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指导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闻工作的思想基础。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就是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这对于我们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推动华北石油新闻事业与时俱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邱琳 《长白学刊》2012,(4):153-154
正一、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统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价值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因此,容易产生价值观上的千差万别,甚至针锋相对。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价值观加以限定。着眼于价值观的主体性特征,着眼于人的社会性、国家的意识形态性,我们才有必要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毫无疑问,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观,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江泽民把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主义革命前预设的理想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中现实的课题.本文全面阐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并认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积极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为视角,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关键,以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和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5.
5月31日,省委召开省直新闻单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动员大会,要求省直各新闻单位从讲政治的高度,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集中开展一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武装头脑,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提高全省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舆论引导水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思想基础,是新闻工作者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入的重要保证,是建立高素质新闻队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反对资产阶级新闻观,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打好思想根底。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坚守党性人民性一致的原则上要立场坚定,要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在新闻学教学与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工作者。对国外的新闻理论,要有批判地接受。  相似文献   

7.
学界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讨论,从2003年到2012年发表相关文章、著作有八万余篇、部,集中在"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上。近10年来主要争论:"人"是什么?"本"是什么?"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学界不同观点是:"人"是个人?人民?人类?"本"是世界观之本?历史观之本?价值观之本?"以人为本"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是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价值观决定立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本价值观,马克思终身奋斗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真正的人本社会。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的解放是普遍的人的解放。因此,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立足时代条件和中国国情,结合远大理想和阶段性历史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现实立场是人民大众。这一立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规定。人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主体,必然要在知行过程中构建主体认同机制。具体而言,人民在价值认知过程中,聚合价值观的思想共识机制;在价值实践过程中,构建价值观的体验共鸣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题一脉相承。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认为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出发点,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逻辑前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目的,两者是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虚假的意识形态,同时预示了未来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指向人的终极关怀——人和人类的解放。立足于意识形态教育本身,当前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在于:对于个体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有助于推动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促进个体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国家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养成,推动社会各种利益的有效整合,凸显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软实力"的作用;对于国际社会中思想文化交流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在多元的文化交流中把握自身的话语主动权,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地位。  相似文献   

12.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规定性,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同在的自由。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关键是要认清实践是自由的基础;理清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理解自由实现的过程性和目标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规律的总的看法,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入的重要保证,是建设高素质新闻队伍的迫切需要。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传播规律,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新闻工作。广泛而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核心是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始终坚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新论述  价值观作为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当代共产党人要坚定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实践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三个代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持和发展。具体地说,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在人类历…  相似文献   

15.
徐聪聪 《传承》2011,(26):36-37,63
探讨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课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新时期党的建设,对于当代青年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聪聪 《传承》2011,(10):36-37,63
探讨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课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新时期党的建设,对于当代青年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观"是指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流变,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阶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阶段。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流变,对于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着深刻的思想启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在"部校共建"的良性机制下,当代广西杂志社与广西财经学院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探索新路径,为"部校共建"新闻传播院校探索新的发展空间,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寻找新的路径。"部校共建"构筑出党委部门、高等学校、主流媒体"三结合"的新闻人才培养大平台,是当下我国新闻教育界一股持续升温的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与资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之间的斗争一直尖锐地存在着。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五十周年时,剖析一下这场斗争的现状,对于认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艺术思想,与资产阶级艺术思想本质上的区别,对于认识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实行一元化领导,对于把不同阶级的多元化思想冒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元化领导下的百花齐放,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属人的关系",价值的本质是指促进主体自由自觉活动的一切属性,内蕴于历史唯物主义之中。马克思在双重进路上即立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然"揭示劳动异化基础上的价值关系,批判人道史观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另一方面从劳动的人类学视角指认新的价值关系与价值活动的历史必然性进程。人道主义价值观不足以囊括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在历史唯物主义整体视域下才能呈现其价值观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