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美两国结成特殊紧密的关系.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日美两国力量的消长,日美关系多次调整,特别是"9·11"事件以后,日本追随美国向海外派兵,一方面利用美国的全球战略达到日本实现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目的,另一方面强化美日关系.日本强化美日关系的原因包括美国对于日本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美国是最受日本人喜欢的国家、美国在经济上处于明显的优势、以及日美关系不同于英美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来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月22日在白宫举行会谈。会谈主要涉及美日同盟、朝鲜核试验、《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等问题。分析人士认为,从会后发表的声明看,会谈成果有限。在钓鱼岛争端造成中日关系紧张之际,美国似乎刻意让此次会谈保持低调。尽管两国领导人多次强调美日同盟的重要,但实际上两国关系非常微妙。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为了将日本扶植成为远东反共产主义的堡垒,积极推进对日讲和,美日成为中苏两国在亚太地区的主要敌人。 但是,吉田茂内阁在此问题上的考虑却与美国不尽相同。为了尽快改变日本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日本急欲和周边国家讲和。  相似文献   

4.
上篇:精心决策实战彩排1954年初,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4国外长在德国西柏林和东柏林交替举行会议。会议达成一致协议;于1954年4月26日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苏联、中国、美国、英国和法国参加会议的全过程,同这两个问题有关的其他国家也分别参加有关的会议讨论。日内瓦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在一起讨论解决亚洲最迫切的两个问题的会议,实质上是一次五大国会议。作为大战略家的毛泽东、周恩来,完全了解日内瓦会议的重大国际意义,亲自决策新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  相似文献   

5.
纪泽 《党建文汇》2010,(4):21-21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对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在美国的“不幸遭遇”,日本媒体还是耿耿于怀。日本《产经新闻》的社论指出,“奥巴马政权苦于支持率下跌,看重国内事务,本国产业优先的保护主义动向正在加强”。日本著名财经媒体《东洋经济新闻》则又往事重提,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日美汽车贸易争端,称“敲打丰田”恍如当年美国“敲打日本”。  相似文献   

6.
国际要闻 ○7月13日,第18届日本参议院选举揭晓,自民党惨败,日本首相桥本宣布辞职。同日,俄罗斯总理基里延科抵达东京,首次对日本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争取提高双边经贸合作水平和谋取日本援助。 ○7月15日,美国和古巴恢复直接通航,结束了自1996年两架美国民用飞机被古巴方面击落后,美总统下令取消美古两国之间的直飞航班的历史。 ○7月19日,巴以在特拉维夫举行直接谈判,至此停滞了16个多月之久的巴以和谈再度恢复。双方在会谈中未就撤军向题达成一致,但同意日后继续就这一问题举行会谈。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19日,美国、日本在举行两国外长与国防部长的“2+2”会谈后,发表了《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联合声明》。这一新版《美日安保声明》,首次堂而皇之地将台湾问题以及中国军事力量发展问题纳入美日共同战略目标范畴。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日双方几乎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安全磋商会议,但这次是最具反常色彩的一次,不能不使人对美日的意图及中、美、日三国今后的关系走向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美日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根据美国经济调查局提供的数字,美国 GDP 年均增长率1991~1995年为2.7%,1996年~1999年为4.3%。而日本1991~1997年 GDP 年均增长率2.1%。粗略统计,90年代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反超日本1.4个百分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90年代美、日经济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差距源于两国科技实力的差距。一国经济发展要靠主导产业来牵引,而主  相似文献   

9.
1954年4月,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不久前还在朝鲜战场上短兵相接仍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代表同时来到日内瓦。中国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会议,就与以杜勒斯为代表的“十六国”,在日内瓦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激战。周恩来通过台前幕后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不但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相似文献   

10.
战后同盟国安排美、英、中等国派兵占领日本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要派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就已确定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方针。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分割管制或划分占领区。不容俄国控制日本的任何部分。” 8月11日,美国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由美苏分任占领区总司令的要求。8月13日,美国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任命为占领日本的盟  相似文献   

11.
1955年9月10日,中美大使级会谈达成两国平民回国协议,这是中美大使级会谈中达成的唯一协议。由于两国大使就这个问题进行谈判和达成协议,1955年下半年至1965年底从美国返回中国的科学家有130多人,其中有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在1955年8月1日以后的4个多月时间里,有16名美侨离开中国回国,中国释放了26名在中国服刑的美国人。日内瓦会议上的接触1954年4—7月,中美苏英法五国及有关国家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2015年,恐怖主义活动更加猖獗,各类恐怖事件在欧洲和中东相继上演,"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组织的恐怖活动迅猛升级,以咄咄逼人的态势处决欧、美、日等国被俘人员。它们的活动升级,作为报复美欧对"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恐怖势力其行动更具流动性特点,已把袭击的战场扩展到美国的反恐盟友,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复仇烈火。日本人质被杀:安倍玩火遭报复2015年1月24日、30日,两名日本人质先后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杀害,这是继1月7日法国巴  相似文献   

13.
认知分歧、战略试探与外交博弈贯穿于中美建交第一阶段的谈判过程之中。谈判前,双方在建交问题上的分歧使整个谈判历时五个多月之久。在此期间,中美两国努力开辟沟通渠道、认真确立谈判方略并进行了六次正式会谈。为避免谈判破裂,前四次会谈主要以商讨正常化后的美台关系来试探对方的"谈判底线",尚未涉及谈判的实质问题。谈判停滞期内,双方适时做出了加速建交谈判的决定。美国在对台军售问题上主动"摊牌",促使第五、六次谈判得以围绕实质性的军售问题展开交锋。应当说,建交第一阶段的谈判,为邓小平在谈判最后阶段以"搁置争议,先行建交"的伟大决策推动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袁小伦 《党史纵览》2009,(11):29-34
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起源于延安,并从延安走向世界。就中共与美国的关系而言,1944年接待美军观察组是延安外事工作的重要开端。中共与来华调处国共矛盾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等也开始了直接的交往,其中,经历了与两国三方(即中关两国和国共美三方)有关的历史事件有重庆谈判、停战谈判,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使僵持近3个月的朝鲜核问题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 朝鲜核问题一波三折 朝鲜半岛核问题并非始于今日,朝美核争端由来已久。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凭借其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朝鲜则宣布无意和无力开发核武器,从而爆发了第一次核危机。朝美经过一年半的艰苦谈判,于1994年10月签订日内瓦核框架协议,解决了核争端。 这项协议的内容,一是美国承诺牵头组建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为朝鲜建造总装机容量为2000兆瓦  相似文献   

16.
美国人打着白旗来谈判。朝鲜战争爆发一年后,美国人接受了苏联外长马立克关于停火的建议。1951年6月,中朝两国开始筹备谈判。7月10日上午9时许,一队打着白旗的美军车队在朝中方安全军官的引导下,驶  相似文献   

17.
速览·国际     
六国与伊朗举行第五轮核谈 第五轮伊核问题谈判6月16日在维也纳举行。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和伊朗就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文本起草进行密集性的谈判。为期半年的“共同行动计划”于今年7月20日到期。如果达不成协议,以色列可能会袭击伊朗核设施,中东就将面临另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18.
一、两国国家关系驶入转型轨道围绕伊拉克战争的国际事态演进,美国和法国的国家关系经历了深刻变化。战争结束后,两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谋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双边关系。旧有的跨大西洋主义概括了美国与法国双边关系的基本特征和范式。美法关系作为美国与欧洲盟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苏联威胁。美国占据主导地位,但通常采用协商和对话方式协调大西洋两岸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和行动。这种方式被表述为协商、达成一致、存在分歧、谈判的程序。布什就任总统后,尤其在伊拉克战争中,越来越充分地表现出抛开欧洲盟国,包括法国,我行我素的单边…  相似文献   

19.
1951年6月,在中朝军队的打击下,美国人不得不与中朝两国坐到谈判桌前。双方商定,于1951年7月10日—15日开始在三八线上的开城谈判。7月5日,金日成在他的指挥部接见了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兼军委情报部长李克农和乔冠华,他们商定了这次谈判的一些具体事宜。  相似文献   

20.
正1954年1月,苏、美、英、法4国外长在柏林开会,苏联提出邀请朝鲜战争和印支战争有关各方在日内瓦举行会议,寻求朝鲜问题的政治解决和印支地区的和平途径。英、法持积极态度。美国反对,因其既无意实现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更不愿看到新中国的代表出现在国际会议上。经讨价还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