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东方》2019,(1)
是什么让不愿进行统治的哲人最终被迫回到了统治中去,是《理想国》的关键问题。主动论者认为,哲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统治的意愿。被动论者认为,驱使哲人回归统治的,是哲人要还对城邦欠下的债,哲人由城邦培养出来,本就对城邦有报恩的义务。很多学者认为,城邦的正义建立在对哲人行不义的基础上,逼迫哲人回归统治依照的是克法洛斯的正义定义。实际上,让哲人回归统治并没有违背哲学的"一人一事"的正义定义。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区分了自然生成的哲人和被制造的哲人,对于后者来说,强迫他进行统治是正义的,过沉思生活并不是这种哲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布庆荣 《前沿》2007,(11):201-205
在西方长达五百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的古典文化传统并没有中断或丢弃;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东方国家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尽管如此,东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大多也没有中断和丢弃。历史表明,对于近代中国而言,"中体西用"正是接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又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它达到了时代的理论高峰,不仅是西方文化中国化的必要途径和过渡环节,也是当时中国现代化走向西方化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还存在着三点遗憾。第一,"不够中国";第二,"不够哲学";第三,"不够历史"。我们沿着"多元价值审视中国哲学"的新思路,将会开创中国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2005,(3):3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道器问题,"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器之辨,是形式与内容之辨.电子政务,是完全现代意义上的产物,但是这些年的发展状况,似乎仍未超越古代哲人所谓的道器之辩.  相似文献   

5.
王天玺 《创造》2016,(4):62-64
正鲁比尼之流那样危言耸听,正是要诱导中国跳进西方国家早巳挖好的经济陷阱。中国模式从东方兴起,震撼世界。西方中心论的某些卫道士一时间怀着恐惧和仇视宣扬"中国崩溃论"。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模式既然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必然,那么,随着中国模式的成功发展,"中国崩溃论"最终必将自行崩溃!第一节"中国崩溃论"不绝于耳中国模式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中国崩溃论"也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6.
施特劳斯的柏拉图政治哲学阐释启发了关于海德格尔政治时刻的反思路径:海德格尔体现出《理想国》哲人王式的激进政治实践,即以哲学为原则对现实政治进行重新奠基,从而导致一种哲学僭政。为战胜现实中的虚假,保卫真理的哲人要求掌握权力是可理解的,但哲人的政治行动不应无视人类自然的道德秩序。《法篇》里的"克里特"立法展现了与大地上既有秩序相调和的哲人立法者。参照《法篇》的古典教诲,海德格尔政治审慎上的缺失将得到进一步揭示。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15日《瞭望》东方周刊的卷首语文章认为,随着30年后执政党又一次"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袤、深厚、沉默的中国农村,再一次迎来瞩目与聚光。30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正是肇始于农村。如果说是历史的巧合,"合"的也是中国历史的深层密码。对此,10月20日出版的《人民论坛》组织文章解读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聚焦"三农"所透露出的深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教育以儒家仁学为核心,以"求善"为天职,以至真的道理即为至善的准则,这种教育哲学缺乏"求真"的价值和理性思辨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虽然培育了无数志士仁人"经世致用"、"兼治天下"的政治品格,但是"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构成了传统教育文化基本框架,抑制了近代自然科学和实证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五四"运动给东方中国带来了"科学"强音,中国的教育哲学也因此面临着现代化转型。追求现代,重视传统,在两种传统和两种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形成现时代的教育理念,这将是中国教育哲学的现代理路。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智慧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哲学是和智慧连在一起的。不管是源自古希腊的欧洲哲学传统,还是中国的哲学传统,可以说都是如此。哲学号称是智慧之学,哲人或哲学家则号称智慧之士。然而,哲学何以使人智慧?这个问题值得一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本身所蕴含的研究范式,具有总体性的特点。"中国化"的研究范式,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理论诉求和实践指向,综合性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体现了实践活动和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选择就是对"中国化"范式的确认和多维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真理既是人类观念地把握现实世界的方式,也是人类重要的社会生存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真理虽不构成基本哲学范畴,但却是历代哲人探索和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国哲学的真理观念不是以其概念的形式直接呈现的,而是通过讲"道"和讲"理"呈现的。在内涵上,它表现为在真知意义上对常规之知的否认和对"道"及"理"的体认和领悟。从宽泛意义上说,真理这一内涵虽然与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真理内涵不同,但却与西方早期哲学中真理内涵在认识层面上很接近。分析和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理观念内涵及其逻辑演变,有助于彰显中国哲学真理观念的独特本质,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12.
"死亡"是西方古典哲人热衷探讨的重要哲学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造就对此世生活的不同态度.对于思索何为幸福生活的古典政治哲人而言,对死亡的静观成为必不可少的精神功课.分析希腊罗马时期三大重要哲学流派--学园派、伊壁鸠鲁派以及廊下派代表人物对这一议题的不同观点,可以从中管窥古典哲人的政治智慧:借对死亡的讨论增进民众美德.  相似文献   

13.
高原  朱长兵 《求索》2012,(7):197-198,251
"反思"是黑格尔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概念,"反思"在黑格尔哲学中有两种基本用法,即积极的用法和消极的用法。黑格尔反对消极反思,而主张积极反思,这种积极反思是对反思的反思,进而对反思的反思的反思,如此下去,体现出反思的彻底性。正是由于这种彻底性反思,才使得黑格尔哲学得以可能,可以说,黑格尔哲学的形成离不开这种积极的反思。在现阶段,我们还缺乏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深入彻底的"反思",黑格尔的这一理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启示,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法国自由思想家拉莫特·勒瓦耶的《论异教徒的道德》开拓性地将孔子和苏格拉底进行平行比较,力举中国儒学文化精神、自然神论和道德哲学,为之后启蒙作家追寻"哲人国王"的理想开辟了路径;同一时期的哲学家帕斯卡尔的《致外省人书简》和《思想录》则通过"摩西与中国"问题的思考,将基督教文化和儒家文化的融通定位于通过不懈地"寻找"和"观察"来发现共同人性,从而给予了彼时的欧洲人高度的哲学启示。我们也就此反观了作为全新的"思想中国"、"文化中国"形象,其对基督教文化所起到了复杂而深邃的"哲学注释"、"哲学工具"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2月,中国正是冬季,我们来到柬埔寨旅游观光,这里酷热难当。金边:"东方巴黎"变"鬼城"饱受战乱的柬埔寨能够迎接世界各地的游人,仅仅是这两三年的事。这个拥有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16.
崔发展 《思想战线》2013,39(3):84-88
在中国的经典诠释谱系中,"实事求是"乃是在乾嘉时期才真正转换为经学诠释性命题的。对此命题,以往多是在认识论、方法论上进行探讨,然而在哲学解释学的视域中,"实事求是"如何可能却仍是问题。由此,首先就要进行认识论、方法论的反省,探讨"实事求是"的限度问题;继而在解释学、存在论的启示下,分析"实事求是"的理解问题;最后,在实践哲学的导向中,展望"实事求是"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去马克思化"倾向,它具体表现为人们或者不重视马克思本人的学说、观点,或者滥用、误读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些重要范畴,如此一来,"马克思的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被边缘化了。这种"去马克思化"的倾向一方面使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了巨大的思想根源,同时也必然导致其理论自身合法性的消解。  相似文献   

18.
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由上海市社联和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共同主办,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暨哲学.历史.文学专场"专题研讨会之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委党校、四川大学、苏州大  相似文献   

19.
凤山紫气     
刘峰 《当代广西》2014,(15):56-57
正哲人说,山水远离卑琐,远离尘嚣,它更接近于生命的法则,而生命是崇高的。东方宗教和哲学,都在探索同一个主题——生命之于大地,生命之于山水,乃山水永恒、生命永恒的共同主题。所以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所以李白溺水吻月,所以苏子泛舟赤壁,所以朱熹整整峨冠博带,走进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我走过从南到北不多也不少的山水,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14)
正21世纪已过15年,世界东方又见现出曙光,从欧洲到美国,再跨过太平洋,有着深厚文化背景底蕴的东方水墨,已然逐渐迈向国际艺坛,在世界渐显风骚。可以预见,到21世纪中叶之前,中国水墨艺术一定能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此时,"传承与冲击——台湾中青水墨学术展",正是迎接东方既白的又一道曙光,透亮微光可待成为灿烂前的希望。这一群顶着博士光环的创作实践者,显然不是浪得虚名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