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时代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乡村公共事务治理存在着监督不力、程序不全等漏洞,某些地方村霸、恶霸以及宗族恶势力操纵基层政权,破坏了农村治理生态,阻碍了农村治理现代化进程。基于此,可依照中国国情,构建"政党—行政—村民"的三元互动结构,整合新时代"警察下乡"的制度逻辑,将"警察下乡"纳入新时代农村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当前乡村治理中乡村关系的现实问题出发,以社会矛盾最突出、最集中、最复杂的城中村治理为视点,充分展示这一区域治理"失效"与乡村关系冲突乃至"断裂"的现实基础和体制障碍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提出政府单向度的管理或针对城中村的问题"选择性"的治理,与城中村过度自治和消极应对构成了政府与城中村关系的基本样态,实现政府管理与城中村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治理模式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乡村治理经历了"政社合一""政社分设""乡政村治"以及今天的"三治融合"的变迁轨迹。新时代,我国的乡村治理成效斐然,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展望未来,实现乡村善治,乡村治理需要从明确乡村治理主体、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挖掘和开发乡村新业态等方面综合发力。  相似文献   

4.
正(2018/10/23—2018/11/1)110月23日,山东发布收养评估办法征求意见,收养申请人应当经历收养能力的评估、融合期调查评估及收养后回访等三次评估。本刊点评:收养不是"一锤子买卖"。收养前期、中期、后期三次评估的方式科学、合理、可行。不仅保障了被收养孩子被善待,更有利于收养家庭与孩子之间建立和谐关系。210月23日,新华社发表文章,铲除"村霸"滋生的不良土壤。本刊点评:"村霸"不除,农村难安,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向"村霸"亮剑。这需要多向发力,把扫黑除恶同基层反腐结合起来,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和人员,一手"扫黑",一手打掉"保护伞",形成压倒性态势。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如何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丰富治理手段和方式,成为时下乡村治理主体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网红村"就是乡村依托互联网发展的一条创新探索之路。乡村可以依托网红代言人知名度和号召力,推广乡村社会特色品牌、用美丽乡村书写"网红"名片、精心培育"网红产业",为乡村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如何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乡村治理依然存在的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式陈旧、治理范围狭窄等问题,迫切要求对乡村治理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新时代的乡村治理,应建立"一核多元"的治理制度,使多主体共同参与;加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注重提高智能化与专业化水平,打造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格局,促进乡村治理创新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7.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面临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治理理念和方式还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可通过突出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大力发展公共服务、推动"三治"融合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实现农村社会的有序治理。  相似文献   

8.
"乡村文化"治理是社会、国家和市场三种力量交替参与治理的过程,深入理解"乡村文化"治理的历史逻辑,对深度把握当下"乡村文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文化治理"直接移植文化治理概念,即在乡村治理中引入"文化治理".乡村文化治理具有"乡村文化"治理和乡村"文化治理"的双重内涵,体现出治理兼具内容和工具的双重属性.未来更具合...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已然发生了深刻变迁,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也随之遭遇了重大转变,但并未质变的熟人社会仍然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最大基础。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曾在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考究乡村文化的"历时"和"现时",衰落成为乡村文化的当下生存状态,渐行渐远的乡村忌讳和日益飘零的乡风民俗是其表现形式。乡村文化的日益衰落并不意味着其丧失了存在基础、丢失了社会功能;相反,新形势下挖掘社会治理的文化,可能或可成为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一个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将"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随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乡村产业空心化、传统文化没落、道德权威弱化、农民主体意识淡薄、人居环境较差等问题.如何有效传承与发展乡村传统伦理文化推进德治、充分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推进自治和加快特色经济发展推进产业振兴,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成为基层组织和群众最关心、最急切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荣昌区万灵镇尚书村(以下简称"尚书村")"3391"治理架构为例对乡村治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乡村社会各种矛盾凸显,如何在乡村社会中更好地发挥自治、法治、德治的作用,成为亟待破解的问题。"三治"的有机融合是实现乡村治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发挥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协同效应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2.
乡村治理:制度性纠结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乡村治理面临一系列制度性"纠结"和困境: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反向拉扯",乡村共同体与流动性社会的"结构调适",行政化下沉与乡村自治的"机制对冲",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双重约束"。直面制度性问题和困难,破除城乡之间的制度性壁垒,是乡村治理体制性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乡村治理经历了众多变迁,变化背后有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地方精英。追溯乡村治理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地方精英是乡村良性治理结构的能动主体。完全代表个人利益的精英与完全体制化的精英都不能使乡村治理有效运转起来。既能代表地方社会,又能沟通国家政权意志的地方精英是乡村有效治理结构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4.
石守锋 《前进》2016,(5):37-38
正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工作重心在基层。夯实基层乡村治理根基,长期以来一直是阳泉市郊区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中心。近年来,阳泉市郊区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六权治本"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结合郊区实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打造了"六权治本"乡村治理的升级版。一、阳泉市郊区乡村治理探索及成效(一)阳泉市郊区乡村治理背景。阳泉市郊区地处山西省东部,环抱在阳泉市周围,总面积617平方公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乡村治理环境发生重要变化,"三治融合"模式正是基于这一境遇的变化而提出的应对之策。当前,乡村治理面临主体人群缺失、乡治规则体系的破碎解体、乡土文化的断层与衰落、乡村开展协商治理的受限等梗阻。"自治、法治、德治"在实践中自行组合,目标就是实现提高治理的水平和质量,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以"三治融合"模式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着力把握乡村自治的核心、乡村法治的要义、乡村德治的主旨。  相似文献   

16.
自觉、规则与文化: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速推动乡村善治,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乡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聚焦审视"三治融合"的元问题,有助于更加精准地部署各项治理工作。自治贵在促进乡村主体自觉行动,法治重在乡村地区下沉现代法律规则,德治则必然要求重新发挥优秀乡土文化的感召作用,而后以多元化的合作治理推进乡村善治。但当前,部分乡村却存在自治主体缺位与迷失、行动规则破碎与解体、乡土文化衰落与断层以及合作治理迟缓与乏力等难题,直接阻断了"三治"工作开展及其高效融合。为此,既要加速激发乡村治理主体自觉,重新培育乡土社会的行动规则,也要再建新型乡村文化体系,并推进更加完善的乡村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7.
和谐乡村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九大以来,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乡村社会政策落实不到位、利益纠纷不清、矛盾化解不断等长期困扰乡村治理的难题,应逐渐探索建立"三级和议"制度,解决乡村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构建一条最深入基层、反应最迅速、化解矛盾最有效的基层利益纠纷和矛盾解决机制,从而打造一种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利益与权利意识逐渐觉醒,乡村纠纷也日益涌现。在纠纷解决过程中,人民调解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云南一个村庄的调解卷宗为例,从组织结构、权力基础、行为过程三个角度来阐释其背后的权力塑造与输出,并将塑造过程划分为非正式权力、"国家"的出场与调解过程行政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将乡村调解放在基层社会治理视角下进行延伸分析,认为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视阈中,乡村调解不仅是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工具,更是一种基层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利益与权利意识逐渐觉醒,乡村纠纷也日益涌现。在纠纷解决过程中,人民调解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云南一个村庄的调解卷宗为例,从组织结构、权力基础、行为过程三个角度来阐释其背后的权力塑造与输出,并将塑造过程划分为非正式权力、"国家"的出场与调解过程行政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将乡村调解放在基层社会治理视角下进行延伸分析,认为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视阈中,乡村调解不仅是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工具,更是一种基层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21,(8)
正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作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江苏农村地域辽阔,村庄类型多样。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以及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同时,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一些新课题。当前,我们须立足新发展阶段,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以有效的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