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为一体,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超越、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而科学的立论基础和丰富的理论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思想灵魂。它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和现实要求进行创新发展。同时,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扬弃,批判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糟粕,继承发展其合理成分,是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业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的共同基础,这就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上,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通性、互补性、互动性上。因此需要将这两者的高度契合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它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责任担当,需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6.
冯华 《前进》2017,(9):55-5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在许多重大会议、重要场合,总书记都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这就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培育离不开家风家训的积淀和烘托。一、审视家风家训建设,进一步传承创新中国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方向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现实中国客观发展以及中国百姓内心需求的积极回应。青年的社会本质决定了青年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力量。但当前在青年群体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思想注解。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面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映射到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形成精神动力、产生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5,(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铸就中华民族灵魂的工程,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从传统文化中追根溯源,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将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价值理念融入思想里,将崇高的价值规范贯彻到行为中。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不仅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也是职业道德要求,更是人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诠释。实干、创新、奉献是当代敬业精神的体现,我们应大力弘扬敬业精神,更好地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就是要通过生动和鲜活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展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促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具体、深刻和全面地把握、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立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借助现实人、事、物,以及一切艺术手段,通过一切可行的形象化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文化观念整合程度越高的国家,社会越稳定;整合程度越低的国家,社会越不稳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加快文化观念的整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人们的价值观念;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有机整合,使其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要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13.
《松州》2015,(4)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沃土,使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未曾中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经过长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十分丰富。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5 000年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理念和政策、中国传统文化与建军治军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等十个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中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传承、弘扬和升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安邦之道。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十分丰富。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5 000年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理念和政策、中国传统文化与建军治军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等十个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中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传承、弘扬和升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安邦之道。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8)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关乎个人素质的提升、社会美德的传承以及国家文化的弘扬。以H小学、S中学、J高中为例的调查,反映出目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和问题。中小学只有通过加强传统道德规范、设立传统文化课程、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传统文化传播氛围等路径才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战略意义、系统建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考新观点新主张。深入剖析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丰富而深刻的内在蕴意,有利于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在明确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灵魂的基础上,通过传承中华美德不断涵养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增强社会成员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9.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与流、根与魂的辩证统一,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为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分析二者的辩证关系,积极探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才能不断强化人们的文化认同,从而推进人们对社会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心灵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20.
优秀传统家风是我国家庭文化的精髓,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基本遵循的家庭伦理秩序、道德风貌和文化风范等。古代家风将宣扬和践行传统价值观平民化,将家庭道德教育实用化,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所特有的价值观教育形式。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传承和构建优秀家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从布迪厄"场域—惯习"的运作逻辑出发,探讨社会与家庭的场域联系以及家风惯习的运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家风场域与惯习的生成性进行合理分析。当代家风场域的构建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中,使之落细、落小和落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