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曹宁  芦康 《法制与社会》2011,(27):49-50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其自1957年正式创立至今,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劳动教养制度有违法治精神和人权保障的缺陷日益明显。本文拟就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缺陷出发,谈一谈对劳动教养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法律制度创建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活动和轻微犯罪方面起到了其他法律、法规所无法替代的重要补充作用。然而时至今日,该制度却暴露出诸如欠缺合法性等缺陷,从而也引出了劳动教养制度是存是废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加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但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其缺陷日益凸现出来。劳动教养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受到了质疑,其存废问题引起了激烈争论。本文试图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和研究,分析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之争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一、劳动教养的性质演变历程劳动教养制度的性质从诞生时起,经历了“政治、行政、法制”的过程,这是中国依法治国历程的历史缩影与见证。但无法否认,劳动教养制度从诞生时起,就是一种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制度。二、对劳动教养制度的质疑及劳动教养制度的缺陷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均对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在提出了质疑,同时,对劳动教养制度在实践运行中所出现的弊端,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一)对劳动教养制度的质疑1.缺乏合法性依据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9条规定:限制人自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劳动教养在存有滥用权力之嫌的制度缺陷情况下仍不能废除?作者带着这个问题考察了劳动教养的合理性。本文认为,劳动教养在我国法律的制裁体系没有位置,劳动教养改革应当跳出法律的制裁圈,立足于社会对劳动教养预防犯罪的需要,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劳动教养的功能,实现对社会的保卫。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养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但由于目前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立法规定的粗疏,程序制定的不规范,造成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因此,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劳动教养制度的性质、决定机关、适用范围和期限,完善劳动教养制度的相关规定,以利于该制度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7.
陈翔宇 《法制与社会》2010,(22):34-36,58
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作为中国特有的法律制度,劳动教养制度一直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回顾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发展进程,剖析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劳动教养制度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试论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法律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 ,劳动教养这一法律制度亟待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法律制度, 如果过多染上非法律的色彩,这部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于不能获得世人的尊重。在进入21 世纪文明的今天,产生于中国建国初期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劳动教养制度》烙下过多的历史痕迹,明显地不与时俱进,更谈不上先进的法治文化,变革劳动教养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岳阳  朱能力 《法制与社会》2010,(22):219-219
本文通过研究劳动教养的理论沿革,以及其国内适用的制度缺陷,提出以确立劳动教养的基本原则、完善监督制约与司法救济的程序规则、进一步细化实体法律规范为制度保障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刘刚  董瑜 《政法论丛》2000,(1):43-45
在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中,劳动教养制度的积极作用是不容质疑的,尤其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有效预防犯罪等方面,劳动教养制度更是功不可没。但若客观全面地看,这一制度本身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与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这些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立法不够科学。在我国的现行法中,相对于其他一些行政强制措施,有关劳动教养的立法应当说还是较为多见和完备的。但从我国整个法的体系及发展趋势看,有关劳动教养的立法就显得既薄弱、又不协调。暂抛开其他一些问题不谈,仅就《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第19条“劳动教养人员在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12.
胡发明 《河北法学》2001,19(1):138-141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建立了几十年,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合法性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法律性质不明确;缺乏合法的依据;其适用的对象和范围随意性大;其实施主体缺乏法律授权等等,因此必须加以改革,要尽快制定《劳动教养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实践中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犯罪、教育和挽救违法者的历史性作用。但随着依法治国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的缺陷日益显露。因此,对劳动教养制度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劳动教养制度在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在对历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不断完善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养制度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建立的。劳动教养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对被劳动教养人员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它作为中国矫正制度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自1955年产生以来,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方面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现行劳教制度积累的问题目益突出,明显不符合我国不断健全的法制要求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通过立法改革和完善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目前的劳动教养制度法律规范滞后、零散、混乱、范围对象笼统、适用条件不明确,与《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相冲突,程序规定存在严重缺陷。劳动教养立法应以“收容教养法”的名称为宜。劳动教养的性质应定位于现行刑事和行政处罚体系之外的一种独立的准刑事处罚。劳动教养法应坚持行为与处罚法定;行为与责任相适应;一事不再罚原则。劳动教养的决定权应交由人民法院行使。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实施50多年来,毋庸置疑,它在维护社会秩序、预防犯罪、惩罚教育有轻微犯罪行径的人员等方面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过,作为一种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手段,劳动教养制度直接与我国的现行法律相冲突,自身内容规范也存在瑕疵,随着法制建设的推进和对人权保障的日益重视,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缺陷问题愈发突出起来。本文试从立法角度对其缺陷进行分析,并对浅述了自己对劳教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养制度日益显现缺陷,出现改革甚至废除这种制度的声音。本文在剖析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缺陷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议,以解决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养制度法治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制度的法治化是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法治化程度不高,该制度法理价值的茫然、法制定位的欠缺、法权归属的模糊是法治化程度不高的主要表现。劳动教养制度的法治化探索必须以该制度法律属性的确定为基点。制度设计性、统治权延展性、社会障碍排除性以及权益限制性是其基本法律属性。劳动教养制度法律形式的典则化、可教养行为决定的司法化、教养实施系统化、教养人权益维护文明化是本文对该制度法治化内涵的初步构设。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养立法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劳动教养制度创建了几十年来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它的存在与发展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却缺乏一部专门的、系统的劳动教养法,使劳教工作举步维艰。本文从劳动教养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适用程序不规范、性质提出不统一,以及劳教工作法治化等方面,阐述了劳动教养立法的紧迫性。只有劳动教养法的制定和颁布才能使劳教工作真正实现法治化,促进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也寸能使劳动教养这一具有中国持色的法律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莫祝安 《中国司法》2005,(10):51-53
劳动教养制度自产生以来以其特有的功能及其法制建设的成就证明,这一制度在各个时期积极发挥出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一法律制度囿于创立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法制发展水平的局限,从存在之日始就带有先天的缺陷,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变革力度的加大和人民群众法制观念的更新,劳动教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劳动教养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迫在眉睫,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一、劳动教养执行制度改革要把握正确方向劳动教养制度在预防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