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依靠和利用海洋而生存发展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和能力的总和,是滨海地区民俗文化重要的基础部分。发展海洋经济、发掘和培育海洋文化是近年来滨海地区的共同探索。岱山县近年来把建设海洋文化作为提升发展软实力、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海洋文化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成为建设海洋文化的排头兵、突击队。最近,我们专门组织了课题组,采取召开座谈会、专家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岱山建设海洋文…  相似文献   

2.
辽宁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是海洋文化建设的基石,海洋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当前迫切需要对辽宁海洋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顶层设计、研究宣传、成果转化、技术手段、人才工作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对开展好辽宁海洋文化建设、把辽宁建设成海洋强省提供可借鉴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在海洋文化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但在全球海洋文化交流中,中国海洋文化的价值却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文化自觉的前提下,充分认识中国海洋文化的内在逻辑,探寻中国海洋文化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延续海洋文化的生命活力,建立包容的海洋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4.
史久武 《今日浙江》2003,(16):15-17
21世纪是海洋世纪,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这是从我省实际出发,抢抓发展机遇、开拓发展空间的战略部署,同时也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台州作为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与海洋强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有效传播具有中国特色、表达建设海洋强国发展诉求的海洋文化,业已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般认为,唐宋两朝是中国历史上海洋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因此,深入挖掘唐宋时期海洋文化的历史基因,考察其依托"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海洋文化的方式与途径,对于探究中国海洋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优化海洋文化国际传播理念,缩小与世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差距,乃至将我国建设成为21世纪世界海洋强国,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洋文化从性质上看,既是历史现象,也是社会现象。中国海洋文化是中国人民基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创造出的文明形态,是基于海洋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海船、航海、海洋科学等等诸多要素历经传承的凝练,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弘扬中华海洋文明,为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新时期构建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应该坚持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体系创新,以科学的理论引导,并开创海洋文化研究的新局面。这是文化功能性的现实体现,也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郑剑玲 《人民论坛》2012,(36):198-199
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意蕴。在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海洋文化对不断激发人们活力与创造力,提升西部地区文化软实力,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人文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5,(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明确要求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需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所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把文化建设放在文明发展的大视野大格局中来审视和谋划,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心骨,进一步创新理念和思路、提升标杆和追求,更好地以文化的力量促进文明的进步,努力开拓江苏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陈智勇 《新东方》2009,(5):28-31
海南海洋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和海南海洋有关的文化,是缘于海南海洋而生成的区域性文化,是别于其他区域性海洋文化的具有热带海洋与热带海岛性的特色文化形态。它是人们认识、把握、开发和利用海南海洋,在历史与现实的开发利用海南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涉海型物质成果、制度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千百年来,海南区域孕育产生了丰富的海南海洋文化。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海南海洋文化的认识还很模糊,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海南文化资源丰富且独特,海洋文化、红色文化、侨乡文化,以及生态文化、养生文化等多种形态的文化各具特色。近年来,海南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增强。11月15日-17日,在海口连续3天举办的2019华晨宇"火星"演唱会,吸纳到场观众超过10万人(八成以上来自岛外)。这一事例,我们看到了粉丝经济助推海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海南借此吸引国内外游客、观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巨大潜力。对海南而言,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消费经济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文化力就是指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是由一个地区的文化积累、文化潜力、文化活力和文化发展水平构成的。本文拟就文化力对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特殊意义以及如何发挥文化力作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文化力对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特殊意义文化力作为一种软国力,历来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很大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发展》2011,(4):59-59
21世纪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海洋经济正在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岛保护密不可分。我国是海洋大国,岛屿众多,保护与合理开发海岛,全面推动海岛地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对我国实施海洋开发,建设海洋强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高雪 《传承》2011,(5):40-41
由于人口爆炸和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人们纷纷将视线转向海洋。近年来,广东省海洋产业总产值逐年增加,其中海洋服务业占的比重也随之增大。发展广东绿色海洋服务业,要坚持海洋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科技为本,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发扬海洋文化的基础上,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建立与文化融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海南在管辖面积上是绝对的海洋大省,管辖着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却为何未能成为海洋文化强省?虽有努力,但仍不足海南新兴文化的典型代表就是海洋文化,它不仅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海洋生产生活习俗、海洋信仰和海洋文学艺术,还包括海洋旅游文化、海洋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15.
文化力是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新着力点,是蓝色经济区发挥引擎作用的关键.蓝色经济区在文化力发展方面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不足.在发挥自身文化力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凝聚蓝色经济区的核心文化力,建立促进文化力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15,(5)
海洋观念是人类对海洋本质属性及自身与海洋关系的一种理性认识,以丘濬、钟芳、唐胄为代表的明代海南士大夫在海洋经济、海洋科学、海防、海洋文化等方面皆有建树,海洋观念的探讨有利于丰富人们对海南海洋文化的认识,促进海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海南的文化自信心和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浙江的市场经济文化发展带有海洋文明的浓重印记。在数千年的市场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浙江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号召“走市场化发展道路,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已成共识。作为舟山市市场局,我们将竭尽所能,为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舟山的市场开发、建设、管理尽心尽力,为滨海城市舟山市场经济繁荣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倡导和推动世界实现和谐、和睦、和平的发展理念,以及将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共同愿景变为现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载体和新实践。其中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作为我国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京族,它的民族文化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内涵,是北部湾海洋文化的代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建设京族海洋文化对于新时代下广西北部湾"向海文化"和"向海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色彩斑谰的香港文化俞峰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有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同时又是殖民时代的孑遗;炎黄子孙在这里开拓繁衍,身上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但又自由徜徉在西方文明的海洋中,自信而游刃有余。——香港的社会特征,直接反映在香港的文化上,因而,香港...  相似文献   

20.
文化力与文化生产力:文化经济发展的立足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丹增 《思想战线》2007,33(3):86-93
只有当文化力融入生产消费过程之中,文化力才具备了生产力的特质。文化力经过与经济力、科技力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才形成了具有崭新功能的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就是经济和文化及其相互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化产品生产中的智力投入和物质投入,具备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