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所有的城市案例馆中,台北案例馆一直备受关注。入选城市案例的门槛是很高的,通常一个城市之所以入选,是因为拥有一个独创性的案例,而台北却凭它的不凡业绩创造了一个例外,以“迈向资源循环永续社会的城市典范”和“无线宽带一宽带无线的便利城市”,也就是“垃圾减量、资源回收”和“无线宽频、方便城市”,  相似文献   

2.
瓷都变局     
陈勇 《小康》2009,(5):24-26
千年瓷都景德镇“终于挤入了”资源枯竭城市之列。对于当地政府来说,这是一个不太光彩但却很有实惠的身份。然而,从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它的未来充满了未知和忧虑。  相似文献   

3.
大同市是山西以煤炭资源为主的典型资源型城市,是我罔最大的动力煤基地,享有“煤都”之称。经过多年开采,优质煤炭资源已接近枯竭,城市“转型”迫在眉睫。近年来,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总体要求,按照构建“一三六”十大产业格局的思路,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力求在转型跨越崛起中实现“奋力赶超、重振雄风”的战略目标,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黄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世茂 《政策》2009,(9):8-1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今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重申“促进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掌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情况,近期,我们省人大借在黄石召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立法和扩内需、保增长、应对金融危机座谈会之机,对该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5.
《人大论坛》2014,(5):F0002-F0002
作为资源型城市,贵阳早在10多年前,由于产业的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一度被列入“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全国三大酸雨污染最严重城市”。  相似文献   

6.
在中央的顶层部署和努力推动下,各地政府纷纷推动治理方式的数字化转型。然而,就其数字化转型方式和治理成效而言,各地政府存在着明显的地方性差异。本文以31个省的政府数字化转型方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混合方法集合理论,基于“资源-压力”分析模型,实证探索影响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因素和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基础资源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创新资源和社会压力能够有效带动数字化转型。以“资源”和“压力”为轴建立类型学分析矩阵,由此产生双向驱动型、资源依赖型、社会压力拉动、创新资源刺激型四种转型类型。总体而言,我国地方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是资源和压力相互依赖作用的结果,资源是塑造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前提,但压力也在调适着资源对于转型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自达 《小康》2006,(8):58-60
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枣庄曾被预言逃不出“煤尽城衰”的定律,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塌陷板块”。然而,未雨绸缪的转型战略,使一个新枣庄逐渐崛起在世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8.
王少平  陈玲 《中国发展》2012,12(6):18-22
该文分析了上海杨浦区通过十年探索,初步实现从“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的转型,在转变资源认识观念的同时,政策、市场、产业及空间配置、人力资源、环境等五大关键性创新要素在成功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朱彬  尹一民 《江西政报》2006,(17):43-47
近几年,我省在资源节约方面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在全国较早出台了《江西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江西省促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江西省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等法规,2005年,全省万元GDP能源消耗为1.06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1%,涌现出象江铜集团、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等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了总结我省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动全省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报经省政府领导批示同意,省经贸委、省财政厅与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开展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工业”凋研活动。三家单位组织了5个调研组,分别走访了包括江铜集团、江铃集团等15个单位。他们经验的:基本特征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构建节约型增长方式之中,在资源利用方式上,大力推行“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在要素资源投入上,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实现高效率、低排放、低消耗、资源循环利用。这些经验具有发展理念创新性、“两型”建设导向性和宣传推广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政策瞭望》2013,(12):61-62
区域发展不仅是一个高级要素不断集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产力不断升级的过程.更是一个落后要素不断淘汰和落后生产方式不断退出的过程(即我们常说的“减法”)。做好“减法”,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1.
霍然 《长白学刊》2002,(6):61-64
一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伟大命题,并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应该说,这一思想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原则。当我们把它放在与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联系中去分析、去探讨时,就会发现它在许多方面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不仅是对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司法权威的严重影响,更是对社会公平、公正理念的隐形阻碍。  相似文献   

13.
吴扬 《公民导刊》2004,(11):25-28
重庆市公安局成立的“犯罪举报中心”是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种不同于110报警服务的有奖犯罪举报的机制,将所有的举报资源集中使用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它至少开发了一大批犯罪线索,有效防止了资源流失。  相似文献   

14.
天台县具有丰富的文化人文资源,以道教南宗、佛教天台宗发祥地“佛宗道源”著称,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养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融合文化、旅游和健康产业的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在都市日益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15.
语录     
中国看似“笨拙”,但是,它不动,别人也动不了它,又表现出很强的柔韧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熊光清撰文认为。“鼠戏象”并非中国外交真相。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处理外交事务可资运用的手段和可以缓冲的空间很多、很大,因此,政策的回旋余地大,表现出很强的柔韧性。任何一个国家和中国对抗,几乎都会动用其所有国家资源;而中国这样大,可以利用的手段很多。与菲律宾在南海发生的冲突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问题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循环经济是随着人们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资源短缺矛盾日益激烈的问题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形式。循环经济旨在通过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 ,以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最终达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资源并举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但是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行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与交流》2001,(6):38-39
不要只关注产品,而要竞争“商机”。商机为什么能够成为竞争的焦点?这是因为竞争都与资源的稀缺性密切相关。人们最早认识到经济活动听必需的资源主要是土地、劳动力和资金,以后发现技术、信息、时间等也是非常重要又很稀缺的资源。特别是“时间”,由于它一  相似文献   

18.
凌慧 《中国妇运》2011,(2):31-33
组织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妇联组织资源相较于一般组织而言,还是相对丰富的,从来源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党政资源、社会资源、自身资源。对这三类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上海妇联组织近年来已积累了相当多的实践经验,特别是2003年以来的“百万家庭网上行”、“两病筛查”等市政府承办的实事项目以及“温暖送三岛”、“姐妹情”、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11,(11):29-29
在履职中谋事、干事、成事。就要抓大求新。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作为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黄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常委会从大处着眼,新处着手,先后把“两型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加快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电视剧属于电视台的重头戏,电视剧资源的竞争构成了电视台竞争的核心。作为一个复合型概念,电视剧资源表征着一个联结了影视企业、发行公司、电视台以及下游延伸产业等的产业价值链。本文将以“电视淮军”安徽卫视为例,分析其电视剧资源的整合特征及电视剧发展之路,提出几点意见,以期为今后传媒界开发利用电视剧资源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