年)的人口大国,可谓沧海一粟。"而在以房养老倡导人、幸福  相似文献   

5.
<正>人口老龄化是新世纪我国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面对"跑步式"迈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困局,2014年国家选择了马鞍山市等42个深化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力求通过试点创新和典型做法为全国提供示范经验,为寻找养老服务业发展路径和实现"老有所养"战略目标提供借鉴和参考。马鞍山市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城市,却也是一个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挑  相似文献   

6.
李雪 《中国民政》2022,(21):52-53
<正>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8月在河北承德考察时提出,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近年来,北京构建起“三边四级”就近养老服务体系,即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构建市级指导、区级统筹、街乡落实、社区参与的四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老年人在其周边、身边和床边就近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为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2022年10月,北京启动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北京市民政局养老工作处处长郭汉桥说,  相似文献   

7.
<正>创新券是针对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资源缺乏,高校和研发机构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动力机制,而设计发行的一种"创新货币"。政府向企业发放创新券,企业用创新券向研发人员购买科研服务,科研服务人员持创新券到政府财政部门兑现。我国先后在江苏宿迁、上海杨浦、哈尔滨香坊等地进行了创新券试点。这些地区创新券的实施在推动中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发挥了公共科技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带动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更加紧密合作,提高了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行政     
《人民政坛》2014,(7):4-5
<正>我国在部分城市试点以房养老保险业务据解放日报6月24日报道,中国保监会于6月23日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于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意味着,"以房养老"政策正式落地。指导意见从老年人角度进行规定,例如"产品条款简单易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4,(9):52-52
<正>中国社会讨论了多年的"以房养老"近日出炉:从7月1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作为四大试点城市,将推行"以房养老"商业保险。以房养老,即"你留下房子,我为你养老",老人把房子产权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通过估价,定期支付给老人一笔养老钱,直至老人过世,房子则通过与老人亲属协商进行处置,获得相应收益。这样的养老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中国的养老困局?恐怕不能过于乐观。从国际经验看,"以房养老"在欧美国家以及日本较为成熟,但尚属小众产品,仅是一种补充性的养老选择。南京、上海等地一些金融机构,几年前也曾自发摸索,但均因效果不理想而停滞。从老人层面看,房子是大宗资产,  相似文献   

10.
周庆旭 《今日浙江》2014,(17):44-45
正首开养老用地抵押贷款;鼓励专业医师到民办养老机构执业;给予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同等税费优惠待遇……去年,温州市出台全国领先的社会养老"1+5"政策,在土地规划、金融信贷、养医结合、人才培育、机构管理等方面破题发力。今年8月,温州市获批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为全国42个试点城市之一。温州市老龄办副主任陈光富说,温州之所以入选,在于之前一系列养老服务的创新改革引起上级民政部门的重视。温州市将借试点契机,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9,(20)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的压力逐渐加大,时间银行这种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各个地方积极探索的养老模式新选择。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为高龄、独居或者特别需要人群提供志愿服务,将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进行储蓄,待自己年老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支取时间兑换服务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2018年上半年,民政部明确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并争取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能够全国推广的运行模式。目前,南京已有4个区在开展"时间银行"试点,并拟在2020年实现时间银行积分全市"通存通兑"。  相似文献   

12.
"碎片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难以满足城市老年人多方面、高质量的需求,以整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为抓手,实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是破解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路径。广州"3+X"模式以"大配餐"为突破口,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搭建一体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但是,老龄化社会政策不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性质定位不清、资源的地域限制、公共资源垄断等因素制约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要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提质增效,就要以积极老龄化和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厘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公共事务的边界、各级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责任,完善及整合涉老助残政策及设施,推动精准养老;强化省、市、区、街协调能力,制定统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引导政策和支持措施,减少因政策而产生的区域不平等和过度竞争,破解公共资源垄断;以"公益银行"为平台,搭建助老共同体,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他助转向互助、自助。  相似文献   

13.
程伟 《中国民政》2007,(4):23-26
本文从居家养老服务券产生的背景和实践中各地的不同做法入手,分析了西方社会福利私营化及最早的抵用券-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对“养老服务券”产生的影响,探讨居家养老服务券这一制度的创新意义不仅在于政府以居家养老服务券的形式对困难老人给予关心,还在于它体现了政府调整社会福利工作思路,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间接地带动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在这一过程中培育了NGO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工等专业性队伍的形成,有效实现了不同部门角色和功能的转换配置,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市场、NGO、志愿团体、家庭、个人的优势来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有利于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进一步完善公共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厦门市分别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信息惠民试点城市"、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两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紧密联系经济特区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等实际,结合组织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创新实践,抓住深化供给侧改革有利契机,先后制定出台《厦门市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总体规划中,将"居家养老"放在基础性地位。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老年服务体系规划中更明确提出了"9064""9073"的发展规划,即养老服务体系努力使90%的老人在家中获得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在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与地位可见一斑。但当前在对居家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市涪陵区以承担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集中力量解决养老服务发展中的阻梗问题。经过多年努力,中高端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从"无"到"有",全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基本服务、运营模式均迈向更高水平,养老服务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为什么要制定《广州市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行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我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和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应当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养老服务格局、构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13,(10)
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增长速度快,老龄化程度正日益加深,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9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还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也就是近期引起热议的"以房养老"试点.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站位群众视角,直面养老服务痛点和难点,围绕哪里养老、怎么养老、谁来养老这3个问题,探索出"综合体+"城市普惠养老新模式,将养老服务深入社区、嵌入小区,实现"家门口享老"。构建体系布网络。眉山市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将打造"综合体+"模式作为发展城市养老的重中之重。一是规划破题。  相似文献   

20.
正1.按时保质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新增7000张养老床位、5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00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改建2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贯彻《上海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指引》,推出一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示范街镇。完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枢纽功能,加快完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点的设施布局。家庭照护床位试点逐步推开,探索体养结合服务模式,增强家庭照料能力,扩大"时间银行"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