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环境危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之一。环保之所以那么难,是因为它还与全球化资本主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来反思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人类学家罗安清在《末日松茸》里就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通过对松茸供应链的田野调查,罗安清尝试建构出一种新的认识论。松茸是包括人类在内多元物种共存互动所产生的意外馈赠。没有人类的干扰,就没有松茸的产生。这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并非对立的。罗安清从松茸的生长环境和历史中,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国家目标之一。根据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同关系,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西方环境伦理,即人类中心主义、感知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儒家经典文化中存在丰富的生态思想,既有表现人类中心主义的内容,也有表达动物福祉、生态系统和"天人合一"整体融合的内容,基本属于弱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还存在一些障碍,但是经过改良的儒家思想能够极大地促进传统思想发生转变,从而在个体和社会层面上解决中国面临的巨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波斯早期原居文明作为人类依赖生存的前提条件,地理因素决定性地影响了地区性的人群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乃至民族性格。而环境和由此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行为模式。而因为良好的自然条件,所以伊朗高原出现早期人类活动的痕迹是不会让人奇怪的,目前所知最早的文化遗迹是距今20-40万年前的阿舍尔文  相似文献   

4.
Ⅴ、人类与文化——洛克的观点 (1) 霍布斯与洛克 象前面讲义说过的那样,霍布斯想解决的问题,从结局看,是作为自然的人类、作为生物的人类运用什么样的能力去超越自然的文化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建立科学、学问以及政治社会的问题。接着,霍布斯提出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以自然方式生育是人类繁衍的惟一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渗透到生殖医学领域,运用自然生育之外的方式为人类繁衍后代提供了新选择,人工辅助生育技术使饱受不孕不育困扰的家庭重拾信心。  相似文献   

6.
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未来社会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这就要求人类必须具备鲜明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这种主体意识并非强调人在自然、社会中的优先地位 ,而在于强调要为人类潜力的充分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使人的物质发展与精神发展要求都得到充分的满足 ,使人成为一种精神解放、意志自由的主体。这就存在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闲暇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谐社会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与人们社会活动需求之间和谐关系,更要使生态发展、经济发展、法律法制发展与自然、人类相和谐,社会发展内部环境的和谐等等一些列问题,要想使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有进展有效果,就必须强调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法治的重要性。法治是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社会建设规范、社会行为规范的中工具,有了健全的法制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可以更有导向。  相似文献   

8.
欧盟的环境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权的定义,一般来说,是根据《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从具体内容看,主要包括环境资源的使用权、环境状况知情权、环境事务参与权、环境侵害请求权等诸项权利。  相似文献   

9.
占光 《当代世界》2010,(1):72-73
国际环境体制的建立是以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为起点的,这次会议于1972年6月5日至15日召开,是由联合国主导的第一次以环境问题作为议题中心的全球会议。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和筹建的环境规划署日后都成为国际环境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环境体制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国际环境体制通过其规则,决策程序和项目规划等措施对体制参与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具体到斯德哥尔摩会议当中,则是《人类环境宣言》和环境规划署对中国环境治理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与环境和平共处的世纪,也是正视环境受到威胁和急需治理的时代。保护和改善生态魂晶,实现人类可持续性发展,是整个人类面临的迫切任务,也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