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宗教的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历史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即世界三大宗教)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有重要的影响。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原始宗教对人类社会的作用。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这说明原始宗教的意识曾主宰了氏族部落人们的行动。但是,那些旧的自发产生的部落宗教和民族宗教,它们囿于一个部落或民族的范围,经常只能在  相似文献   

2.
榕江县八开苗族地区的原始宗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九八三年的三月份,笔者有幸参加了省“六山六水”民族综合考察队赴月亮山区域的榕江县八开区进行民族综合考察,并先后到过该区的八开、大有、定威、计划等公社,特别在计划公社住了两个多月。 在进行民族考察的过程中,一些在历史上已经消逝了的东西还可以在这里看到,诸如刀耕火种、结绳记事、原始宗教信仰等现象。但是,这些只是作为一种历史的遗留而被保存下来。以苗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而言,业已打上了某些阶级的烙印,它与原始社会阶段的原始宗教已有一定的区别,不过,直到解放前夕,由于八开苗族地区的封建地主经济还处在一种初期的不发达的阶段,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尚未达到尖锐复杂的程度,而且这种阶级矛盾又往往在“民族外衣”的掩盖之下,为人们所不能正确认识。因此,反映在人们的宗教意识上所表现出来的阶级属性还不十分明显,它基本上仍然属于原始宗教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原始宗教是宗教的早期形式,是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之一。考古学、人类学等资料表明,原始宗教是与氏族同时产生的,随着氏族公社的形成和发展,先后产生了与社会基础相适应的诸宗教形式,如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等。诸形式所崇拜或控制的对象不同,目的和手段也各异,其社会功能也不一,分别成为氏族部落一定发展阶段的中心信仰,构成原始宗教的各种类型。所以,原始宗教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是一个多层次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宗教意识乃是整个社会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当社会存在由此过程向它过程转化后,社会意识也必然或迟或早地发生与变化了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转化。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适者存,不适者亡,这是一切社会精神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当然也是宗教意识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一、从原始宗教的功能看,它是与原始社会实践相适应,随原始社会发展而递进发展的过程原始社会早期,人类所面临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靠自然界的“馈赠”以维持生存,因此决定了先民们的崇拜意识主要以反映人…  相似文献   

5.
人们一般认为,科学与宗教是两种对。的思想体系,认为“宗教起着阻碍科学发月的作用”。我们习惯把宗教看作科学的对。面,是强调了两者的对立和斗争。事实上,a者也是相互联系与渗透的。宗教与科学同B人类的精神活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它(l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对人类文明白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宗教和科学在其内容上有明显白区别。宗教的核心是宗教信仰,而科学则斐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等各种现实大程的知识体系。第二,宗教和科学涉及的精神活动形上不同。宗教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能力尚不E以…  相似文献   

6.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神话一旦被创造加工出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就受到人类其它意识形态的影响、渗透。它里面有宗教的内容,有历史的影子,也有哲学的因素,甚至里面也包含着原始科学的萌芽等等。今天的神话学者们,宗教学者们,历史学者们,哲学家们,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需要去利用它们,去解释它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我们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神话首先是作为一种原始的文学艺术而存在。它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文学艺术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7.
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的应急管理活动,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依循人类历史发展的路径可推导出"社会应急"将成为后工业社会理想的应急组织文化。人类已经或即将经历的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这四个历史阶段中存在着四种结构迥异的应急组织文化:巫术应急、宗教应急,科学应急、社会应急。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普遍而又古老的一种文化现象,至今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宗教广义上把人们对神的信与爱奉为最高的善,认为它是最大的真理。而原始宗教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并在这种“意识”和“感觉”的支配下,用自身的思维与自身的生产实践活动间的关系特点跟自然界作比较,因而是最初的宗教形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最初产生于原始社会,是对当时极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的反映;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劳动人民除受自然力量的压迫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一种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并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马克思、恩格斯说:“非常明显,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这就是说,人们的宗教观念也要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240页)在阶级社会里,宗教存在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苗族原始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普遍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民族的心目中,苗族历来信鬼好巫,乾隆《贵州通志》卷七中就直言不讳地说:苗族俗尚巫鬼,大部落有大鬼主,有家则有小鬼主。原始宗教虽然在苗族社会生活中不象传言那样影响广泛,但苗族民间普遍信仰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苗族信仰也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以及英雄崇拜的阶段。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苗族创造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原始宗教体系。 苗族原始宗教与基督教、佛教、道教等成熟的人为宗教相比,具有信仰的自发性、崇拜的多元性、无组织和教派之分、无固定活动场所、以不脱产的巫师为核心开展宗教活动等特点。 一提到苗族原始宗教,在现代人的意识中就把它与“装神弄鬼”联系在一起。其实从其发展初期来看并不尽然。恩格斯曾经指出:“事情很清楚,自发的宗教,如黑人对偶像的膜拜或雅利安人共有的原始宗教,在它产生的时候,并没有欺骗的成分,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很快地免不了有僧侣的欺骗和伪造历史……”苗族原始宗教亦如此,在其发展初期是一朴实的信仰,并曾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它在苗族社会生活中仍保留有一定的市场。 因此,正确认识苗族原始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对于我们今天妥善对待苗族宗教信仰及其习俗,迅速加快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认为,法律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而是适应人类社会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在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自然地以血缘为纽带而生活在一起,组成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原始公社。当时,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既是人们的生产组织,又是人们的生活组织,内部不存在任何具有强制性的暴力机关,因此并无所谓法律。在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内部,调节人们或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靠习惯或说习惯规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私有制代替了原始社会的  相似文献   

13.
地球上自有人类以来,至今约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而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才仅仅五六千年,可见人类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原始社会中度过的。阶级社会的分期,其主要标志,取决于生产方式在三个社会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正是由此而得名。而漫长的原始社会,怎样分期才算科学,则是一个需要继续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自十八世纪以后,英国学者福格森·亚当·斯密和泰勒等人,就先后对这一问题进行过  相似文献   

14.
彝族的图腾与宗教的起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然科学史给人们提供了世界物质性的证据,物质世界是受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的。古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发现,人类是由二三百万年以前的一支古猿转化而来的,经过了猿人、古人和新人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但是,由于解放前彝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科学文化事业的极端不发达和历代反动王朝及本族奴隶主、封建主的压迫统治,许多地区的彝族迄至解放前尚未能科学地认识世界(包括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从而摈弃原始宗教意识形态的束缚。自然崇拜(包括崇拜地、水、山、石、日、月、星等)、图腾崇拜、灵物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形式的原始宗教,还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这为我们研究原始宗教的特点、宗教的起源和宗教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了活的化石。本文拟就解放前遗存在彝族社会中的某些图腾崇拜的现象,探索宗教的起源,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各个民族既有自己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创造,又有各自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道德准则等传统,而宗教信仰是迄今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被尊奉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是,由于各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其宗教信仰也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情况。然而,根据社会调查和翻阅历史资料来看,在许多少数民族中间,原始宗教观念尚作为历史遗存和变异了的宗教意识形态,活生生地保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原始宗教观念既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共同生理素质、道德形式、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又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活动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具有什么特点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少数民族分支学科的编写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久前在昆明召开了部分编写者参加的第一次编写工作会议。会上,《宗教》卷筹备组领导成员郑建业同志就原始宗教的基本理论问题发表了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吕子都同志就《宗教》卷的编写体例及少数民族宗教分支学科的编写要求作了发言,上海宗教研究所的姚民权同志就部分初稿的修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讨论中,大家认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历史上各民族的社会发展不平衡,接受外来影响的情况有差异,所以在宗教形态方面的表现是十分多样的。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及其原始宗教的残存形态是研究宗教的起源和宗教演化史的珍贵的社会化石,而研究宗教的起源及其形式和内容的演化,同研究人类社会结构的演化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演化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对这一专题的研究虽然尚待继续探索和进一步的深化,但从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和大量宝贵资料的发现来看,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宗教》卷向专业研究工作者和广大读者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可在扩大人们的视野方面  相似文献   

17.
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又往往与苗族民间文学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成为苗族人民独有的精神财富。探讨苗族民俗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对于了解苗族的历史、宗教、文学有一定意义。 一、苗族图腾神话与古老习俗 苗族的图腾神话是苗族民间文学中最古老的部分,它集中地反映了苗族初民在远古时期的生活和习俗。 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人们为了生存,每时每刻都在同各种植物、动物打交道,人与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将继续存在下去。探讨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和宗教问题,对提高执行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自觉性.调动广大信教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有产生、爱民和泪亡的召观规律。从原始社会未如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随赶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在社会主义时期.家繁仍然长期存在,这是宗教发展规律和杜会主义的某些特点决定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自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全面的科学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宗教的本质、根源、功能和社会作用,是当今中国共产党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要求。如何认识宗教、对待宗教,不同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者都给出了答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们的头脑对支配自己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宗教起因于人类社会的矛  相似文献   

20.
闽台民间天公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天公是闽台民间宗教的信仰对象之一,在诸神灵中,天公据有至高神的地位。天公並不是来自天的自然崇拜,而是来自道教的玉皇上帝,天公信仰是受道教影响而在民间传播的。中国古代原始宗教,并没有产生天的自然神。在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可以找到对日、月、星、风、云、雷、雨等天体和气象的自然崇拜,却找不到对天的自然崇拜,因此没有以天空为本体的自然神。从古至今,天体和气象等自然力无时不对人们社会生活发生着影响,人们容易把这些有赖于它而又无法驾御的自然力幻想为有意志的超自然力——神灵,而天空虽然会引起人们的神秘感,却不影响人们的生活,人们只把它当做天体活动和气象发生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