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法律援助工作从1994年开始试点,国务院也出台了《法律援助条例》来予以规范。在十几年的运行过程中,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为不少弱势群体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了社会的肯定。但由于法律援助机构的性质不统一,开展法律援助的律师身份各异,待遇千差万别,严重影响着法律援助的发展,也不利于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应当引起司法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法律援助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一项重要措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法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在对弱势群体基本利益的保护中,法律援助作用的发挥,突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对人权的维护和保障,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公平和公正,在为弱势群体维护应有权益的同时,积极推动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显著的作用.但目前,法律援助的发展与社会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还有待提升,与诉讼、非诉讼纠纷处理机制之间的衔接和融合还需要完善.如何将法律援助制度融入矛调中心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中,提高公共...  相似文献   

4.
扶弱济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主题。法律援助作为政府责任,在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维护贫困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青海省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于1998年,随后,各地相继开始建立法律援助机构。目前,我省州(地、市)县(区、市、行委)建立法律援助中心55家,非政府性质法律援助中心一家,建立乡镇、街道、社会团体等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340个。同时,在村级调委会、居委会中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有序、覆盖全省的法律援助网络初步形成。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2005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姜健等44位代表提出了关于制定法律援助法等议案,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更加重视弱势群体平等享受国家法律成果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法律援助作为十项重点办理的建议之一。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司法部联合一些相关的国家机关制定了《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和《关于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并且规范了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办案专款的管理,法律援助制度有了很大完善。中国法律援助制度渐成体系,给贫弱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有效地维护了他们在人身、财产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2005年,有433965名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比2004年增长48%。  相似文献   

6.
法律援助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公益行为,一直以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帮助,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及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人权保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9,(11):31-32
近年来,辽宁省妇联主动与司法部门合作,以“律师法律服务进社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活动”为载体,整体推进妇女儿童法律服务工作。目前,全省14个市、100个县区均已建立妇女法律援助机构,有525个律师事务所与3052个社区结对定点服务。近3年来,共为贫困妇女儿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199件,有效维护了妇女儿童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化、制度化的形式为某些经济困难或案件特殊的当事人提供免、减法律服务费用的援助 ,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社会公益性的法律制度。1996年我国确立了法律援助制度。在妇联的工作实践中 ,对妇女实施法律援助也已成为新时期维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实施妇女法律援助是新时期妇女维权工作客观需要建国以来 ,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 ,形成了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核心的法律保障体系 ;男女平等成为基本国策之一 ,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与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  相似文献   

9.
近日,招远市人大根据调研和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检司部门加强协作,更好地发挥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和法律援助的作用,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接到建议后,市检察院与市司法  相似文献   

10.
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职工因工受伤、因工致残寻求赔偿的案子越来越多,而普通职工因对法律知之甚少而无法维护自己权益的现象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对维护因工受伤者和因工致残者的合法权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面的一个残疾职工接受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案例可使大家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 今年45岁的残疾人孙丽杰出生于军人家庭,幼时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海南》2006,(2):49-49
海口市法律援助中心于1997年7月成立,是我省成立最早的法律援助机构之一。多年以来,该中心积极拓宽法律援助工作新思路,努力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现有市级法律援助机构1个,区级法律援助机构4个,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41个,村(居)委会法律援助信息员387人;市、区两级工、青、妇、残法律援助工作部25个和市劳教所、法制时报、南国都市报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弱势群体获得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该中心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共解答法律咨询31654人(次),为1462名弱势群体个人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挽回经济…  相似文献   

12.
薄茹 《北京观察》2006,(8):41-43
对于法律援助工作,我与大多数人一样,只知道这是一项帮助贫困群体维护法律权益的工作.有幸随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到北京的郊区进行了两次调研,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此也结识了从事这项工作的周纳新理事长.  相似文献   

13.
弱势群体自身法律观念淡薄,在劳动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会选择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因此,要从《劳动法》《民法》等方面对弱势群体施以援助,同时,从法律援助层面构建弱势群体法律保障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制度在中国建立已十年,完善的脚步日益加快。上海是法律援助事业最初的试点地,也是最快的发展区。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法律援助人员不计利益尽心尽责。  相似文献   

15.
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志愿人员,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工作本质在于为弱势群体服务.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目前总数已超过一亿,成为我国第二、第三产业中真正的主力军,他们的合法权益往往受到各种侵害,而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对其利益的保护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这种情形下,通过法律援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已成为农民工最经济且最有效的选择.本文以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诸问题为视角,探讨了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不足之处,并就其完善措施展开讨论,以期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导刊》2011,(1):214
2010年,重庆市永川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做好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各项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切实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独特优势,为"平安永川"、"法治永川"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8,(4):42-43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多年来,陕西省地县三级妇联年均受理妇女儿童咨询投诉万余件次,70%涉及法律问题。2003年起,陕西省妇联在建立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机构、建设专业志愿者队伍、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目前总数已超过一亿,成为我国第二、第三产业中真正的主力军,他们的合法权益往往受到各种侵害,而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对其利益的保护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这种情形之下,通过法律援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已成为农民工最经济且最有效的选择。本文以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诸问题为视角,探讨了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不足之处,并就其完善措施展开讨论,以期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社区矫正救济制度是建立在社区矫正目的之上而派生的一种制度,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中属于弱势群体,有必要建立矫正救济制度,充分发挥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的作用,构建完善的社区扶助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申诉、控告、检举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对矫正对象在就业就学、生活安置、法律事务、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实施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