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春潮  莫碧珍 《传承》2010,(9):52-53
和谐休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关系到社会公众的民生问题。当前,休闲生活失范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经常成为人们"严肃的闲话"。建设和谐休闲社会需要我们加强休闲教育,提高人们休闲素养;完善休闲约束机制,加强休闲生活的规范;发展休闲文化,提高休闲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论休闲的和谐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需求赋予休闲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休闲的价值构成必然反映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休闲的人本价值反映和促进了人与自身和谐,发展休闲的人本价值必须做到休而不闲、休而不俗;体闲的社会价值反映和促进了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休闲的社会价值必须做到休而有序,休而不乱;休闲的生态价值反映和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休闲的生态价值必须做到休而有道,体而有义.  相似文献   

3.
休闲经济的发展及组织管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时代正在到来,由此产生出全新的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概念。因而,有必要对休闲经济进行全面、系统、前瞻性的研究,关注政府、私营等多种服务组织的作用,以树立全新的“休闲观念”,开发多样的“休闲产品”,发展多元的“休闲经济”,制定适宜的“休闲政策”,全面提高“休闲质量”。  相似文献   

4.
闲暇时间增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加强高校休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不容乐观的休闲现状反映了我国高校休闲教育的缺失,高等院校应大力加强休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培养其休闲能力,构建文明健康的校园休闲文化,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陈强 《传承》2008,(10)
大学生休闲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高校和谐校园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和谐、生生和谐和师生和谐.以"四有"正确引导大学生休闲,推进各主体间和谐,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为大学生休闲提供广阔平台,有助于积极休闲活动的开展,最终实现大学生休闲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自由时间的日益增多,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休闲意识的薄弱、休闲观念的陈旧、休闲活动层次不高、休闲时间利用不合理、休闲知识和休闲技能贫乏等问题,影响着大学生休闲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发展.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开展大学生休闲教育,努力探索实施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7.
休闲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自由时间的增多是社会发展的成果,和谐社会的内容包括劳闲平衡和社会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共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让更多的人拥有休闲、加强休闲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和加强休闲教育、培育人们正确的劳动观和健康的休闲观.  相似文献   

8.
试论正确休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铁苗  曹琤 《岭南学刊》2008,1(3):104-106
休闲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居民的休闲状况令人堪忧.正确利用休闲,应是充分的休息,必要的煅炼,适当的娱乐和积极的学习,并获得休闲的最高境界--心闲.  相似文献   

9.
<正>休闲,顾名思义就是休息中的闲情雅趣。概括起来不外乎吃、喝、玩(游)、乐(娱)、住、购这六要素,构成一个休闲产业链,它所产生的文化称休闲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萧山历史上为农业大县,改革开放后为县级市,在"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方针下,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为全国十强县(市)第七位,今年又被评为全国区级第三位。2002年,萧山撤市设区,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资本投入休闲产业。先后开发了杭  相似文献   

10.
休闲的分析     
休闲生活仅是让过这种生活的人具有走向高尚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休闲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闲暇的时间和自在的心灵状态。休闲有层次性而休闲活动有可分类性:现代科技仅是休闲社会的要素而非一般休闲的要素;金钱(物质条件)是社会性休闲活动的要素而非一般休闲活动的要素。休闲产业的可能性是促进社会性休闲生活,其不可能性是并不能直接提升纯私人性的休闲生活。休闲社会的休闲必定是以个体性为前提的,素朴休闲社会观视休闲活动为对现代科技外在属性(即过分张扬的功利性)导致的人性失衡的补充和规正,而成熟的休闲社会观视休闲活动为对现代科技的内在属性(即相互协调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逻辑展现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胡建国 《小康》2013,(1):76
"如何将体育文化引入当下发展休闲产业的洪流中?"从小康社会的经济条件不断提高和大众健身理念上来看,休闲体育与小康社会人群的生活追求大多不谋而合,休闲体育为现代人群在人际来往、全面健康角度营造了极为美好的前景。与休闲健身的自由、豁达、纯真、自然的内涵相对应的是,当下,人们的生活理念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当多的人们选择在空暇时间回归到纯真、宁静、身心全面锻炼的运  相似文献   

12.
杨喜添 《青年探索》2006,26(4):77-78
时间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回避的问题,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生拥有大量的休闲时间,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休闲活动的积极作用,指出了大学生休闲活动的现状和不足,强调了大学生对休闲时间管理和开发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加强对休闲时间管理和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永红 《前沿》2010,(11):153-156
休闲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休养,休闲的过程同时是给自然减压与放假的过程。生态休闲是人们对自然的回归与观照,其实质是人们置身自然环境之中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验与沉思,然而,异化的休闲却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造成毁损与破坏。重塑精神生态,构筑制度生态,倡导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还原休闲的文化本真和自然减压功能是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休闲体育既是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高品质休闲生活的重要标志。由于其消遣娱乐、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强身健体以及促使人们更加珍惜健康珍爱生命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休闲体育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需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国休闲体育的理念和实践尚处萌发的时期,海南率先发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休闲体育活动,引导全国休闲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扩大内需、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绍兴县为例,对发展休闲农业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陈强 《传承》2008,(20):36-37
大学生休闲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高校和谐校园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和谐、生生和谐和师生和谐。以"四有"正确引导大学生休闲,推进各主体间和谐,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为大学生休闲提供广阔平台,有助于积极休闲活动的开展,最终实现大学生休闲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论休闲追求的崇高境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宪春 《求索》2007,(9):72-74
休闲以自由为基础,以体验为愿望,以审美为追求,以和谐为境界。在此实践过程中,提升休闲品质,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认识休闲、体验休闲、超越休闲不仅是追求休闲崇高境界的心路历程,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休闲是与人的生命相联系的体现美与自由的生活方式.在现代性的冲击之下,当代青年为浮躁和功利的价值观所驱使而远离了休闲的真义,普遍存在的是表象休闲、虚假休闲和休闲的缺位.休闲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积极的生命创造活动.在生命的大视野中观照休闲,是提升和推动生命成长的动力.因此,进行生命维度上的休闲教育、提高当代青年休闲能力,不仅是当代青年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提高我们民族审美能力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休闲生活并不是富有者和成功者独享的权力,而是一种宽怀心理的产物……这种心情由一种达观的意识产生。”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休闲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金钱。由于历史的原因,休闲被抹上了一层贵族化的色彩。其实,休闲并不只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休闲的定义什么是休闲?通俗的解读,休闲就是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按照休闲时间的长短,专家将“闲”分成三类:  相似文献   

20.
刘东丽 《人民论坛》2012,(14):170-171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虚拟休闲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它颠覆了传统的休闲方式,成为个体发展的新形式;另一方面,也因其特有的局限性而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虚拟休闲对个体的影响,从而促进虚拟与现实的整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