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价值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的顶层设计,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有着重要意义。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态势日渐凸显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逐步迈入了主动引领全球经济合作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新时期,"一带一路"相关议程着眼于为全球经济治理输出公共产品,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与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全球经济治理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推动德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对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德国具备五大优势,即地缘优势、经济优势、外交优势、安全优势、对接优势。推动德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有四维路径,即政治支撑:提升政治互信,消除对中国发展的忧虑;经济支撑:深化经济合作,带给令德国满意的实惠;智慧支撑:构建知识共享平台,为中德合作提供智慧驱动力;文化支撑:增进文化认同,联袂谱写中德"一带一路"文明史。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传统的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边际效应递减",与此同时,旧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日渐式微。"一带一路"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在通路、通航的基础上通商,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寻找新动力,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实现合作共赢。然而,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一带一路"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虽道阻且长,但前途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4.
正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动泛北合作过程中,钦州一直担当先行者的角色,创造了"北部湾奇迹",刷新"北部湾速度",经济实现快速崛起,成为了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核心区、国家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深化合作拓宽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迈入了主动引领全球经济合作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新时期。钦州认识到,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泛北合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环境对实现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中国提出并逐步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了促进沿线国家开展更加密切的社会经济合作,我们需要对投资国的文化、社会等领域进行研究分析,以便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和民族文化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同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重要国际合作倡议。从价值论视角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其价值生成是应对全球治理格局深刻变化的时代产物,是解决当代中国治理现实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球治理和中国治理内在互动的客观要求。从价值蕴涵看,"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从价值实现看,"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要推进中国特色治理创新步伐,提升我国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全面提高区域合作水平;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努力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相似文献   

7.
<正>每一年诚挚邀约,每一次欢愉相聚。2015,站在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实施开局之年这样一个新起点,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创海洋合作美好蓝图"为主题的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被赋予更为丰富而深远的内涵。本届东博会上,建设"一带一路"成为焦点话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分别举行了3场  相似文献   

8.
读书     
<正>《"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王义桅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49.90元国际问题专家对"一带一路"的权威解读本书是国内首部从国际关系角度解读"一带一路"的著作。书中指出,"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必然逻辑,也是文明复兴的必然趋势,还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伟大倡议和国际合作公共产品,既面临着全方位开放机遇、周边外交机遇、地区合作机遇、全球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地缘风险、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的。他说:"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进一步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他在APEC会上概括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中国大战略。把"一带一路"说成是中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接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欧盟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主要集中于六个方面:"一带一路"是地缘政治战略还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宽泛模糊的计划还是面向世界的合作框架;是为了国内利益国际化还是打造命运共同体;是为了成为全球发展治理的楷模还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是加剧中欧竞争还是促进中欧合作;是替代性的秩序重建还是补充性的制度规范。这些认知差异根源于中欧双方所持有的"中国意象"的差别。消除欧盟对中国的"意象"以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偏差,需要中欧双方在双边合作、全球治理以及机制建设等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建设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区内视点     
<正>深化法治交流合作共建共享共建共享"一带一路"12月6日,以"深化法治交流合作,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中国-东盟法学家联谊会暨中国-东盟法律论坛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开幕式上表示,联谊会暨论坛从法治方面研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广西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机遇。广西将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以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经贸部长第十四次会议在西安市举行,会议主席、中国代表团团长、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率团出席,陕西省省长娄勤俭致辞。会议以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与"一带一路"对接为主题,围绕落实今年7月乌法元首峰会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加强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当前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重点问题进行讨论。高虎城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各国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13.
新词     
<正>蓝色经济通道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海洋合作,今年6月20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勾勒出三条连接亚洲与非洲、大洋洲、欧洲和其它地区的海上"蓝色经济通道":以中国沿海经济带为支撑,连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经南海向西进入印度洋,衔接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共同建设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  相似文献   

14.
环球     
<正>意大利、卢森堡参与"一带一路"合作3月23日,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成为G7集团中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的国家。27日,卢森堡与中国签署协议,成为继意大利之后第二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欧盟创始成员国,此前卢森堡已是第一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欧洲国家。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120多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这意味着中国提出的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间关系的判断,要从弄清并理解"一带一路"治理创新"是什么"开始。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道路"自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生成基础。"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发展特征和"发展导向"的机制原则,都内生于对中国发展与治理的理论理解和开放、均衡、普惠、共赢的目标追求,正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经验的总结和中国"内嵌"于全球体系的发展,构建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传统治理结构之间的共生联系。无论是中国对多元价值的尊重,还是"一带一路"倡议本身的特征、原则,都决定了它并不寻求"替代"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而是向世界提供"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孟夏五月,北京笑迎四海宾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灿烂夺目的时代风采。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演讲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70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13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嘉宾汇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发展大计,共议合作共赢前景,引起全球瞩目。论坛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为"一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搭建全球化平台,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性的目标和愿景。"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和实践,也是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以"一带一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展现了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和历史担当,彰显了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世界经济合作的共赢之路,更是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理解交流的和平之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如何从全球视角认识和应对不同文明的差异,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借助"一带一路"的实践平台,中国提出的新文明观以其极大活力有力地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与美丽中国建设之间具有高度的价值一致性,同时,"一带一路"为美丽中国建设带来良好的机遇。然而,当下全球环境资源使用与保护之间、生态区域合作与"逆全球化"思想之间面临一定的冲突与碰撞,因此强化生态治理国际合作、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引入互联网多方联动和统筹规划,成为"一带一路"与美丽中国建设相融合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变得更加积极以及中国的利益变得具有全球特征,以开放的"经济联盟"策略,通过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实现欧亚大陆与世界大洋的互联互通,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习近平新的外交构想已经出现雏形,预示着中国的地区与全球战略出现新的变革。从地缘政治上看,中国"一带一路"的目标是"稳疆兴疆"、建立"命运共同体"、推动"南南合作"、构筑"新型国际关系"。但"一带一路"面临巨大挑战与风险,自古及今,"一带一路"的成败盛衰取决于地缘政治环境与经济现实需要相互作用的结果。既不能高估"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停止不前,也不能无限夸大高估"一带一路"价值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