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视察     
《今日中国论坛》2008,(8):83-83
——人们常常将大数法则视为金融机构规避风险的常规手段,但是,为什么现在会失灵?是金融家忽视了什么?为什么我们总是“书后渚葛亮”?风险模世真的那么可靠吗?业内专家说,金融市场不能仅靠经验。关于次贷危机涉及的信用风险、资产评价风险、流动性风险、交易对下风险该怎样规避。请看《大数法则缘何失灵》。  相似文献   

2.
齐岳峰 《小康》2012,(9):34
正有关部门需要在常态下把制度、技术做好,在内部做好风险管控,提前规避风险,而不是出事后去灭火。当前社会在倒逼地方政府去做风险管理。如果不做,会危机频发,丑闻缠身《小康》:"形象危机管理"是报告中涉及到的一个对于公众来说,相对少见的名词。您为什么要做危机管理的研究呢?  相似文献   

3.
思璞 《中国减灾》2005,(12):18-19
触目惊心的数字敲响了校园安全警钟.疏漏的安全,给校园投下了阴影.如何才能规避这些校园风险?怎样保障菁菁校园的安全呢?  相似文献   

4.
“双重风险社会”中公共治理的困境与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源自于现代性本身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双重风险社会"的挑战,传统公共治理机制陷入治理失灵的困境。为了回应这一重大态势,必须建立起一种包括政府、社会、企业乃至公民个人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网络状治理机制,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增进公共福祉,从真正意义上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前景理论关于损失规避心理的描述认为投资者面对盈利时倾向规避风险,而面对亏损时倾向风险偏好。本文通过实证考察在盈亏不同状态下开放式基金的风险调整行为,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开放式基金的损失规避行为包括以下内涵:首先,开放式基金具有损失规避行为;其次,开放式基金的风险调整行为可能会迎合其委托人的风险偏好,从而使损失规避行为产生一定的偏离。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经营充满着风险,有投资风险,有产品过剩的风险,有质量风险,有运输风险,有人才危机风险,有亏损的风险,等等等等。要规避风险,要防止风险,要化解风险,需要有一套机制,有一套办法、对策、措施,最根本的是要靠经营者——掌握企业发展命脉的经营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学识,更主要的是凭借经营者的责任,认真对待风险,掌握规避风险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对于每一个风险投资公司而言,投资风险问题是他们必然面对而又本能规避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中的风险防范与风险控制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集群品牌风险研究文献显示,风险成因有产业集群自身风险所引致的间接风险和集群品牌产权公有性所引致的直接风险;应通过建立集群品牌使用许可制、建立集群与市场之间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对集群品牌的监管、建立集群企业社区,规避集群品牌风险。本文提出可从关系型契约、集群规模、专用性资产和集群内企业集体行动等方面进一步探讨集群品牌风险规避策略;指出集群规模、集群模块化和异质性企业等问题是未来集群品牌风险规避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论题。  相似文献   

9.
建党90周年的今天,党的执政形势整体上是向上的,但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临的执政风险又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规避党的执政风险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不断创新发展党的执政理论,增强党规避执政风险的理论指导;二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规避执政风险的实际本领。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日益加强的今天,跨国企业除了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之外,也有文化伦理上的风险。分析西方著名跨国企业的伦理风险类型和化解伦理风险的经验,研究跨国企业防范与化解伦理风险的基本前提和规避策略,对我国企业化解伦理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时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已经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干部应切实提升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驾驭风险的本领,以更好规避各种风险挑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风险已经成为无法规避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应树立全球风险意识,启动全球风险治理机制,以应对全球风险对人类社会构成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权力风险、道德风险、才智风险及健康风险等诸多风险,实施风险防范是促进领导干部事业发展的关键。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通过自我认知与规避防范发展风险;二是通过以制度为核心的组织介入方式防范发展风险。  相似文献   

14.
关于防范化解银行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宏 《理论月刊》2002,(6):82-84
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发展必然为银行经营带来风险。本文主要针对构建完善市场银行体系,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风险控制网,调解企业改革与银行相关问题,规避企业破产甩债行为,为规避企业破产甩债以后局面必须启动社会系统工程等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古琪  汪姗  潘伟 《传承》2009,(20):34-35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风险意识越来越强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对风险社会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规避。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面临各种风险的挑战。我们必须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勇于承担风险,力求以最小的风险换取最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胡星辉 《理论月刊》2004,(9):154-155
由于投资存在风险性,所以应采取必要措施回避、降低风险。在投资方向的决策上应坚持五原则。企业可采取多种方式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7.
彭姝 《岭南学刊》2016,(4):21-26,44
风险社会理论揭示了现代国家在风险治理中的矛盾性面貌:国家一方面是公共风险的治理主体,另一方面又大量地制造风险、权势性地分配风险、有组织地逃脱风险责任。这种风险治理领域的国家失灵状态,即为"风险治理悖论"。就中国而言,风险治理的"国家依赖"明显,国家自主性选择失当、能力不足和地方自主性的机会主义、反向侵蚀等问题,成为当前国家风险治理所面临的突出困境。通过理性国家的建构寻求风险治理的转型,可期和可行的做法是:更新风险治理理念,构建自我反思型的国家自主性;明确风险治理边界,构建约束平衡型的国家自主性;区分风险治理责任,构建激励相容的地方自主性。  相似文献   

18.
古琪  汪姗  潘伟 《传承》2009,(10)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的风险意识越来越强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对风险社会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规避.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面临各种风险的挑战.我们必须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勇于承担风险,力求以最小的风险换取最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风险分配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分化和重组的力量,和其他因素交织对原有的社会结构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形成一种复合性风险社会结构,风险沿着阶层、时间和空间三种路径分配和转移,我国当前的社会结构的现实进行了简要的反思提出规避风险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我们有效应对乌卡时代的各类风险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妥善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大数法则、大道至简、程序多元、分类施策、资源下沉、积极法治、网状布局、自我治理、缓急切换、理性问责十个方面下足功夫,积极应对乌卡时代我国经济社会进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