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邢少文 《南风窗》2012,(9):12-12
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一季度的各项经济发展数据都在下滑,8.1%的GDP增速创3年来新低,7.3%的进出口增速是金融危机以来最低,财政收入增长同比下滑18.4个百分点,为近年罕见。实际上,对于告别高增长的预测,原本出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但  相似文献   

2.
邢少文 《南风窗》2012,(26):66-68
从保持快速增长,到稳增长,到持续健康发展,一个时代转折的身影已经呈现——那个低成本高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硬着陆?软着陆?宽松?适度宽松?2012年的中国经济,充满着各种猜测和争议。这一年,刚刚卸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林毅夫抛出中国经济有潜力继续高速增长20年的观点,立即招来一阵抨击。7.5%的增长目标,已是过去8年中最低值,经济下滑无需赘言。只是,这  相似文献   

3.
于歌 《南风窗》2010,(1):2-2
<正>日前到威海,曾去参观北洋海军故址。漂亮的解说员流畅地背着台词,末尾又高声感慨今非昔比,让人不禁庆幸生活在一个成功的改革时代,而晚清洋务运动的愚钝则令人扼腕叹息。洋务运动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运动,开始学习欧美,引进先进的产业,30年过去,气象全新,晚清一改积弱衰败的态势,跻身强国之列,海军成为当时的世界第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人民幸福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回望30余年波澜壮阔的变革历程,最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环节就是经济体制改革,最璀璨的光环就是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时代语境相结合,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不仅让中国找到了一条独特而正确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更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理解"中国模式"的制度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转型经济学的角度看,"渐进-制度观"可以解释中国模式,这与"北京共识"的认识角度大致吻合.中国制度转型中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具有"内生性"特点,而俄罗斯在制度转型的政策和制度形成中体现出较多的"移植性".但制度的"内生性"与"移植性"是否兼容是"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模式成为在学界和民间都引起关注的概念.作为诠释中国发展经验的重要概念,学界一般将对中国模式研究的起点追溯至2004年雷默北京共识的提出.但据笔者视野所及,其实美国学者詹姆斯·R.汤森早在初版于20世纪80年代的著作<中国政治>中,就分析过毛泽东主义模式的特征与性质,将其定义...  相似文献   

7.
袁剑 《南风窗》2010,(3):62-65
财政的"增收增支"不仅不利于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启动,反而会成为政府在经济低迷期"扩权"的工具。在现实的经济状况下,中国不仅应该大幅度减税,而且应该控制政府财政支出,防止大规模赤字的出现,从而推动国内财政运行的机制向"公共财政"转变。  相似文献   

8.
美刊《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第43卷第1期(2011年)发表了朱安东与大卫.科茨合著的题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的文章,分析了1978—2007年间中国增长模式的变迁过程及其原因。文章认为,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赖出口和投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发展模式”和“中国模式”成为全球热议的课题之一。讨论“发展模式”问题,需要有世界眼光,就是联系国际形势的变化,从当前国际形势特点出发,结合历史与现实,得出如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工潮诘问“中国制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少文 《南风窗》2010,(13):43-44
追求更大程度上的公平与和谐,是一个步入工业文明国家的理想。中国制造的模式即使不是在此番工潮中形成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也将从此开始加速转变。  相似文献   

11.
曾东萍 《南风窗》2011,(1):38-40
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对于改革是有共识的,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比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遇到过很大阻力,但最终还是形成了共识。我认为在政治体制改革上,也会不断深化。这需要一个过程,但也不需要几代人,一两代就会有起色。  相似文献   

12.
李北方 《南风窗》2007,(4):54-57
让没有消费能力的人有能力,让有消费能力的人有信心.这是中国转变发展模式——进而让内需代替投资和出口、让内需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唱主角的必出之策。不过,现在只能说,距离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的时代还有不短的路程。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道路:资本主义和帝国》以大量的论据详细阐述了关于中国的相关问题,应该说见解独到。当然,独到之处是相对于西方许多媒体的宣传而言的,后者认为中国的制度是专制的共产主义与放纵的资本主义的畸形结合。米歇尔·阿格列塔则认为中国的制度是一种独特的资本主义,该制度通过官僚权力进行调控,而这种权力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和合法性,必须要掌控资本家的私人利益,并寻求各种手段来维持社会认同。此外,书中观点的另外一个独到之处在于:阿格列  相似文献   

14.
英刊《牛津经济学与统计学通报》(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1年第2期刊登了格拉斯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丁赛与牛津大学中国发展中心教授约翰·奈特题为《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如此迅速?实物资本形成和人力资本形成所起的作用》的文章。该文采用跨越30年的跨省数据来解释为什么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如此之快。研究发现:各省都存在条件收敛,实物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都促进了经济增长,其中  相似文献   

15.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托马斯·拉尔松在英国出版的《共产主义和后共产主义》杂志总第39期(2006)上撰文《改革、腐败和增长:为什么俄罗斯的腐败比中国更具破坏性》,比较了俄罗斯与中国在市场改革、经济增长和政治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世界各国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普遍增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已成为国家间互利合作普遍坚持的共同理念.秉持这样的理念,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应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互尊互鉴、求同存异,共建包容、开放的国际体系,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下面,我就中国与波兰和中东欧国家关系及合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