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国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一,在于忽视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所扬弃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考察和研究,忽视了对苏联共产党历史以及苏联历史的研究.而造成上述不足的根源在于我国学者往往习惯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而割裂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以及苏联历史和苏联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只有加强对苏联历史的研究,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得更加透彻,也才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随着苏联解体之后苏联时期的档案不断解密,苏联共产党历史和苏联历史中的很多疑问将会得到客观的阐释,而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显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营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这一成就来源于我们党对民营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艰苦探索,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从新中国建立后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的艰难孕育,到民营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直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营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魄力,同时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其为我国在新时代继续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郑研 《政策瞭望》2017,(1):37-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它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又赋予其丰富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丰富了人类经济思想宝库。为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最近,浙江省委政研室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研讨会。现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使我国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其发展理论包括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机遇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高鹏飞  江滨 《前沿》2012,(6):48-49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模式,二者都是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模式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模式的理论指导,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形式,二者互为支撑,共同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更快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力实施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理论与中国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积极开展创新理论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必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侯云霞 《前沿》2010,(24):61-63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独特的社会发展观,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更有分歧,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既是理论冲击,又是实践考验。辨析它们之间的趋同与差异,对于界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析邓小平思维的开放性、创新性、务实性、全面性张莉莉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成功地进行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他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同他的科学思维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型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初创到改革到完善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制度化、法律化和完善化.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型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成果:邓小平、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定型化理论与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型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前提;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型化构建了基本的实践形式;党的十七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概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定型化的新的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层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当前太重要了。我们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改革和建设的各项实践活动,而直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就是处于实践第一线的基层干部。我国正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重要基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发展,并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范畴、目标模式及实践方略,在赋予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以新内涵的同时,与之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2.
在领导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研究邓小平同志法制思想的精髓,是我国当前法制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基本特征为:一、实践性邓小平法制思想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萌之于实践、成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是极富应用功效、蕴含开拓功能的应用型法制理论。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邓小平从所遭  相似文献   

13.
《创造》1993,(2)
邓小平同志首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党的十四大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这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对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不仅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 ,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颇有创见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观 ,构成了他完整的关于中国法制建设的理论体系。他的这些法制建设观 ,为新时期中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划时代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搭建了新的理论阶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理论基础的科学性、实践指导性和把握规律的深刻性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重要特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深入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发祥地,温州的改革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基本路线的成功典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发展的辉煌成就,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温州的实践产物,也是温州人民的伟大创举,更是历届温州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智慧的结晶。温州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历程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十二条原则,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共同的本质特征,也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光辉成果。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根据我国社会特点和实践要求,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成果。它阐明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本质、核心和基本要求,更新了发展理念,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坚持、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根据我国社会特点和实践要求,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成果。它阐明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本质、核心和基本要求,更新了发展理念,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坚持、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协调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辩证的平衡性、鲜明的人民主体性等特点,回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呼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