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世界文明中心在第三次浪潮的推动下向太平洋转移的时候,当长江探险勇士在无动力密封艇上翻滚的时候,当大批炎黄子孙争先奔向大洋彼岸留学的时候,当北京的地下水即将耗尽的时候,当深圳率领沿海城市竞相并放的时候……有人想到这四个字——漂流文化。以下,是《南风窗》杂志举办的一次小型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不是美国的一件外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爱把少数男性在婚姻问题上歧视女性的 行为称之为“把女人当作一件外衣,需要的时候穿上,不需要的时候就扔在一旁”。现在,美国对联合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需要的时候就想方设法打联合国的旗号,得不到或者不需要的时候,就甩开联合国单干,这在一定程度上与那些歧视女性的男性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李淳风 《南风窗》2012,(23):56-59
在中国被认为最需要向国际社会展示软实力的时候,莫言适时地站到了前台。对于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有不少困惑待解的高密而言,他更是来得正是时候。  相似文献   

4.
小桔 《法制博览》2011,(10):18-19
1.不要在流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情绪负面的时候说话越少越好。  相似文献   

5.
关于入世的长征已经是到了冲线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再去讨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已经是没有必要。这个时候,我们是真的应该好好“迎接入世”了……  相似文献   

6.
唐小兵 《南风窗》2008,(3):86-88
在政治文化没有被"刮骨疗毒"的时候,在公民权利没有"名至实归"的时候,在阿伦特所谓"平庸的邪恶"到处弥漫而反思的精神寥若晨星的时候,一味地寄希望于势单力薄的乡村小共同体,以及无限地美化"底层"的道德精神与文化质素,而鄙视乃至否定具有理智力量的知识分子阶层,只能是寻求民族自新之途的知识分子的"一帘幽梦"而已。  相似文献   

7.
媒体     
《南风窗》2011,(13):12-12
1.《论中国》未够精妙【美】《时代》6月13日中国的当代历史是由那些匪夷所思的事件塑造出来的。只有某鲁莽大胆的赌徒才会在1929年的时候下注,说中国共产党会在1949年统治这个国家。而在1952年的时候,难以想象20年后毛泽东竟会和美国总统在北京相谈甚欢。类似的还有,谁能够在1979年邓小平出访美国,谈及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时候,想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会超过日本呢?  相似文献   

8.
李志军 《南风窗》2012,(8):71-71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每次天气突变的时候,感冒发烧横行,平时不太容易看出的个人身体素质的差异就会明显体现出来。而基金投资同样如此,市场好的时候大家可能都感觉不到,不过等市场状况糟糕的时候,你的投资组合是否健康就会很快浮出水面了。  相似文献   

9.
吕游 《法制博览》2009,(20):66-67
没钱的时候想钱,有钱的时候想钱;钱少的时候想钱,钱多的时候还想钱……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想钱呢?  相似文献   

10.
时间:1995年6月6日下午地点:北京·中国美术馆新闻发布厅李天祥(《美术》杂志主编原上海美院院长):这个展览我看了很感动,最近一些年,在看作品的时候.愉快的时候多.但是从内心受到震动的时候是很少很少的。做为中国这麽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家.我就不太同意那种说史诗的时代已经过  相似文献   

11.
黄丽 《工会博览》2003,(22):23-24
泰戈尔曾说,当上帝创造男人的时候,他只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在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变成了一位艺术家,在他的皮包里装着画笔和调色盒。上帝是没有的,男性需要自己创造,女性更需要自己创造。  相似文献   

12.
时寒冰 《南风窗》2008,(8):69-71
次级债衍生品的高明之处在于,它通过精巧的设计把全世界许多知名金融机构都拖下了水,在关键时候发挥了绑架作用。当包括多国央行在内的豪华救援队一遍遍救火的时候,他们甚至还没有弄清楚火势究竟有多大。  相似文献   

13.
按理说,哭同笑一样,是人的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我嘴哭我心”,想哭的时候就哭,该哭的时候就哭,能哭的时候就哭,不矫情,不掩饰,不做作,更不会受制于人地装哭假哭闹哭。但在专制政体下,哭可不是一件“率性而为”的小事情,什么时候哭,什么场景哭,哭到什么程度,都有讲究,都有规矩,都有“政治”层次。  相似文献   

14.
回家     
今天是周五了,因为这周没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回家了。 我有位朋友曾经说过,人在面对诸如家乡、故园和亲人的时候。都会有一种非常幼稚的感情,表达起来也是非常幼稚的。聊这种话题的时候我们都很想家。他说的没错,想家的时候,我们都变得幼稚起来。  相似文献   

15.
乡镇政府的财政困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发工资演变为新型“中心工作”的时候,当“抓发展促稳定”转变为“抓工资保稳定”的时候,乡镇政府处理事情的角度、方法、重心都在悄悄地改变。  相似文献   

16.
杨梅 《工会博览》2010,(18):24-24
案情回放 小冯原是某职教中心学校的学生,学校在承接一起庆宴的时候,小冯回校帮忙。在其他同学争抢刻刀的时候将小冯的右眼扎伤,小冯遂将职教中心及两名同学诉至法院,要求三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7.
郑作时 《南风窗》2007,(1):32-35
先行者的感悟“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但是在40岁的时候它却要面临一场劫难。这个时候,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变得又浓又厚,使得翅膀越来越沉重。这个时候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历一次痛苦而漫长的蜕变。在这个充满煎熬的蜕变过程中,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  相似文献   

18.
陈统奎 《南风窗》2011,(21):84-89
"我是一个音乐人,不是一个愤怒的抗议者,当社会里很少有人讲的时候,我出来讲一讲,在一个大家都拼命讲,拼命骂、对抗的时代,还需要我讲吗?我告诉自己,这个时候,写些好听一点的歌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19.
张抒 《法制博览》2009,(8):34-35
很多人认为一个领袖在他还是一个无名小卒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领袖的素质。然而有时候我们又会发现,某些杰出领袖早年分明很懦弱。莫非领袖只有作为领袖的时候才能变成英雄?  相似文献   

20.
张墨宁 《南风窗》2010,(22):34-36
韬光养晦是一个阶段性的战略,而不是一个教条。韬光养晦不能管100年,中国外交是很复杂的,在哪些方面韬光养晦,哪些方面有所作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但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要韬光养晦。从全局来看,有所作为的成分必须增加,这是个趋向,跟韬光养晦不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