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其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的经验教训,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三个解放出来"。"三个解放出来"既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条件。"三个解放出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是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彦丽  郑永安 《求索》2012,(4):48-50
马克思的"历史路标"的提出为我们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通过"历史路标"概念的引入,使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更趋规范化和科学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体现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路向及其伦理价值观的建构。本文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路标"探索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境遇、时代传承和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3.
孔门师生关系是解读中华文化以及中国人心灵密码的重要路径。孔子创办私学,通过"有教无类"无差等的教育来实施文化的拯救;营造自由开明的学术环境,培养"志于道"的"君子儒",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士",文化获得了独立;孔门师生关系建立在"行其义"的社会责任担当的基础之上,孔门师生以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姿态,播撒道义之火、文化之火,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4.
靳道亮  田华丽 《传承》2014,(4):36-38
作为整体性的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中国梦"包含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元素,承载着千年来尤其是近百年来中国人的许多精神意识。从历史语境分析"中国梦"蕴含的精神意识,能够提高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力量的历史自觉与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省会,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部。全市总面积21111平方公里,辖5区1市8县,总人口578万,聚居着26个民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百花盛开,气候宜人,是著名的"春城"、"花城"。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的历史经验,概括地体现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明确地提出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集中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愿望.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小康》2017,(13)
<正>VOL.305 2017.4下"一带一路"的真实含义希腊中国研究所所长、博士后研究员Dr.Pelagia Karpathiotaki(海尔博士)"一带一路"这个提法来源于历史,如今则同时代表着中国和整个亚洲的振兴。历史并不是以直线的趋势发展,而是伴随着各种突然的爆发。当历史的各种能量积蓄到某一个临界点时,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便随之而来。"一带一路"应被视为全球性的工程。本世纪中国和亚洲的新兴,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世界的财富将 专家点评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还存在着三点遗憾。第一,"不够中国";第二,"不够哲学";第三,"不够历史"。我们沿着"多元价值审视中国哲学"的新思路,将会开创中国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正>作品通过对家乡眉山洪雅县瓦屋山的秋景描绘,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画中一山一水,拾阶而上的美丽乡村秋景,折射出这个中国人可以梦想成真的年代:从近代的"失落"梦想,到当今的"放飞"梦想,中华民族经历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迈进的历史跨越。同时,作品感悟着"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历史沧桑,"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历史真谛,中国人的命运之舟,因为这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而发生着重大的转折,家乡人民拥有了  相似文献   

10.
易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标识,易学文化影响着中国思想的方方面面。易学之所以有这种"致广大,至精微"的能力,是因为它是中华民族集体书写的历史哲学。如果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西方的历史哲学只是到了黑格尔才达到了自觉,其实那只是时代精神的历史自觉;而中国的历史哲学则是集体无意识的群体创造。在易学中包含着一种时代精神,而这种时代精神似乎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始终。也就是说,这种时代精神本身又是超出了时代而成为历史的时代精神了,这是由亚细亚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稳定性导致的,这正是易学能够"至广大,至精微"的唯物史根据。  相似文献   

11.
晋国之变     
晋文 《前进》2016,(4):20-23
正在中国历史上,从春秋到战国的社会,是在一种"变革接着变革、战争连着战争"的态势中得以进步的。在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动荡时代,晋国之所以能纵横捭阖,称霸诸侯,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大剧,主要取决于其在六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贯穿着变革的主线,高扬着创新的主题。晋国的历史,是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历史,是勇于变革、革故鼎新的历史,也是内增实力、外展形象的历史,对西周社会变革、华夏文明进程、三晋文化演  相似文献   

12.
7月20日,承载着海口近百年历史的海口骑楼老街正式刻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标识,在海口新华北路路口隆重举行了揭牌仪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专程赶来祝贺并亲手揭牌。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13.
柴洪全 《青年论坛》2007,(5):158-160
传统伦理"慈"不仅是家庭伦理规范,而且是古代行政伦理的一个重要德目,虽然中国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慈政"的提法,但客观上却存在着"慈政"的事实;"慈"作为行政伦理不仅具有"安国"的伦理价值,而且深远得影响了中国政治道德的形成;"慈政"的历史实践还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警示.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方面,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中国近现代发展中存在着巨大的"文化断层",使中国文化安全面临"历史困境"。此外,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及其实施,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文化安全的"结构困境"。文化发展面临的这两种困境,为发展和稳定国家安全的根本基础——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造成了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15.
<正>李贵连《法治是什么——从贵族法治到民主法治》(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版)对中国法治的历史轨迹进行了重新诠释。他没有简单用"人治"来概括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形态,这一概括不仅掩盖了中国法治历史进程的复杂性,而且也使得中国法治的源头和传统流变变得模糊不清。法治形成与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任何一种法律制度、法律思想都有其历史基因和历史脉络。法治理性也是历史理性。历史法学代表人物萨维尼认为,法律的任何部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只能是历史存在中的、在历史  相似文献   

16.
正从毛泽东同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论断,到邓小平同志"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深情表白;从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心系人民,无不展示着领袖的人民情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着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过程与目标、民族与世界相统一的内在逻辑。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梦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几百年来少有的大变局,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大变革。新形势下,有效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的生成可从历史沉淀、理论依据、现实场域、文化基因和意识形态五个维度进行考察。"中国梦"的生成深受历史的纠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贯穿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具体表达,"中国梦"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是对人及其生活实践的重视;"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概括和凝炼,回应了中国现实问题;"中国梦"是"梦"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能更大程度地达到"形而下"的物质期盼和"形而上"的理想追求的结合;"中国梦"话语体系的背后,折射着执政态度与执政理念,以期在国际上搭设合作对话的平台,在国内凝聚话语共识。  相似文献   

20.
乔希木 《传承》2014,(9):58-59
自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的理念以来,全国各界围绕着"中国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国梦"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的坚定自信,展现了中国国际上的良好自信,体现了对社会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