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效慧 《法制博览》2008,(20):39-39
讲一个故事:两个嫌犯落网,为防串供被分别关押,警察放出话来:两人都不招,各判1年,两人都招,各判3年,一个招一个不招,招了的放走,不招的判8年。道理很简单:两人合作,都不招,对彼此都好。结果很遗憾:两人都招了,各得3年徒刑。  相似文献   

2.
清晨去早市,遇到一个卖土豆的。价格是市场价格,土豆却长得有些特别:不是圆头圆脑的一块,而是一大一小的两块紧连在一起,连成了8字形,像一个有头有身躯的小娃娃。我问小贩,这种土豆不好吃,怎么和别的土豆卖一样的价钱?小贩惊讶地看着我,你怎么知道不好吃?  相似文献   

3.
秦海 《法制博览》2011,(2):46-47
你可以叫醒一个睡得再沉的人,你却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对于一个再糊涂的人,你不一定就没有可能和办法对他讲清某个道理;但对于一个装糊涂的人,你永远也没有可能和办法给他讲清某个道理。他总是会说不明白。  相似文献   

4.
孙玉祥 《法制博览》2009,(10):36-36
改革开放前,有一个词是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那就是“反”字——不管是“反革命”,还是“反动”,或者“反社会”、“反人民”,都是些一沾上不死也得脱层皮的罪行。想想也是:人家都一窝蜂地往一个方向走,你却要出头逆向那么反一下,这不给大家填堵么?对你这种给大家伙找别扭的角色,那还不杀之也可,脱皮也可。  相似文献   

5.
望山 《法制博览》2009,(18):34-34
“自愿”绝对是一个好东西。有句名言说得好:“我自愿,我快乐!”想一想,能生活在一个“自愿”做事的好时代,我们能不开心幸福吗?  相似文献   

6.
张鸣 《法制博览》2011,(14):43-43
准生证是一个中国特色的东西,好些东西都要有准生证,没有,即使生下来,也算不合法。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已经筹办三年了,不仅校长到位、资金到位、教授到位,一个少年班的学生,十岁的山东神童,也已经来到了学校,但是,准生证却依然没有批下来。对于一个大学而言,因为没有准生证,今后毕业的学生就没有毕业证。事实上,  相似文献   

7.
真强旺 《法制博览》2010,(14):15-15
“镇”这个行政区域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可谓不城不乡、不工不农。在城市人的心中它是农村,在乡下人的眼中它又是城里。我曾是镇上的人,我居住的镇是个什么样的镇呢?一条东西向的马路有两个岗楼,一个民警守西头,一个民警守东头;有两间公厕,镇里人管它叫茅楼;有块闲地叫公园,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对于其余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小朋友会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非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  相似文献   

9.
叶小文 《法制博览》2011,(16):24-25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GDP排第二,当然来之不易,我们为之高兴,但也不必忘乎所以,更不要被人忽悠。今天的中国,不当头,也不会做附庸。不惹谁,也不怕谁。中国不会威胁别人,也不会受别人威胁。  相似文献   

10.
李蕊娟 《工会博览》2010,(14):37-39
在北京有这样一个牛气十足的菜农:人家卖菜去农贸市场,她却要求客户通过互联网下单,如果不提前预定,想吃到她种的菜连门都没有;售价更令人咂舌,比普通蔬菜贵几倍甚至几十倍,产品却供不应求,而且顾客多是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11.
佳子  老北 《法制博览》2009,(2):22-23
中国的机关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机关都一样,有很多的制度和规章约束。但是,任何一个在中国机关呆过的人,都会多多少少地认识到:真实的机关环境中,规范人们行为的其实往往不完全是成文的制度和规章,而更多的是一些不能搬上台面,暗藏四处的“机关”,而成文的制度和规章往往是用来惩戒那些触动了“机关”的人们的。  相似文献   

12.
读古今历史,发现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凡有人处,皆有争斗。国家可能不强大,文化可能不灿烂,历史可能不浩瀚,但斗争一定很激烈。力大者斗力,力小者斗心;力大者善战,智高者善算。古语说,力大胜一人,智高胜千军。斗争的胜者十有八九是工于心计者。  相似文献   

13.
这条消息,初读时的确感到可笑,特别是竟然出自康有为那个脑子。然而读过之后,心里却是酸酸的。一个拂之不去的感觉是:唉,在那个国破家亡之际,中国人连什么法子都想到了——只要能救国!  相似文献   

14.
金庸 《法制博览》2011,(11):41-41
前几天几个人闲谈,从回去看看,话题转到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又转到了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位朋友说:“陶渊明当一个月县令,薪水只有五斗米,一斗米大约十五斤,五斗米七十五斤,这未免太少了。这官儿当真不做也罢。”其实我国的度量衡,都是古代的较小,后来渐渐变大。陶渊明那时的五斗米,一定还不到十五斤。但到底有多少,可谁也不知道,记得在中学读书时,老师讲解这篇文章,对“不为五斗米折腰”一节,也没说得怎样清楚,大家于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糊里糊涂的过了去。  相似文献   

15.
杜勇 《法制博览》2009,(6):40-40
也不知是这个世界太奇妙,还是我的大脑灌进了尿,为什么我们总是误解这个世界呢?从神话开始,明明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却被我们“误解”为九个;天本来是没事的,女娲看着就是有洞;月亮里的世界与我们人类的生命本不搭界,我们硬说有私奔的嫦娥,有砍伐桂花树的吴刚。  相似文献   

16.
望山 《法制博览》2009,(6):69-69
诸葛亮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不想做公务员,一心想开公司当企业家。诸葛亮从小溺爱宝贝儿子,凡事都顺从儿子的要求,这次也不例外。凭着自己的地位和影响,诸葛亮向刘备申请了一个“大汉诸葛弓箭制造公司”,自己当董事长,儿子当总经理,请刘备坐享红利。  相似文献   

17.
《法制博览》2009,(19):49-49
在今天人们的口语中,“女大十八变”是形容女孩长大之后容貌的巨大变化,多用于赞美女孩越变越美,所以这句话后面紧跟着“越变越好看”。但这个俗语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原始含义是什么,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女大十八变”本来是一个佛教用语。据《景德传灯录》记载,有一位女尼准备开堂说法,去向谭空和尚询问,谭空和尚说:“你是女尼,女人是五障之身,不能开堂说法。”  相似文献   

18.
管涛 《法制博览》2011,(8):71-72
撒大谎造谣惑众,愚道徒奉为“神明” 王仲笃,山东博兴县兴福区汾王村人,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父亲叫王延湖,原先是个中医,后来借行医之便组织发展了一个叫“圣贤道”的道会组织,成为一个颇有势力的会门头头。王仲笃自幼好逸恶劳,只念过2年拈就宁死不读书了,此后务过农经过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手段的联系是必然的,目标有真有假,手段有实有虚;目标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手段有错误和不错误之别,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我们对某种行为及其后果的形象表达,说的是只要相对方乐意接受、不追究,行为人可不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他人管不着。事实上,“他人同意”并不能免除行为人的所有法律责任.“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