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德理性的反思与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理性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类理性,属于价值理性的范畴,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道德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它诉求的是善,是心灵的秩序、生命的秩序、社会的秩序。我国的传统道德理性,既有合理的需要传承与弘扬的积极因素,也有需要加以克服、矫正的消极成分。为此,必须坚持历史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对传统道德理性进行合理地扬弃,进而构建健全的道德理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向较全面、较深层转型的特点。转型时期经济实践向传统计划经济道德观和现代市场经济道德观提出了挑战。实践呼唤适合转型时期的道德观。转型时期的道德观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道德文化的精华融汇,是一种承先启后的道德观。根据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客观实际,转型时期道德建设应体现先进性、广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把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建设作为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战略重点,从经济、教育、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综合推进转型时期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转型时期刑事警察的职业价值观遭遇到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的严重挑战。反思转型时期刑事警察的职业价值观,对增强刑事警察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提升刑事警察个人和组织的工作绩效乃至于刑事警察个人生活品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德理性、道德敏感与道德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理性是一种独特的人类理性,属于价值理性的范畴,它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道德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它指向的是善,诉求的是善,是心灵的秩序、生命的秩序、社会的秩序。道德敏感和道德宽容是道德理性的重要表现。在道德敏感和道德宽容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使之适度,切忌走向偏执,这是道德理性健全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刚刚过去的这个秋高气爽的国庆黄金周,又是一个消费数字再创新高的黄金周。商务部的最新监测表明,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0亿元,同比增长14.2%。"不过,从以往的情况看,在黄金周这曲大众共同奏响的旋律中,也有不太和谐的音符,一些游客表现出的不文明细节,成了黄金周里一道不和谐的“风景”。"以北京来说,黄金周里,负责天安门清洁工作的北清集团最新统计,十一期间天安门平均每天清理垃圾约27吨,是近五年来垃圾最多的一个黄金周。"部分游人的公德意识低下,在黄金周得以集中曝光,然而,多年以来,我们鲜见相关部门的…  相似文献   

6.
理性看待道德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爸是李刚”、“郭美美”、“小悦悦”等负面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这些事件影响恶劣,侵蚀道德良知底线,引发了人们对道德现状的讨论和争议。人们对道德失范现象的担忧甚至愤恨,从另一方面看,正是出于对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高度关注,是一种新的文化自觉的表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反映和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因此,理性评估当前社会的道德现状,找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12,(3):14-17
嘉宾:万俊人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余涌中 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研究员姚新中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所长葛晨虹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王泽应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持人:向继贵  相似文献   

8.
杨述刚 《前沿》2010,(7):50-52
某些学者认为,在中西伦理学中,道德理性主义根深蒂固,长期压制着道德情感,阻碍了道德的完善。然而,反观历史,便可发现,虽然许多先贤大哲都曾强调道德理性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但他们没有因此而否弃道德情感。道德理性不应成为我们的矛头所指。其实,长期遭受压制的应该是道德理性才对。客观说来,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从追求人类道德实践之至善这一基本立场来看,二者之间其实是一种“理不离情,情不离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时期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梳理了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类型、理论研究视角及治理对策的研究,并在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在借鉴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同时,需要构建中国本土化的理论分析模型,加深对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理解,通过国家制度建设实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09,(10):84-84
黄瑞英在《齐鲁学刊》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理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核心理念,既与神性相对立,又超出人的自然本能。人的理性本质在于以理性为道德立法。道德与理性的悖论则在于道德的理性化过程,即误把工具理性运用在道德价值理性领域,导致了道德的非道德化。道德与理性悖论的解决需要以理性的力量与方式,强化人们对道德的尊重,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始终保持向善的指向。  相似文献   

11.
儒学的复兴,不仅是一个"学习儒学"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儒学"的问题。儒学实践是一个"功夫论"问题,尤其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是实践与学习的关系。实践儒学的前提当然是学习儒学,这里特别是要严格区分儒学的复数的历史形态与单数的基本原理,从而准确地把握儒学基本原理。第二是学习与创造的关系。学习儒学不是简单地把前现代的儒学照搬到今天来,而是要实现儒学的现代转化,以适应于现代性的生活方式。同时,儒学实践也是一个"境界论"问题,即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与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2.
转型时期的风景晓方残墙断瓦已经不是僻壤陋地的专利.成片的拆迁,大面积的开发,使你恍惚觉得都市刚刚经历过一次恐怖的地震,蒙受了一场龙卷风的袭击。你试图回忆那幢楼房的原来面目,神往那段街市的殷实气息。可最终接受的.还是那广厦兀矗、店堂栉比……变革的时代实...  相似文献   

13.
一个政治社会的稳定有许多内外在因素 ,但社会的法律、道德、信仰却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中国现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法律、道德、信仰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 ,重构法律、道德、信仰体系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 )完善综合治理的法律体系首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权利义务关系需要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这个系统工程中 ,权利与义务是一个核心内容 ,它关系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只有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和全体公民…  相似文献   

14.
行政垄断的道德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垄断不仅是个法律的问题和行政责任的问题 ,而且还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是一种道德现象 ,可以而且应该对它作道德的批判和道德的调控。它是一种在合法条件下的不公正行政 ,其道德实质就是在利益关系调控和选择上的错位和公正伦理原则的沦丧。行政垄断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对社会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因而对行政垄断的道德调控是法律调控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等概念的生成,越来越呈现出人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实现则越来越依赖于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只有科学的精神产品内化为人们普遍的思想意识、变成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社会生活的科学合理化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刑事侦查立案制度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案是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开始程序,立案制度不仅本身存在着诸如立案的条件缺陷、与无罪推定原则相悖造成侦查权对审判权的侵犯及与刑事诉讼实践存在冲突等问题,而且从制度设置的意义等层面也存在诸多的缺失.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应当迅速、合法,在诉讼程序启动之后的诉讼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司法控制体系,这样才能实现立法机关试图通过现行的立案制度所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理性的反思与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国盛教授说:“发现一个理性的世界,一个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世界,这是西方人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的贡献。相比较而言,我们中国人缺乏这个纯粹的内在的理性世界……在我们看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理是相对的,而情反而是绝对的,这个情与‘礼’相通。可是希腊的理进入了内在性的高度,因此是绝对的。”(《中华读书报》2002年7月10日《吴国盛纵谈科学与人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民族意义上的国家意识逐渐淡化.民族主义也因其天然的排他性和对抗性丧失了其作为国家认同的唯一源泉.然而,民族国家作为当今世界格局基本政治单元的组织形式,仍具有不可取代的合法性和现实性,因此实现超越国家的宪法爱国主义就难逃乌托邦的宿命.理性的爱国主义建构应该是基于本民族符号系统诠释的基本价值观念,并以此为路向形成凝聚公民向心力的政治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主义和制度认同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刘吉发 《前沿》2011,(1):18-21
核心政治是现代政治实践的主流模式,它表征着政治生活"主导结构核心化"的政治方式。随着阶级政治实践向核心政治实践的历史演化,人类政治生活也由意志政治向科学政治迈进,从而决定了人类政治思维从价值思维向实践思维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核心政治,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科学化,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20.
学习型组织成长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建春 《求索》2008,(6):113-114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提供了教育革新的一个新方向,也为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但是,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其理论进行理性反思,其中诸多问题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学习和运用西方新的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