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2015,(10)
"钉钉子"精神是当前乃至今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干事创业、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和传承的时代精神和"革命精神"。它的提出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它具有"真""深""狠""准""稳""韧"等基本特征,蕴含"苦钻研、得方法、有恒心、重实干"的本质,对当前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阳成斌 《当代广西》2014,(17):60-60
正在桂林以北的灵川县九屋镇,有一个周氏聚居的村落,叫江头村。村中的明清古民居青砖灰瓦,层叠飞檐,错落有致,尽显古朴和典雅,令人顿生怀古的幽思。沿着青砖高墙,穿行在古朴幽深,纵横交错的古院落中,每一个古院落的厅堂,都高悬着"太史第""进士""解元""武魁""知县""同知""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奉政大夫""通奉大夫""荣禄大夫"等牌匾,显示了这些庭院主人曾经显赫的身世,让人深深感受到江头村浓厚的科举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3.
正在响古菁这个被世人被遗忘的地方,有一群滇金丝猴在为争夺家庭无休止地战斗着,在这片原始森林里战争随时都可以爆发,也许在明天,或许就在此时此刻。时间要从2009年说起,那时"单疤"是响古菁里第一个有家庭的主雄,家庭里最多的时候有四个妻子"白玉顶""记号""小黑""二丁",婴猴"四丁""四戊"。后来才有的"联合国""大个子""白脸"通过打斗取得了主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6,(29)
正在每一个关乎"宜居""、幸福""、最好"的城市研究或报告里",健康"都是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建设可持续和健康的城市已成为各国市长们的共识"全球最宜居城市"、"幸福指数最高城市"、"世界上空气最好的城市"……在互联网关键词搜索中,不难发现,在每一个关乎"宜居""、幸福""、最好"的城市研究或报告里",健康"都是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据联合国人口报告,2007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已超过30亿,在历史上首次超  相似文献   

5.
正"乡亲们,让你们受苦了、受难了。""多救助一个生命就能多幸福一个家庭""医疗药品能空投的马上空投,不能有一刻耽误。""抗震救灾由地方统一指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谁能做到十全十美?我们来这里就是要解决问题,就是要听真话。""我们正在加大物资调集力度,一定会千方百计保证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急需。""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正>企业有什么样的力量?中国企业离一个伟大的企业还有多远?中国离一个真正的大国还有多远?乐施会探索着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路径上企业的"洪荒之力"。企业也有民生责任"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浓厚人情文化传统。但反观现实的中国社会,"毒奶粉""毒胶囊""含氯可乐""明胶事件""活熊取胆"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带动"外来青工"的热潮,即大量内地山区农村的青年前往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务工谋生。他们既是创造经济财富的有生力量,也是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活跃群体。调查发现,伴随时代的发展,"外来青工"群体也分化为"上班机器人,下班木头人""上班挣钱人,下班休闲人""上班技能人,下班充电人""上班创新人,下班公益人"等类型。同时,"外来青工"的社会角色意识不断演进,拥有"边缘人""陌生人""参与者""融合者""贡献者"等不同的认知心态。"外来青工"作为一个折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对它的梳理及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皮一下""锦鲤""C位""教科书式""土味情话"……这些流行语普罗大众都耳熟能详,也时常信手拈来描述特定情形、表达心中情绪。在流行语"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时代,其常常能带来"感人也深、化人也速"的效果。2018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官方微博开展了一个抽奖活动,抽中的人为"中国锦鲤",吸引300多万次转发。"锦鲤"立马走红,成为"好运"的象征。网络上掀起了转发配有"锦鲤转运""锦鲤祈愿""锦鲤还愿"等文字的锦鲤图像的热潮。"C位"一词从电竞圈进入娱乐圈后,  相似文献   

9.
正对她高效的工作效率和贴心满意的服务,许多办证群众在表达谢意的同时,也想用其他方式"表示表示",但她都严词拒绝了。群众办证,最盼望的就是"快"。在防城港市政务服务大厅,就有这样一个人,她紧贴窗口办证需求,先后创新推出"容缺受理""受理和取证寄送服务""网络预审""延时服务""绿色通道"等服务,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成为现实。她就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河南省南阳市减灾委办公室主办的南阳市减灾网正式上线运行,这也是河南省唯一一个综合减灾网站。网站设有"机构概况""减灾新闻""政策法规""救灾管理""为你服务""防灾科普""联系我们"等版块,第一时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南阳最新的灾情信息和预警公告,以及防灾减灾的科普常识。南阳市减灾网的开通运行,对于宣传南阳  相似文献   

11.
段立超 《求索》2012,(5):83-85
汉末社会巨变,文学转型,蔡邕都处在一个关键位置。作为名流与天才,他的"颂作",创新与复古并在,群相与个性共生,体现出崩裂前夕集体的失语与呼唤、个体的徘徊与追寻。在"颂类"文学体式中,蔡邕的创作"赋""颂"分流,显示出"颂意赋作""赋颂双关"的"炎汉大颂"之衰落;而"碑""颂"融合,则创格为"碑颂联属""颂体悼作"的"末世小颂"之新风。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海南》2012,(9):19
大学生就业似乎是一个拥有永恒热度的话题,笔者在高校工作,对此更是深有感触。每当与学生们聊起这个话题时,他们的回答大多都是围绕着"我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或"我对工作有什么样的要求"而展开的。"我想要稳定的、不太累的工作""我想要工资待遇高一点的""我想去大城市,有发展前途的地方工作""我想去国企或外企工作"等等。就这样,各式各样的"我需要""我想要"汇聚在了一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的领导干部修身观,是一个涵盖修学、修德、修心、修行等四个层面的内容严整的理论体系,其中,修学是修身的前提基础,修德是修身的逻辑起点,修心是修身的关键环节,修行是修身的根本归宿。关于修学,强调要重视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全面系统性和现实目的性;关于修德,强调要通过"三学""三慎",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关于修心,强调要真正"心"中有"信",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奉、对党的坚定信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关于修行,强调要举止得体、行为端正,养成和保持"勤""敢""实""善"的工作作风和"俭""雅""净""严"的生活作风。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好的开头会让很多人羡慕,但走到最后,未必是起初优秀的那个人能够获得最佳的成绩。在一次"专升本"的考试中,我被派监考艺术类的考试。那个上午,考"色彩"时,要求用"一瓶深色玻璃瓶装的陈醋""一个白色圆瓷盘""一小颗包菜""一根胡萝卜""三个西红柿""一块浅黄色衬布和一块深蓝紫色衬布"画出一组静物组合。开考5分钟,当其他考生还未想好如何构图的时候,一个女生已经用铅笔勾画出布局合理的草图,然后开始上色,而隔壁座  相似文献   

15.
正代表联系社区活动,人民群众的普遍反应是:"很好""真不错""欢迎这样的活动""我相信代表会把问题反映上去"……毫无拘束,想说什么就说6月12日,在杨浦区五角场镇市光路第三居委的活动室,四排板桌围拼成一个"口"字,区人大代表张巧娟走进活动室时,已经有几位镇人大代表及十几位选民在"翘首以待"了。市光路第三居民区书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中的一个理论难题。这个难题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产生而产生,至今主要形成了"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主体间性说"三大经典论争和"抛弃说""统一说""破解说"三大最新论争。概括来说,这些论争的主要症结在于"能否将人理解为客体"和"客体能否安顿主体性"两大方面。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决这个理论难题的"可能方案"是,将"主体—客体"分析框架进一步明确为"主体—中介客体—目标客体"。  相似文献   

17.
"风闻言事"是我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其起源于两晋。其实尧舜时期出现的"童谣""歌谣"等就可以看作是"风闻"监察的萌芽,其后"三代"时期的"歌谣""谚语",春秋战国时期的"诽谤""谤议",秦汉时期的"采民风""举谣言",直到两晋时的"风闻",这是一个一脉相承的、逐步完善的发展流程,不过"风闻"监察的对象经历了由执政者到百僚臣民的变化,这种制度落实的保证也由道德自律发展到运用国家法律、制度等国家机器来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1,(22)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昂首奋进的"顺德实践"和"顺德模式"令人啧啧称奇,顺德以其独特的城市品质和人文性格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在过去4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顺德"二字始终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高频词。"发展才是硬道理""敢为天下先""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世界美食之都"……这些,都是顺德身上的"标签"。它一直保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不仅带领了区域经济的腾飞,而且融入了世界。  相似文献   

19.
罗屿 《小康》2011,(6):74-77
曾经天崩地裂的青川,如今已建起"最有特色的民居""、最安全的学校""、最现代的医院"……青川恰如一个切口,作为"5·12"地震重灾区的广元市,依靠"低碳重建"等理念,凭借人心的坚韧,如浴火的凤凰,涅槃重生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我们所处的时代观念变革有许多讨论,究其回答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性质的认识上。即"生态文化时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生物技术的时代""生态文明的时代"等等。这些观点的共性都与"人-自然"关系的生态紧密相关,预示着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生态时代"。在生态时代,"人类将生活在一个广泛的与生命共同体相互促进的关系中。"从产业革命发展的历史上考察,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