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易欣 《新湘评论》2004,(10):60-61
1961年1月。在经历了三年的“大跃进”以后.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调整。为了切实执行这个方针,系统解决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邓小平领导和组织中央书记处、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派出11个工作组,分别到北京、上海、天津、太原、吉林等地的工矿企业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
经济调整     
《湘潮》1992,(4)
主要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我国60年代初形成了连续3年的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湖南也同样如此,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面对严峻的形势,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月21日至27日,省委召开全省工作会议,研究贯彻“八字”方针问题,从此开始了全省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一、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简称农业60条),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充实和加强农业。调整公社体  相似文献   

3.
睢城 《世纪风采》2011,(12):10-15
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历了一个“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为了克服困难,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当时,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邓小平,为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1961年1月14日至18日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了李富春、周恩来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调整阶段。从1961年开始到1965年结束的国民经济调整,根据工作重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到1963年2月中央工作会议,面对“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严重困难,经济工作“以调整为中心”,主要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和产业结构。大力加强对农业的支援,尽可能地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增加农村社队所需的贷款和物资;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压缩重工业生产;对工业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由于措施果断有力,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调整工作比较迅速地取得明显的效果。到1963年初,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全面好转的局面。1963年  相似文献   

5.
1961年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第二年。为了纠正经济上的失误和困难局面,年初,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确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着手尽快地从根本上纠正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端正思想路线,统一认识。为此,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并于这年3月向全党发出《关于认真进行  相似文献   

6.
《党史天地》2009,(6):42-45
196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出现巨大、恶性滑坡,事实证明挟持着沉重惯性的超速度经济巨轮必须急煞车,必须对实在高不可及的高指标进行调整。9月,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但是,到了1961年,在当时党内,尤其在高层领导人之间,在实际工作中对全国经济形势的认识,特别是对“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是有明显分歧的。为了统一对“大跃进”的认识。认真规划经济建设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解决党内存在的认识分歧。  相似文献   

7.
刘明钢 《世纪风采》2008,(11):10-14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使罔民经济陷入困境。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闲难,196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对同民经济进行调整。但由于人们思想认识不统一,调整措施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整个经济状况仍很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来统一思想,克服困难。  相似文献   

8.
80年代后期,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又一次严重失调,其主要标志是恶性通货膨胀,以1988年为最烈。为了扭转这一失调的局面,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又一次大调整,其主要措施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时间从1989年开始,到1991年成功结束。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又一次经受住了严重考验,并以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上篇自1979年开始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以后,国民经济基本实现了财政、信贷平衡和物价稳定,出现了经济协调发展的好形势。但是,到1984年和1985年,经济过热的苗头已显露出…  相似文献   

9.
试办托拉斯——六十年代对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一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1月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这4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调整中党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其目的主要是调整,但也包含着对体制的某些改革。试办托拉斯,就是这一时期党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08,(12):23-24
在改革开放初期,天津按照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努力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六五”期间,天津对轻工业发展实行了“六个优先”政策,经过10余年对轻工业大量固定资产投入,到1990年天津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3.4倍,年均递增13%,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重工业。  相似文献   

11.
1961年京郊的农村社会调查,是贯彻党的八届九中全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响应毛泽东大兴调查研究的号召而兴起并走向高潮的,是1961年全国大规模农村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调查由中央领导直接指挥,北京市、区县各级领导积极响应,形成中央、市委、县委三级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与我国经济的三次重大调整郭学旺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曾经进行过三次重大调整,即:1961年至1965年的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为指导方针的第一次调整;1979年至1984年的以“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为方针的第二次调整;198...  相似文献   

13.
60年代初,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通过贯彻这一方针,不仅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而且还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在第一线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刘少奇无论在对形势的估计上,还是在“八字方针”的制定及贯彻实施上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在领导国民经济调整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对现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天灾,还是人祸?刘少奇作出了“三七开”这样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判断50年代后期,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  相似文献   

14.
曾珺 《党史博览》2022,(7):45-47
<正>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批准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之后,邓小平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决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上。解决问题,首先要掌握全国工业生产情况。5月3日至6日,国家经委邀集各中央局经委主任和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江苏等11个省市主管工业的党委书记在北京召开座谈会。  相似文献   

15.
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所确定的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是一个积极的方针,它将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持续地、稳定地向前发展。国民经济调整的思想首先是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使整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没有及时清除“左”的影响,造成了一九七八年  相似文献   

16.
1961年7月18日一8月10日,63岁高龄的刘少奇同志在黑龙江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工作,就国民经济调整中的一系列问题及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政策性意见和建议。在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刘少奇坚持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他的躬行实践的言行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同时,刘少奇当年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不辞劳苦调查研究的行动,对于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也仍有着实际的教育意义。刘少奇在黑龙江调查期间,先后听取了黑龙江省、伊春市、鹤岗市…  相似文献   

17.
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是中国共产党于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经济大调整。这次调整,扭转了国民经济严重的困难局面,对“左”的错误进行部分纠正,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积累了富贵的经验。刘少奇在这次国民经济调整中,勇挑重担,勤于思考,敢于纠错,大胆探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深入调查,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处理急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撕毁合同,使我国国民经济从1959年起发生困难,到1960年(大跃进的最后一年),我国的经济已陷入极度困难境地。主要农牧产品大幅度减产,出现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危机;生产性基本建设规模膨胀,工业内部比例严重失调;财政收不抵  相似文献   

18.
宋伦 《党史纵横》2002,(9):42-43
60年代初,中共中央为了克服“大跃进”对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工作“八字方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决策者之一,从实际出发,对“八字方针”的形成以及解决“大跃进”带来的诸多问题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富春与经济工作“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形成1960年,即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大跃进”运动的最后一年,国家的经济业已陷入极度困难的境地。这年6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上海扩大会议前夕的中央座谈会上,李富春在发言中十分尖税…  相似文献   

19.
正1979年1月三明地委召开常委、副专员会议,要求各级领导要真正把思想转到抓国民经济发展上来,把人力、物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6月三明地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并就纠正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情况、坚决贯彻新的八字方针、努力完成国民经济计划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  相似文献   

20.
1958年,在全国“万马奔腾”的形势下,广东也迅速掀起“大跃进”高潮。由于“大跃进”和1959年冬到1960年的“反右倾”的错误,加上特大自然灾害,广东和全国一样,国民经济在1959年至1961年出现了严重的困难:一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二是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全省粮食非常困难,一些地区出现了水肿病和饿死人畜的非正常死亡现象;三是基建规模过大,投资效益差;四是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充分暴露了“大跃进”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后果。1960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集中精力解决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失调及农业战线上的严重问题。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共产风”要进行全面算帐兑现的指示,中共广东省委于1960年10月,召开潮安、新会、中山等8个县的县委第一书记座谈会,总结“大跃进”以来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作出在9个县开展“以纠正共产风为中心”的整风整社的试点工作。11月,省委召开的区党委、地委第一书记(扩大)会议决定,在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