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虹 《今日民族》2007,(7):52-53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民族精神还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相似文献   

2.
张飞燕 《理论月刊》2003,(9):126-127,153
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艰苦奋斗的基本内涵,深刻认识培育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把这项教育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3.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是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的核心支柱和依托,是形成社区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的根本基础,也是社区归宿感和社区参与的内在动力。它不仅有利于全面切实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和发挥各方面的潜能,而且也是使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周紫玲 《人民论坛》2015,(5):167-169
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我国社会开始进入法制建设的新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市民公共精神领域的相关问题开始得到不少专家学者关注。文章首先对公共精神的内涵特质作了解释,分析了现阶段中小城市市民公共精神的概况,阐释了中小城市市民公共精神培育的意义,提出了中小城市市民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5.
梁建东 《北京观察》2002,(12):12-15
关于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的谈论已不是最新的话题,并有不少文章从传统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构造等多方面对这种公共精神普遍缺失现象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很好的解决途径,但明确将公共精神与公民社会联系在一起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公共精神与公民社会的辨证关系,以从社会结构的层面探索重树中国民众公共精神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精神作为多种品质的精神共同体和价值体,在传承民族精神与升华时代精神中构建着自己的特质,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深刻理解和把握公务员精神具体内涵,积极探索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治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实现其职业意识觉醒、升华其人文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宪萍 《湖湘论坛》2005,18(5):95-96
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神圣职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实质及其重要作用,理解民族精神的历史性、时代性,不断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要突出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内容,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要求,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在探析大学生法治精神现状及成因基础之上,应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力量,从理论教育、民主管理、文化滋养、社会实践等多种路径入手,全面有效推进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9.
忠诚是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核心品质,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具有引导价值观形成、界定行为规范和保障专业学习的价值功能。课堂支撑不足,制度保障不力,文化沁润不够,网络建设滞后,是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培育面临的困境。建设立体化教学的主打方式,构建科学严谨的制度支撑,打造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完善网络平台,是破解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培育困境的四个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0.
厉行节俭是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关键环节。在新时代中重拾公共节俭精神及品质,需进一步加强制度供给。要以严密的发现制度杜绝铺张浪费,建立节俭精神培育的宣传及教育责任制度,加强节俭实践的法律制度设计,从而重塑公共节俭精神,在新时代中发扬中华民族尚勤节俭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1.
加强当代大学生同中国梦的紧密联系,需要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去弥合,使其突破表层的学理灌输,成为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与认同,这种内在的逻辑力量就是精神动力。必须破解当代大学生精神动力的培育密码,从理念、机制、环境和载体方面着手,唤醒深藏于大学生群体的精神动力,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社会是以创新为灵魂的社会,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科学精神则是创新的基础和关键。科学精神成为现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本文大学生科学精神的特质、作用和培育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文锋 《青年论坛》2006,2(3):43-46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原则,要正确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而且要不断积极探索和完善新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客观分析,更加彰显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思维、新的视野去研究和探索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袁美静 《传承》2012,(2):52-53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有着很大影响。因此,高校应切实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提出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德意识淡漠、公德行为失范的现象,这与当前大学校园缺乏公德建设的良好风尚、传统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缺陷、网德建设欠缺等密切相关。要培育大学生公德素养,高校各教育部门、管理机构要提高认识,以“全面育人”为目标,真正落实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统一思想,形成整体联动机制,加强道德教育方法和力度的改革,善用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启发和自主教育,不断完善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正>新文科是时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一般认为,新文科是对现行高等教育文科专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所形成的学科形态,是传统文科适应时代发展的升级版。新文科以现有文科专业之间的融合、文科与理工科交融为路径,以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内容为抓手,以适应智能社会发展的知识创新、价值引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能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勇于担当是新时代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必备品质和素质要求。但实践表明,少数党员干部在艰难险阻面前担当意识薄弱、担当精神匮乏,出现了"不舒服""不适应"的状态。为此,培育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要坚持以文化人,涵育担当精神;完善机制保障,夯实担当精神;推进典型教育,激发担当精神;强化实践锻炼,淬炼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法治的实现需要对现行法律足够尊重、信仰、服从。规则意识是法治精神建立的内在动力和保障,培养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是依法治国的精神支柱,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政府、企业、公民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的培养路径多有不同,应分门别类、共同推进。培育政府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政府法治精神建设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对于法治建设尤为重要,只有政府带头守法、遵守规则,才能引导企业、公民自觉守法。首先,政府权力规范化、法律化。政府在执  相似文献   

20.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民族精神的概念界定出发,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七个基本内容,提出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对策建议,旨在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大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愤苦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