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文明冲突论”及对它的批评美国出版的权威刊物《外交》,在1993年夏季号上,发表了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作者站在国际政治及全球文化发展的角度,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及其主要矛盾冲突作了新的概括。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在国际...  相似文献   

2.
1993年夏,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国际战略学家萨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提出:"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的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亨廷顿预言,随着冷战的结束,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取代了过去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对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最重大挑战将来自伊斯兰文明和中国文明.这一论题的提出,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震撼和关注,而国际一些事件的发生,也好像验证了亨氏的这一理论,如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被犹太复国主义者鼓吹为对伊斯兰的"文明战争";"9·11"事件的发生,被认为不但是对美国国家的袭击,而且是对西方文明的攻击.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描述冷战后时代的世界图景,试图预测正在形成中的国际秩序。1993年夏季,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阐述了其“文明冲突论”的新模式,其中心论点在于:未来世界冲突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集团必须巩固其主导地位,以对付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的联合。依照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模式,国际冲突的发生是由于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情况下,主权国家之间为实现各自目标和利益而进行的对抗行动。自从二战结束、冷战开始以来,这种传统的模式在国际关系领域一直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处于深刻的调整之中。在展望未来世界走向时,西方一些人士盛倡“文明冲突论”。其中,美国人塞缪尔·亨廷顿著书演讲,鼓吹这种观点最为起劲。亨廷顿声称,在新的世界中,冲突的根源主要将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的。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裂带上发生的地区冲突,最有可能升级为大规模战争。如果说还会有一场世界大战的话,那将是一场文明间的战争。亨廷顿还将文明冲突具体化。他认为,西方与那些文明的挑战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尤其困难和对立的。潜在的、最危险的冲突是在中美…  相似文献   

5.
《文汇报》刊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任晓的文章说,亨廷顿在1993年的《外交》杂志上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时掀起轩然大波。平心而论,与其说亨氏预见了世界政治的发  相似文献   

6.
刘易斯·韩达德论企业改革的前提条件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刘易斯·韩达德在1995年3月号的《共产主义研究和转型政治》杂志上发表《论企业改革的合理顺序》一文,批评了企业改革一步到位。“一揽子”工程战略,指出企业改革应是一个长期、有序的过程,与此...  相似文献   

7.
《求是》杂志《内部文稿》1995年第5期发表了陆德山同志《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郭道晖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陆文”)。该文是针对我在《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发表的《论党的领导权:权威·权利·权力——对党与人大的关系的法理思考》(以下简称“郭文”)的若干问题提  相似文献   

8.
进入80年代,一股管理新潮在美国勃然兴起,这就是企业文化理论。拉开美国企业文化热序幕的是鲍姆·海斯和比尔·艾伯纳。他们于1980年7月在《哈佛商务管理》上发表了《在经济衰退中进行管理》一文,对美国管理界长期存在的迷恋定量分析和机算机而忽视创新精神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不久,就有一批有影响的企业文化论著相继问世,对美国的管理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对传统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弊端给予猛烈的抨击,对美  相似文献   

9.
“交易费用”概念是由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H·Coase)提出的。而在“交易费用”理论的创立方面,科斯也做出了首要建树。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标志着“交易费用”范畴的创立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初步形成。科斯的论文《社会成...  相似文献   

10.
一、“新帝国主义”论产生背景及其主要观点在科索沃事件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一次演说中,曾经以历史上的罗马帝国、蒙古帝国、大英帝国等为例,声称为了“神圣的国家利益”,美国“将成为人类最后惟一的帝国”。2002年4月7日,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外交顾问罗伯特·库柏在《观察家》上发表《后现代国家》一文,系统论证了“新帝国主义”论;同年美国3—4月号的《外交事务》发表塞巴斯蒂安·马拉比“不得不帝国主义”一文,再次鼓吹实施帝国主义政策。《纽约时报》等有影响的报纸相继刊登这方面文章,通过美国报道检索,仅仅两个月涉及到“美国和帝国”这个关键词的报道多达300多条。“新帝国主义”论盛行一时,在国际上颇具影响。“新帝国主义”论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1.
早在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学者亨廷顿就提出了"文明冲突"这一著名观点,并认为这种冲突将会成为冷战后时代重要的国际政治现象。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伊朗愈演愈烈的矛盾,无疑印证了亨廷顿的预言,这也是我们观察美伊关系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研究》2 0 0 0年第 2期“探讨与争鸣”栏目发表《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以下简称《正确性》)一文 ,作者彭建莆、章德峰针对胡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为行文方便 ,以下仿照《正确性》简称其为《再评价》)一文中的观点展开批评 ,笔者对《正确性》的主要思想 ,也“实难苟同”,忍不住说出来 ,请理论界前辈作一评判。一《正确性》开门见山就提出一个疑问 :“我们首先不解的是 ,毛泽东同志四十年代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的某些具体论断 ,能否完全套用到五十年代中国的实际中去 ?”然后做了否定回答。其论据是…  相似文献   

13.
《前线》1997,(9)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著名经济史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在他的专著《经济成长的过程》(1951年)、《经济成长的阶段》(1959年)和《政治和成长阶段》(1970年)中提出了经济成长六个阶段的理论:一、传统社会罗...  相似文献   

14.
刘思萍 《党史文苑》2011,(16):58-60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格局处于分化重组的新阶段。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将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而是文明的冲突,为美国转变其对外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但该理论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夸大了文明的作用、鼓吹中国威胁论和"西方文明优越论"等。和谐世界理论倡导多元和谐的文化观,文明没有优劣之分,是中国根据自身传统文化和国情提出的外交战略,是反击"文明冲突论"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5.
再论“三个代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共产党诞生79周年之际,我在《求是》2000年第13期发表了《论“三个代表”》一文。文章围绕“时代的要求、理论的创新、行动的指南”而展开,重点阐述了“三个代表”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文章发表后,虽然得到不少读者的赞誉,但我仍感觉意犹未尽。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通过对理论界某些观点认识的考察,我认为对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其中丰富的思想内涵、时代精神以及如何学习好、把握好、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论阐述。于是,在《论“三个代…  相似文献   

16.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化战略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战略家、观察家及国内学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有不同的预测,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21世纪是中国世纪。1993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载文《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以及1993年4月世界银行发表《世并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将超过美国,以一个超级经济大国的面貌出现。另一种观点,是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亚洲和中国经济增长极限论。1994年,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的《亚…  相似文献   

17.
<正>事实证明,美式民主并非"普世价值",对其强制输入或盲目推崇均会造成灾难性后果。这种后果有多方面表现,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混乱。制造文化断层。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亨廷顿认为:"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美国采取精心包装的、隐蔽的渗透  相似文献   

18.
《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评介刘统1935年10月,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1936年初,陈云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上发表《英勇的西征》一文,介绍了红军长征的部分情况。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7年撰写的《红星...  相似文献   

19.
于璐 《理论研究》2009,(4):44-45
二十世纪最后几十年是一个文化激荡的时期。伴随着经济和政治冲突的“全球变暖”趋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愈发夺目。本文通过对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论文《文明的冲突》的回应,论证了在后现代主义的今天,东西方文化关系的主流是对话而非对峙,因而赋予多元文化主义以合理性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发展,是以早期传统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主义流动偏好理论相混合发展来的。 1950年,货币主义的领袖人物、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公开发表了《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奠定了货币主义丰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