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呈现出传播主体模糊、传播内容相对乏味单一、信息传播缺少互动等新的问题。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效性,就要进行精准传播,明确传播对象,整合传播资源,增强受众分析,把握好传播过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媒介形式与符号功能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进行考量,择取报刊媒介、户外媒介、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介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中的文字、图片、视听等不同符号及其整合形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建构中所发挥的不同功能,评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以期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邵彦涛 《人民论坛》2021,(9):101-10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一个重大课题,要善于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占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网络制高点,需要做好由眼入脑的衔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在到内在的传递过程。应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世界的传播,注重发挥环境涵育的功能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无形中影响公众,通过精准传播提升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解决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被看见到被认同的衔接问题,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真正进入头脑、产生实效,最终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其有效传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存在传播"重器轻质",传播过程未充分考虑受众因素,传播环境较复杂,传播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对外传播未能把握主动权等问题。因此,转变传播理念,遵循受众接受和认同规律,丰富传播方式,加强传播阵地建设,实现对外传播的话语转换等,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渗透力、传播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网络日益成为社会思潮传播新路径和新载体的情况下,开展社会思潮网络空间传播及其对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影响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学界对此虽有所涉及,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对"社会思潮网络传播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关理论的梳理、"社会思潮网络传播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在关系的把握、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现状及原因分析、社会思潮网络传播背景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战略策略构建等方面系统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指通过大众化的理论内容、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大众化的参与主体、大众化的运行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其中,创造大众化的理论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理论前提和重要基础;运用大众化的传播手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和技术支撑;培育大众化的参与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核心要素和推动力量;构建大众化的运作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制度保障和有力规范。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滥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相应的挑战与机遇。只有不断在网络舆论中吸取其精华,强化网络思维,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传导"是不同的,前者着眼于宣传教育,突出的是传播主体通过某种方式而使价值观得以扩散;后者则着眼于社会大环境下传播载体之间的联结、互动和作用而使价值观充分地社会化、生活化,突出的是制度机制的运转。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必须探讨和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中的自由传导机制,并构建科学的价值观载体体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为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要真正培育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从理论逻辑上讲,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沿着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根本方向来努力,必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以促进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有机统一为根本原则;从实践路径来讲,必须把握价值观的传播、接受与形成规律,使现实经济政治状况、党风政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常态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形,社会主义文化有魂,二者互生共赢,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育人特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说明了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行。运用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力和吸引力。要遵循文化创作和传播内在规律,使文化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1.
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形,社会主义文化有魂,二者互生共赢,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育人特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说明了以文化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行。运用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力和吸引力。要遵循文化创作和传播内在规律,使文化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我国可以不断总结他国经验,通过借鉴他国价值观培养、传播和实践方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相似文献   

13.
欧融 《前沿》2014,(5):38-3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高校是传播社会意识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责任。本文在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提出了通过全程化、全民培养、全方位培育等路径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程化。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必须顺势而为。我们要善于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更好地迎合受众的需求、拓宽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优化传播环境,更加有效地发挥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力量、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图像具有共享、复制、表征等特性,能够打破信息隔离,拓展价值观教育受众的范围和层次;破除价值观教育的时空限制,提升价值观教育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消除理解困境,促进价值观教育的可见可感和入脑入心,有效提高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本文在深入分析图像、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互构与生成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构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教育,应从遵循青少年认知规律和接受心理、分类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科学运用图像化的教育方法三个层面着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被青少年所理解、认知、传播和践行。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与心理建设具有目标的同向性、过程的同步性与内容的契合性,两者存在着内部的共生关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机制,最终从根本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一个多层次的思想提升与社会实践过程。从实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一般会在三重境域上展开,即理论知识认知层次上的传播、思想观念认同层次上的传播以及实践行动贯彻层次上的传播。认知之境、认同之境、实践之境,这三重境域由浅入深、有序推进,有利于促成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理解、思想认同与实践贯彻,并形成"知识——思想——实践"的互动,从而实现传播的预期效果,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文化多元化特征凸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支柱,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需要另辟蹊径,回归人的"心灵"本源,打造出具有"心"文化的传播"心"途径。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通过有形的实物传递出无形的红色基因和民族精神,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从抽象向日常生活化的转化,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耳、入脑、入心、入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吸引力和亲和力,从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在促进话语权向平民化、大众化和社会化转变,加速小众化、对象化和个性化传播趋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认同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平台。鉴于此,文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突和认同问题置于新媒体场域中加以考察,以期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提供信息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