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争与和平"问题是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始终高度关注和思考的事关国家安危全局的战略问题。在新近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一书中,约有40多篇文稿程度不同地论述了战争与和平问题,包括战争与和平是对立统一的,要和平不要战争,争取比较长的和平时间是可能的,爆发世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如果战争无法阻止我们也不惧怕,全世界人民应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等重要观点,对于我们正确判断世界形势、有效遏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核心是"和平",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始终不懈努力,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将自身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提出,当今世界,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战争还是和平,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答案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世界和平的价值观念,消解人类冲突的观念基础;以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构建世界和平的经济机制,弱化国与国战争的经济动因;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构建世界和平的政治机制,扎紧军事冲突的政治护栏;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世界安全构架,走上世界持久和平的现实道路;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自身和平提供保障,为世界和平增添力量。中国之答为世界指明了一条共同发展与普遍安全的和平道路。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6月27日清华大学一年前,首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为各方加强对话交流、共谋世界和平搭建了新的平台。本届论坛以"世界变革中的国际安全:和平、发展、创新"为主题,符合历史进步的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纵观人类历史,世界上有两种国家:一种是热爱和平、靠和平繁荣昌盛的和平国家;一种是热衷武力、靠发动战争争霸扩张的战争国家。战争国家为一己之私侵略他国,本国人民也深受其祸。特别是16世纪以来的500年,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帝国主义的战争,给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全世界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和深重伤痛。而在同时,中国一直坚守睦邻友好方针,从未发动过侵略战争,从未并吞他国领土,从未搞过海外扩张。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坚守和平、维护和平的和平国家。中华民族是追求和平的民族。"和为贵"、"协和万邦"、"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精神,贯穿中华  相似文献   

5.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国崛起之路。中国对外积极建构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要清晰地定位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民心相通的价值选择。要充分发挥中国智慧,建构中国话语,向世界表达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6.
和平与发展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时代主题,这是对国际环境与形势变化的清晰判断。这一外交战略为中国赢得了几十年和平环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21世纪前十年的发展,为新世纪的腾飞奠定了良好开端。尽管和平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中国依然坚持走和平之路,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合作共赢,扩大利益交汇点,并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其目的在于实现包容性发展,更好地推动世界和平与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使21世纪成为世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世纪。  相似文献   

7.
60年前,法西斯在全世界发动的邪恶战争,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改变了世界格局,全世界人民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3500万的生命代价,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今天,我们就是要牢记血的历史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中华儿女爱好和平、珍惜和平,海外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生存奋斗发展,经营自己的事业,完全有赖于世界和平的环境,我们绝不希望看到战争发生。今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令我们所有的中国人感…  相似文献   

8.
时事学习     
国家主席江泽民2002年新年贺词贺词说,进入新的一年,促和平,求发展,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是世界发展繁荣的前提。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人民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进步的美好世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但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值得各国人民高度关注。我们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并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使各国人民都能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人民爱好和平,人民需要和平,人民维护和平。人民,是中国和平基因的关键构成要素;和平,亦是中国人民不变的美好追求。人民爱好和平,源于民族文化历史的深刻烙印。悠悠中华五千年,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是"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和平思想。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典型的民族性格。人民爱好和平,源于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和谐  相似文献   

10.
《政策》2001,(1)
我们希望.新世纪成为各国人民共享和平的世纪。在二十世纪里,世界饱受各种战争和冲突的苦难。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还在忍受战火的煎熬。中国人民真诚地祝愿他们早日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与自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永远站在人类正义事业的一边。我们愿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为促进世界多极化,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1.
《人民论坛》2013,(4):38-39
忘战必危,好战必亡民族复兴要有胆气,怯于打鬼到处是鬼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台声》2015,(20)
<正>"友谊奖"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谊,也承载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责任。中国愿与各国共同努力,以真挚的友谊和真诚的合作,建设美好和谐的世界。——9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荣获2015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和他们的亲属时表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根据当今的时代主题坚持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方针,尤其在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处处表现和平、发展及合作的作为。在这次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中,中国又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在发展中最求的是和平,是要通过"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手段以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而不是去威慑他国或者称霸。  相似文献   

14.
半月时事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新年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题为《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的新年贺词。他在贺词中说,"我们衷心希望各国人民自由、平等、和谐、幸福地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之下,共享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成果","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将在北京举办,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尽最大的努力,让这届奥运会和残奥会成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的盛会。我们热忱欢迎各国体育健儿来中国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也热忱欢迎各国朋友来中国观看奥运会和残奥会。"  相似文献   

15.
强国之路,战略先行。当前,中国迫切需要确立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尤其是亚洲战略乃至全球战略,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力和定位,能够促进中国与世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和平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中成功探索出的现代化新道路,既有人类现代化的基本共性,也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个性。中国式现代化所彰显出的基本特征,既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向往和追求,也将给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繁荣作出独特的贡献。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给世界提供超大规模市场,中国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带动各国共同发展进步,中国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将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推动世界绿色低碳转型,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战争与和平”,这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命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已经终结,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以及悍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大使馆的野蛮行径,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中国人民深受和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让所有中国人记准了这样的警示:增强国力才能有效抵御战争,发展经济才能为和平作出更大贡起。李致在警惕声中迎接新世纪(出版家、作家)20世…  相似文献   

18.
重要言论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全球性的,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参与,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需要联合国和安理会充分发挥作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对外政策的根本宗旨,愿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渴望发展、向往进步的国家和人民一道,为争取实现一个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关怀人民、关怀世界命运的思想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必定具有世界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世界大局,立足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共同命运,推动构建世界新秩序,强调中国要有"大国担当",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风范,具有三个鲜明的世界特色。立足全球视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习近平在国际上的战略运筹既站在中国立场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福祉,又立足全球,把中国和世界联系起来,充分  相似文献   

20.
2005年8月15日,来自全球五大洲6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名华侨华人领袖和各界代表,聚集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联合国分部机构会议大厅,隆重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暨全球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8月16日,在维也纳市政厅,全体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中国统一”共同宣言。在中国及全球各地的华侨华人隆重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中国台湾光复60周年的日子里,曾经饱受侵略战争之苦难的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愈感和平来之不易,倍加珍爱和平,并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视为维护世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