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做记者编辑16年,她让我由衷地热爱我的工作。"《楚天主人》创刊100期时,我曾以《读者,我永远的动力》为题写过一篇随想,表达对杂志工作的热爱和得到读者关爱的感动。一晃8年过去了,《楚天主人》又迎来了她出刊200期的日子,而此刻,我仍坚  相似文献   

2.
<正>"她把生态和文明精心嫁接,让天堂的绿世界充满着花香鸟语;她把开拓与理想巧妙嫁接,让万紫千红的春色永远不肯迁徙。从她的笑眉上,我们看到了美好江苏的美好;从她的酒窝里,我们品出了美丽中国的美丽!"这是2013年3月8日在省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3周年活动现场,组委会授予宋青"第七届江苏省十大女杰"荣誉称号时的颁奖词。宋青,省政协委员、苏州市政协常委,苏州绿世界园林发展有限公司、苏州绿世界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市绿原生态研究院院长。先后荣获中国  相似文献   

3.
苗保田  薄铮 《友声》2013,(4):44-46
<正>"我是美国人,但我有颗中国心。"熟悉牧琳爱老人的朋友们都清晰地记得她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说的这句话。这一颗充满着爱与温情的中国心,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停止了跳动。2013年4月28日,将人生的最后时光都奉献给中国慈善事业的美国老人牧琳爱永远地离开了这片她深爱的土地,离开了热爱着她的人们。牧琳爱老人的"中国梦"凝聚  相似文献   

4.
母爱难忘     
<正>十年前的八月,一个热得让人窒息的夏日,我的母亲———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慈祥的母亲,告别了她一生的辛勤操劳,告别了晚年的苦尽甘来,不顾儿女的声声呼唤,带着对世界的无限留念,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从此,我失去了一位最亲的亲人。她走了,永远地走了。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7,(3)
<正>省京剧院名誉院长黄孝慈老师永远离开了她挚爱的京剧艺术,但是,并没有离开爱她亦爱京剧艺术的"粉丝"。在送别黄老师的追悼仪式上,有这样一副长长的挽联——"一蒙惊艳识红菱虎女生凤贯两京,撒手人寰圆梦去犹闻孝慈长歌行"。这,不仅寄托着大家对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绵绵哀思,也表达出对德艺双馨文化工作者的深深敬仰。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与黄老师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周长芝激动地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总书记好!上次全国文明家庭表彰时,我们养老院的老人在电视上看到您接见我们,都激动得哭了。这次我到北京来,老人们让我一定要代全体人员向您问好,祝您永远永远健康幸福!"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握着她的手,声音洪亮地说:"代我向老人们问好!"  相似文献   

7.
<正>"社区的关怀,让我感觉像娘家一样温暖,使我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吴桂梅感动地说。吴桂梅是贵港市港北区荷城社区的居民,丈夫病故后她和女儿相依为命。从事保洁工作的她工资收入不高,家庭经济困难。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邀请她到"阳光妈妈"俱乐部参加活动,让她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2014年成立的荷城社区"阳光妈妈"俱乐部,为社区母亲特别是单亲母亲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8.
<正>省人大代表、仙游县鲤声剧团副团长傅丽云容貌秀丽、声音清扬,说话间带着漂亮的手势,宛如采访当天她在台上饰演的美丽皇妃。从她12岁学艺起,30多年来她已经扮演过几十甚至上百个千娇百媚的古典女子,倾倒观众。然而,她见到记者,所要急切表达的第一句却是:"文艺团体体制改革之后,我承包了演出队,一天要能赚到7000元,我才能保本。"而更让她心焦的,是莆仙戏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正>"省法院报告中有几句话让我很受感动,比如努力让有理没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打赢官司的人及时实现权益,让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得到纠正,确实体现了省法院公平正义、严格司法。"在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分组审议法检两院报告时,宋伟光代表激动地说。刘伟代表则对省检察院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报告"立意准确,特别是在围绕大局、服务经济发展、严格司法方面成绩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寂静的夜空,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床头,我辗转反侧,心头涌动着阵阵思潮,母亲瘦弱的身影,公司无微不至的关怀,一幕幕情景映在脑海,我久久不能入眠。大年初三,当人们沉浸在节日喜庆欢乐的气氛中时,正在保安岗位上执勤的我却接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脑子瞬间轰然一响,我呆滞了好一阵,随之泪水如决堤之水流个不停。我无法面对母亲的离去。母亲是一位纯朴的庄稼人,慈祥、善良、和蔼。母亲生前特别支持我的工作,为了能让我安心工作,疾病缠身的她,一人包揽了地里的农活,很少让我插手。这样年复一年,她老人家的身体累垮了,为了省…  相似文献   

11.
失音的画眉     
蕙是我大学同学,也是我在广东最好的朋友,离开广州前,我一直和她住在一起。还没有到广州之前,她曾写信给我,谈及一种宿命的忧伤,淡淡远远,却永远如影相随。信尾,她自嘲说自己前世定是一只失音的画眉。她是那种不漂亮但却极有味道的女孩子,和身边人的关系总是淡如流水,很难有人直入她的内心深处。她话不多,但一颦一笑都透着与生俱来的灵气。围着她转的男孩有很多,但聪明的她,知道怎样才让自己和别人都不至于尴尬,她永远知道怎样与那些男孩保持最佳的距离。然而她却毫无理由地陷入了一场困境。她爱上了一个长她十岁的已婚男人,…  相似文献   

12.
情浓圣诞节     
那一年,她18岁,曾和他相约一起过圣诞节。她爱夜,喜欢独处,常一个人在夜里爬起来上网,聊天,数星星,想像网络与星星另一边的人和事;聊烦了,数累了,就开始幻想起自己的将来,一种对夜的莫名其妙的渴望,让她和他相识了。她和他聊得很投机,特别是访问他的个人主页后,那里有他的照片,  相似文献   

13.
初次与南京伊豆温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素娥谋面,她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文静,个子不高,一身素装,很难与“女强人”划上等号。与她一番交谈,却让我们惊讶地发现,她是一个很特别的女性,她,清潭般的明眸里蓄满了怜爱;她,选择的行业很特别;她,生活的环境也很特殊,让人从中感悟到她的情感历程……土地情大自然的天籁,泥土的清香,蜿蜒的山野小道,勾画出一片原野的景象。踩着青青的小草,呼吸着原野的清新,看着农家烟囱冒出缕缕炊烟,听着陈女士的讲述,我们的思绪也随之飘飘荡荡……土地情深,与陈女士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接触农…  相似文献   

14.
<正>在金坛市政协委员队伍中,史月香年龄不大。她那充满青春活力和亲切善意的笑容,总让人感觉出自信和乐观。自强、独立,追逐自己的梦想,是史月香的人生信条,她说:"我要为心中的梦想打拼!"梦想在拼搏中起航史月香从小就有自己的梦想——当一名幼儿老师。农村长大的史月香非常喜欢、也善于和小朋友打交道,看着孩子们撒丫子欢乐的样子,她心里就特别开  相似文献   

15.
上帝说:当我创造女人时,我让她很特别。她的肩膀必须能挑起整个世界的重担,并且又柔情似水;我让她的内心很坚强,能够承受分娩的痛苦和忍受自己孩子多次的拒绝;我赋予她耐心使她在别人放弃的时候继续坚持,并且无怨无悔地照顾自己的家人度过疾病和疲劳……所以我让她可以流泪,只要她愿意。但你不要因此以为,女人是脆弱的。  相似文献   

16.
<正>杨剑华常说,"是党组织培养了我,是工作岗位和团队成就了我。作为一名党的文艺工作者,我的一切都是人民给予的,我的工作也应一切为了人民。"这些年,她把自己和党的事业联系在了一起,她始终相信"文学是天底下最美丽的事业",与贺州文联人一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擦亮贺州文化"名片",把"送欢乐进基层"与"种文化于心灵"有机结合起来,让贺州百姓在丰富多彩的文艺惠民活动中受益。她——就是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从部队退伍以后,我就走上保安的工作岗位,刚开始的时候,总有些沉不下心来,一心想干大事业,而不愿意呆在这样无滋无味的工作岗位上。是《中国保安》帮助了我,教育了我,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刚刚拿到《中国保安》时,我对她没有特别的感情,当翻开杂志阅读了几个栏目后,我就由衷地喜欢上了她。特别是这次增版以后,《中国保安》的栏目多了,而且内容丰富、新颖。“情感驿站”栏目,情真意切;“法制经纬”栏目,让人了解更多知识;特别是“一线写真”栏目,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认识到保安工作的重要性,我开始踏…  相似文献   

18.
我的梦想     
<正>妈妈告诉我,我是小时候误用药物导致失聪的。我不知道是什么药,也不觉得失聪有什么可怕,因为那时我并不知道"声音"是什么。妈妈没有让我用手语"说话"。我在解放小学用读唇来听课,妈妈也成了学校里的"特殊旁听生"。上学不久,学校组织艺术节,同学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只有我默默地当观众。看到别人笑,我也跟着笑,看到别人鼓掌,我也跟着鼓掌,但其实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妈妈说我也应该表演节目,她找到了省杂技团让我拜师学习软功柔术。我  相似文献   

19.
洪鸿 《台声》2010,(5):52-55
<正> "我是听邻居介绍才知道这个诊所的。说这里都是台湾医生,服务非常好,所以我就来了。"一位年长的阿姨告诉记者,一个疗程6次她已来了3次,她说,"这里不像大医院,看次病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这里医生会帮我们安排好时间,基本上能够按我们的要求来排,非常自由。还有,这里医生的态度特别好,就像是家里人,在这里看病心情就是不一样,让人舒服"。  相似文献   

20.
她是一位高级农艺师、副研究员,市、县优秀人大代表,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县创业标兵,省科技兴农先进个人;她撰写的《新农药与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一书先后出版3次;为了让更多人吃上无公害粮食、蔬菜和水果,让绿色发展造就美丽家园,她践行承诺,履职创业.她就是安阳市人大代表游彩霞. 1987年,脱下学生服、经过两年基层实践锻炼的游彩霞任职滑县四间房乡党委秘书兼团委书记.两年后,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她升任乡党委副书记,主抓农业,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