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今年以来,我国政府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去产能"为首要任务。我国产能过剩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制造业,以及房地产业,产能过剩进一步造成债务重负。为此,我国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消化过剩产能和库存,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新常态发展。我国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既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又是市场盲目扩张所致。这正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缺陷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一直被经济的高速增长所掩盖。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改革、转型刻不容缓。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成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现有的去产能手段以产业政策为主,行政色彩浓厚,其局限性日益凸显。我国应通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供给侧管理和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等手段,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全方位、综合、立体的治理,通过产能化解促进改革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正>产能过剩、结构恶化历来是最大的损失浪费近年来,宏观经济虽然初步企稳,但在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的情况下,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多个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在进一步显现,高耗能投资不降反升,去产能化迫在眉睫。最新情况显示,进入2013年面临着更大难题,大量"未批先建"的违规项目使产能过剩雪上加霜。很多企业在新建产能的同时,对于旧产能淘汰过慢,导致新旧产能  相似文献   

4.
张晓山 《中国人大》2013,(15):36-36
上半年我国GDP增速还在预期之内,但是今年下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仍较大。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最大难题就是产能过剩。今年以来,受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和产品出厂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产能过剩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困扰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产能过剩问题呈现出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产业过度或重复投资  相似文献   

5.
当前,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  相似文献   

6.
政策信息     
《政策》2010,(7):61-62
10部门发布文件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部门公布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罗列了钢铁等10余类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导向和应对原则。《意见》指出,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在加剧。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在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产能过剩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产能过剩为何出现?化解产能过剩到底难在哪里?本期,我们特邀五位专家共同探讨产能过剩这一难题。难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国内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市场需求减弱主持人:最近产能过剩成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请各位专家介绍一下本轮产能过剩的原因有哪些?又有哪些新的特点呢?于晓东:从国内看,国内市场需求转弱,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今年我国一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8.2%,总体回落1.6个百分点,比去  相似文献   

8.
《松州》2016,(2)
正2016年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于化解目前在中国经济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不完全的官方统计,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只有72%、73.7%、71.9%、73.1%和75%。也就是说,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率至少有30%,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严重性远高于其他各主要经济体。如果考虑  相似文献   

9.
"去产能"成为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去产能牵涉各方利益,不仅要淘汰已经过剩的产能,还需要防止一些正在建设和拟定建设的新增产能的扩张,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涉及淘汰产能企业的转型、资产处置、员工安置、债务债权等问题,政府需做好应对去产能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风险、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姚胜 《中国人大》2013,(15):35-35
第一,关于产能过剩。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为保增长、保财政、保就业,部分地区仍在支持本应减产的过剩产能的企业生产,加剧了供过于求的矛盾。二是过剩行业的投资仍在增长。三是我国产能过剩是一个体制机制问题。建议落实好全国人大批准的政府职能转变方案,审批权该放就放。如果市场配置资源是有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产能过剩由来已久,形成原因复杂。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档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结构转型阵痛期的"三期叠加"期,产能过剩也表现出特有的阶段性特征。消化过剩产能,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作用在于搞好宏观调控,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产业指导政策;消化过剩产能要从需求端和供给侧同时着手,需求端去库存、转化产能,供给侧调结构、创新技术和产品。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淘汰落后产能面临一定的社会风险,必须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下岗失业职工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为积极有效地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同时指导其他产能过剩行业化解工作,特制定本意见。  相似文献   

13.
温晓薇 《小康》2013,(11):62-63
专用车行业因盲目投资造成结构性产能过剩。近两年的市场下滑,让重复投资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突出,化解产能过剩成为产业调整结构的一个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05年年底以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的又一关键词。历经一年的冷热之争,中国经济最终以“高增长,低通胀”的不俗成绩画上句号。与此同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警灯也随之亮起。当产能过剩成为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从政府到研究机构与学者正在形成共识:严格监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长规模之余,首当其冲的仍是收紧“钱袋子”。事实上,对于尚属调控范围之列的行业,各商业银行正在逐渐退出,并且原则上采取“不再进入”的政策。有关专家认为,消化产能过剩,刺激  相似文献   

15.
魏庆 《前进》2016,(2):26-28
正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当供给大于需求更有利于企业竞争和技术创新,但如果产能过剩导致供大于求,那么就会爆发经济危机,导致市场秩序无序。近年来,我国一些加工业、制造业等行业虽然投资力度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规模渐成气候,但是盲目投资与无序竞争、低技术扩张与重复建设、生产成本加大与效益低下等诱因,导致企业亏损与倒闭严重连锁反应、总量过剩与结构性过剩并存、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能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瓶颈问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不断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也还存在不少阻碍,如在全球需求疲软和经济下行趋势下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形势。钢铁、煤炭等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及企业亏损已对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影响。因此,在目前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化解产能过剩,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将成为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李迅雷 《群众》2013,(5):I0022-I0023
每逢经济增速下滑,产能过剩问题便会凸显出来。中国的产能过剩现象时常发生,且一旦出现产能严重过剩,总可以找到造成过剩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盲目投资。中央政府为应对产能过剩招数不断变换:粗到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细到行业禁入、融资限制,但收效甚微,根源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苏平 《前沿》2013,(14):98-9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由于内外需大幅减弱,中国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出来。本文从如何看待产能过剩现象入手,分析了当前中国产能过剩的现状、特点、影响,重点剖析了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并就如何根治这一顽疾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6,(1):34-35
我国经济2002年以来进入了新一轮增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增速超过20%。2004年投资率(投资占GDP比重)达44%的空前水平。大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开始释放,表现为行业库存增加、价格大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日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6,(4):61-62
3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11号),提出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总体要求和原则、重点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