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夫子何贵     
近来读《论语》,有一段印象颇深。 太宰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学生子贡:“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回答道:“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子听说后却不以为然。他回答说:“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贼,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相似文献   

2.
所谓“治生”即指“治家人生业”。“治生之学”,就是如何经营管理私人生业的学问。中国古代的治生之学,是由商人首先总结出来的,这就是经商致富之学。 据现存古籍记载,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贡通过自己的经商实践,总结了前人经商的经验,提出了经商致富的几条原则:第一,屯积居奇,善价而沽。他举例说:“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第二,贱买贵卖,这是古代经商致富的主要办法,子贡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据《史记》载,子贡“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好废举,与时转货赀”这里说的“废著”、“废举”,  相似文献   

3.
张广宇 《群众》2013,(10):31-32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相似文献   

4.
论语之美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相似文献   

5.
《干部人事月报》2008,(23):78-78
有一次,孔子与众弟子在陈、蔡的地方被围困,长达七天,吃饭成了问题,个个饥饿不堪。富裕弟子子贡见此情景,便突破重围,用身上带的钱财换了一些米回来,并由颜回负责煮饭。不久,子贡无意间经过煮饭的房间,竟然看见颜回在用勺子舀饭吃。子贡心感不平,就跑到老师那里,行礼之后问孔子说:“仁人廉士会不会因为穷困而改变气节?”孔子答道:“当然不会。”于是子贡就讲述了亲眼看见颜回偷饭吃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亦步亦趨     
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音撑)乎其後矣!”仲尼曰:“回,何謂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  相似文献   

7.
于连胜的诗歌《风景线》是一首讲“道”的诗歌。用山与云的关系,寓示人生之道和自然之道。山代表了人生要承受的重,就是责任与使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压力和负担。云则寓意为人生之轻,就是洒脱和无求,延伸至逍遥和放任。人因责任之重,就会成为负担,从而把自己压成山,而“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界,讲“礼”重“仪”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代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礼仪问题被忽视了,“温良恭俭让”甚至成了另类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任俊华 《湖湘论坛》2002,15(5):30-31
近读池田大作《我的人学》中的一篇散文《忠实于自己》,有感于这篇文章对忠实观的探究涉及到人生的诸多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就此专门作一些议论。一中国古代哲人十分重视“忠”的问题,《忠经·天地神明章》就明确提出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的命题,认为在自然与社会当中,忠是人的行为和伦理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没有什么比它更大的了。“忠”确是与“善”的行为(伦理行为)紧密相连的,孟子就说“教人以善谓之忠”①。“忠”是儒家鼻祖孔夫子学说的精髓之一,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②孔子认为,人只要…  相似文献   

10.
汪前元 《政策》2004,(6):30-31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向全党发出号召: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并提出四“求”四“务”的要求:“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  相似文献   

11.
登高说愿     
孔子带着三个学生:子路、子贡、颜渊登上景山。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你们都讲讲自己的志愿,我帮你们分析。”子路说:“我志愿持着长戟,冲入三军,以自己的勇力打散两国交争的军队,解救两国的苦难。”孔子说:“这是了不起的勇士!”子贡说:“两国战争,军队对阵,尘埃冲天。我不拿任何兵器,也不带粮食,去劝说两国退兵。听我的存,不听我的亡。”孔子说:“这是不了起的辩论家!”颜渊不说自己的志愿。孔子催着颜渊也要说出自己的志愿。颜渊只好说了:“我愿意当小国的相,国君按仁义之道办事,官员都重视道德教化。君臣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12.
《干部人事月报》2009,(1):78-78
子贡是孔子门下一个有名气的富家弟子,他在周游列国途中遇到了一位鲁国籍奴隶,便自己出钱将他赎了出来。按当时鲁国法律规定,若发现有本国人在他国作奴隶,公民只要能出钱赎回,赎金可由国库报销。但子贡自以为不去报销才更显得道德高尚,就当众将“收据”撕毁,并声称自愿承担一切费用,不向国家报销。这一行为在当时引起轰动。随后子贡回国去见孔子,自以为能得到孔子的赞扬。但孔子听说他回来了,吩咐学生们说:“子贡来了你们要拦住他,从此我不想再见这个人。”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结合共青团的实际,在团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必须做到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服务党政工作大局之“实”;求青年成长成才规律之“真”,务团结教育服务青年之“实”;求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规律之“真”、务新世纪新阶段共青团事业发展之“实”;求社会主义市场经一起来,把握想问题、办事情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尊重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规…  相似文献   

14.
论实事求是的实现过程尚仲生主体求“实事”之“是”,是为了使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认识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实事求是的实现过程。一制约实事求是的诸因素实事求是的实现是一个异常艰难复杂的过程。在实事求是的实现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受到多...  相似文献   

15.
李力 《当代广西》2007,(15):12-12
古人云:“善为治者,贵在求民之稳,达民之情。”近年来,南宁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引导基层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活动,团结基层群众,凝聚大家的力量,共建和谐社会,涌现出一批和谐建设的典型。望州南社区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16.
北宋学者谢良佐曾对其子写下《遺训》: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后人评价,其“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可以和范仲淹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媲美。所谓同俗,就是一些多年形成的风俗陋习、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而同理,就是道德操守、为官准则、人间大道。对同俗的东西,很多人并不排斥,反而“欣然接受”。恰恰正是这种行为,助长了不正之风,让陋习积重难返。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向全党发出号召: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并提出四“求”四“务”的要求:“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这一要求,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于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做人是根本     
《民主与科学》杂志办“治学与做人”专栏,嘱我写一篇短文,治学与做人当然密不可分。每年新生入学,或是与学生谈素质教育时,我都要向他们讲这个问题。虽然已是老生常谈了,但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只能再写几句。 我们中国在传统上是把治学与做人完全结合成一体的。《大学》开宗明义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夫子讲学,主要讲怎么做人。可以说,整本《论语》,讲的全部是怎么做人与处事的道理。中国历来就对知识分子的操守有完整与严格的规范。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很重视治学与做人的关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前…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直被奉为做人的准则,圣人孔子就一方面要求“日三省吾身”,严于自律;另一方面则提倡宽恕对人。子贡曾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便拈出了一个“恕”字。而后人也一直认为“宽则得众,能下人自有志,能容人是大器。”而愚总觉得“严于律己”固然必要,但“宽以待人”则不可一律而为之,有时“宽容未必总是美德”。  相似文献   

20.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4,(31):5-5
10月15日,习近平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赢得舆论一片赞同。近年来,国内建筑设计盛行求高、求大、求洋、求怪、求奢华之风,奇怪建筑不断冒头。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要求“惊世骇俗”以博取眼球。已异化成“虚荣标志”。分析称,此类现象反映了价值失衡,急需一场去权力化、回归建筑本身的复兴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