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始终立足于人类共同体,从实践的维度和历史的维度来阐发其公共性思想。与其他西方公共性思想不同,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始终以全人类的解放为根本立场,并以此塑造一种全新的、人类真实的公共性状态——"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具有"追求丰富的公共生活"、"走向全面的人的发展"、"体现自由的发展个性"内涵的公共人的理想生成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主旨。从马克思对公共性的立场和主旨的阐发中,可以窥探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本质特征是在深刻批判中进行科学建构的,即对传统旧哲学中的先验性的批判和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建构以及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和共产主义的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2.
桑艳  杜治平 《人民论坛》2014,(7):218-219
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是对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公共性理念、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公共性维度、德国古典哲学的公共性资源、空想社会主义的公共性素材的批判性继承与超越。当下,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公共问题与公共危机日益增多,而我国政府职能的缺陷和公共性缺失仍较严重,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是对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公共性理念、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公共性维度、德国古典哲学的公共性资源、空想社会主义的公共性素材的批判性继承与超越。当下,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公共问题与公共危机日益增多,而我国政府职能的缺陷和公共性缺失仍较严重,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变革,是在时空两种维度上展开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马克思在空间维度对历史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是在对以往世界历史思想所作的批判性超越的过程中提出的,它以共产主义为内在本质,以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归,而贯穿其中的是以公共性为理论旨趣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曹树明 《理论月刊》2008,1(5):21-2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面向两个维度,即"中国化"和"还原化".但是,二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并不处于平衡状态,它们之间的天平指针指向"中国化"的一方.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在现实中考量,这两个维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变的历程都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6.
李莲  武晟  李凯 《桂海论丛》2021,37(1):37-42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思想武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更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在空间维度上,要在彰显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间维度上,要在把握时代脉搏的过程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主体维度上,要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廉思 《中国青年研究》2012,(2):26-31,11
2011年1月-10月,笔者带领课题组开展了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和思想动态抽样调查。本文立足于此次调查数据,从面向社会发声、为公众而思考以及政治参与意愿三个维度出发,研究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公共性特点,并结合社会转型现实,从政治语境和世俗语境两个角度剖析了其公共性的成因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青年教师公共性呈现较低水平,面临着个人公共情怀与世俗生活之间的抉择与徘徊,高校青年教师已逐渐从传统的富有公共性的"精神贵族"向后现代的颇具专业性的"知识工人"转变。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守正,守住价值引领重心,根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站稳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聚焦和把握时代特征,从学理和实践两个维度出发,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当今学界,公共性研究日益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种理论,其中,深刻地显示出实践与理论的公共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向公共大众、关注公共领域、解决公共问题。研究公共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表现,把握公共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对学术研究和实践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全部成果的总和,军事哲学是它的分支,就起源说,又是它的优先增长点。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有一个形成、成熟、发展的过程,毛泽东作为伟大的哲学家兼军事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的创立者。邓小平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把这一军事哲学推进到新的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论为理论硬核、以其科学维度和人文维度相结合为基本原则的逻辑,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的架构分为:在战争的总体视域上,建立起"战争主客论";在军事实践的科学维度上,建立起"战争规律论";在军事实践的人文维度上,建立起"兵民为本论";而在两个维度的统一上,则贯彻着创新的军事辩证法。在邓小平阶段以及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在上述框架中得到了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的论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两个决不会"则是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科学认识"两个必然",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统一起来理解,从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整体性上来把握,与时俱进,结合当代社会实践分析研究,才能理解"两个必然"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1年6月,作为直属于学校党委、行政领导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是在原社科部和政教系重组基础上设立的,下设社会科学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系。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2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1人,省"15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学院曾获"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外国哲学、中国哲学等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读研究生近100人。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国家级特色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于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范畴,展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思想逻辑。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得出的科学结论。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哲学维度的解读,就是要在"两个已变""两个没变""变与不变"和"因变而变"中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握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辩证关系,探索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的根本方法和现实路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这一思想以应然与实然两个维度为生成基点,就应然层面而言,它是习近平基于对"三种意识"的深度剖析,对马克思主义"三大规律"的内在把握和对"三个自信"的情感凝结;就实然层面而言,它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情势的全新认知,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力量支撑。同时,也蕴含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观"是指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流变,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阶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阶段。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流变,对于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着深刻的思想启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个关键词,从三个维度论述了习近平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一是十八大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证明,习近平已经成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核心;二是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三是习近平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和观点,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7.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于1984年成立,是山东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校马克思主义教学部主要承担分校1.2万余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理论课教学。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4人(其中博士4人)。承担的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自然辩证法概论等。自2003年起,我部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个专业招收和培养硕士…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三维度说""四维度说"等。从根本上来说,共产主义只有理论和实践两个基本维度:理论上,共产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未来社会图景的理论;实践上,共产主义是人的解放运动,一种通过不断批判现实并消灭现存不合理状况的现实行动,一种通过实践改造社会以逐步达到共产主义状态的伟大历史征程。从"两个维度"来理解共产主义,有助于从理论上弄懂、把握共产主义的精神实质——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实践中以共产主义精神实质为指引踏实推进共产主义现实运动。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20,(5)
在为中国革命不懈奋斗的一生中,任弼时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修养与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为党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延安整风时期系统提出的党性思想是马列主义党建学说的扩展与延伸,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构成。在梳理分析任弼时在延安整风期间发表的经典著作的基础上,从"党性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提出的缘由"、"任弼时党性思想的具体内涵"、"任弼时党性的历史意蕴和当代价值"三个维度探究延安整风时期任弼时的党性思想,希望能够为当代建设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即是说分工协作就是生产力。这一思想深具公共性意蕴,它不仅对于我们理解生产力的丰富性本质具有启发意义,而且对于我们把握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公共性关系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