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瑞 《行政与法》2003,(4):34-37
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大特征,经济全球化以其势不可挡之势冲击并影响其他各个领域.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促使国际社会逐步走向法治,我国加入WTO,在广阔的范围内参与全球化,势必影响到我国的法治建设.本文力图从全球化对我国法治进程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国际法治的建设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当前,整个世界正处于一个有序的、"无政府"的状态。从当今国际局势来看,在实现国际法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要认真面对这些问题才能为国际法治的建设添砖加瓦。我国作为日益崛起的国家应该抓住机会,在实现国际法治的过程中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2008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首部《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这是对我们国家法治建设三十年来的概括与总结,也是对未来建设的美好憧憬。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拥有着约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农业人口,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理应在当今社会中继续给予足够的重视,毕竟乡土环境中的法治建设在我国整体法治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法治建设虽然前途光明,但是过程会有些许曲折,因为它将受到来自法律全球化风暴的席卷和本国乡土民间的挑战与制衡,只有平衡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才会使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顺利发展,早日迈入法治的门槛。  相似文献   

4.
法治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治理,人类社会的法治必有一个"重叠共识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作为法律之德的法治".这是一个"薄的法治"概念,利用它,我们可以明确法治的核心要素和基本难题;有了它,我们可以看到法治与各种社会理想、不同文化传统、多元价值目标兼容的复杂关系和各种可能的方案.上述二者都是当代世界,包括中国法治最为关键性的问题.本文采取一种以全球化视野对法治概念进行思考的方式,目的在于澄清法治问题之所在,其终极关怀在于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中国的经济日益溶入全球化大潮的同时,中国也努力向法治国度迈进。中国法治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法治化,而政府法治化的背后是权力的法治化,并进一步将放松管制作为权力法治化对全球化的回应。  相似文献   

6.
欧洲的法治历程,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极具观察价值。2014年的中欧法治建设论坛择取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议题,提示我们在未来处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务必提升法治视野的国际化、法治内涵的丰富化、规范体系的双重化、机制设计的合作协商化和政务过程的透明公开化。这些法治政府建设的可能图景构成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法律秩序的正当性关涉人们对法律的态度、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也是关涉人们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就必须要有具备充足正当性的良好的法律秩序.法律秩序的正当性要从规则正当性、结构正当性和价值正当性中寻得.  相似文献   

8.
江西地方法治文化资源具有典型的江南文化风格,儒释道文化、宗族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样对江西的法治文化产生重大影响.除此之外,江西还有独特的传统法治文化.地方性法治文化资源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它们的积极意义,挖掘它们的实用价值,对推动地方法治建设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法律全球化是指正在进行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过程的法律表现,本文通过对法律全球化进行再认识,提出中国法治应该在处理好法律全球化与法律多元、国家主权以及法律传统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应对法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法治进程中的制度困境,改革、完善既有的法律制度,融入法律全球化潮流,从而推动我国法制建设、建立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0.
《北方法学》2019,(1):5-23
地方法治竞争的兴起,是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解释当代中国法治发展何以较为成功的重要范式。当代中国地方法治竞争的兴起,源于"央地"经济分权、国家法治的引领和流动经济的压力。地方法治竞争兴起的意义重大:一方面地方法治竞争有利地推动了当代中国地方竞争的正向化激励;另一方面地方法治竞争也已成为中国法治发展模式中较具特色的部分。当代中国地方法治竞争的兴起虽然意义深远,但也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是增强地方法治建设中法治价值的独立性;二是扩大地方法治建设的民主参与性;三是进一步推动经济要素流动以增强地方法治竞争的压力与活力;四是积极促进区域法治发展和区域法治竞争的形成以实现地方法治竞争的规模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