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翰墨苑     
《协商论坛》2014,(9):59-61
位于豫南大别山的固始县是河南第一人口大县、省直管县,全省五个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县名拜东汉光武帝刘秀以“欲善其终,先固其始”之意涵命名一古称“蓼城”,又因方言词汇“俏巴”最具特色,有“俏巴县”之称固始是赫赫有名的书画大县——中国书法之乡从固始走出的书法名家灿若群星,如当代名家王玉、李乾山、李强、西中文等,为展示其书法大县之底蕴,本期“翰墨苑”特遴选数位书法名家的书画力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汪良先生曾自诩“不肯随俗之字,以书为画之笔”。我与他相识二十多年,也曾是房间相邻的同事,对他的艺术追求心存感动。他以“小桥”为号,清晰表达了他对清代郑板桥书画精神的崇敬追随之意,这也是同行所熟知、所乐道的。汪良先生自幼随父亲习字,初描红,后学楷。十五年前,独钟情郑板桥先生书法。至今已临池四十余年。板桥先生乃扬州八怪之一,其书画为时人所重、后人宝之。板桥书法随心所欲,变化多端,六分半书画意淋漓。其革新精神尤为汪良先生激赏,故勤奋临摹。年深日久,化入胸中,发之于笔端,成自家面貌。古人云:“书,如也。”如其学养,如其胸…  相似文献   

3.
曹月柱 《电子政务》2015,(1):105-112
网络民主之于中国,欢呼者有之,质疑者有之,理性研思者有之。一路走来,从基本内涵、特征与价值到之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再到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境遇与路径探索,都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章择其研究焦点综而观之,网络民主正在成为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深化。  相似文献   

4.
樊和平 《中国发展》2011,11(6):72-77
书法通常被当作艺术。然而,如果将中国书法仅仅理解为一种艺术,那就曲解和委屈了书法,误读了它对于中国民族的深刻意义。在其他文明中,书法也许只是艺术,但在中国,它却是文化本身。书法、书法史,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图表,演绎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构造。书之"法"与人之"法"统一,赋予其"方不中矩,圆不副规"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国式自由意境;刚柔性格,进退智慧,演绎着"志在飞移"、"将奔未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大智慧,"书写"着儒道佛三位一体的极富弹性的安身立命的基地;真善美贯通,表达了"风骚之意"与"天地之心"的天作之合,沉默庄严地演奏着中国人高明悠远的灵魂协奏曲。  相似文献   

5.
晓音 《黄埔》2006,(5):58-59
为了弘扬毛体书法艺术,2005年底,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了“当代中国书法名家贺惠邦”书法邮票。据悉,这是新世纪以来第一个发行书法邮票的书法名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十多家有影响的报刊都作过报道。此事引起众多书法爱好者和邮票收藏者的关注。贺惠邦何许人也?其书法有什么特点?本文简要述之。贺惠邦,山东莱阳人。196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现为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秘书长、毛体书法研究创作中心主任、人民艺术家、一级书法家、教授,是目前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毛体书法家,被誉为“毛体书法带头人”“毛体书法艺术传人”。他从事毛…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相生相伴,是中国文化之独特代表,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书法的独特性及其与世界艺术的共通性,使其具有"走出去"的独特优势。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书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必将对世界文明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4)
正郭石夫,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天津。以大写意花鸟画享誉画坛,并兼擅山水、书法、篆刻、诗词及西洋绘画等,于戏曲上造诣尤深。郭石夫的花鸟画,博综集粹,渊源广大,由近现代之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朱屺瞻诸巨匠,追溯扬州二李、八大、二石至青藤白阳,悉为己用,蔚为一家。其画风沉雄朴厚,古雅刚正,磅礴而不染犷悍之习,洒脱而内具坚贞之质。凡一花片叶、寸草泰石,莫不深合理法,备极情态,而未尝于"创新"的  相似文献   

8.
正道馆,天下之公器也2017年夏、由大德发心创立,明老师立心授课。以:弘扬武当太极功夫,传播道家养生文化。重启士子之教、重开道德宗风,道器不二、知行合一,以儒学修身,道学养生,文武双修,德才兼备。以武会友,互教互学,无远近之分,亦无贵贱之别。大凡君子,见贤思齐,从善如流,求同存异,同道而谋之,非同道而习之,察纳雅言,咨诹善道。是故君子:以谦卑为怀,方能成其大,以厚德为基,方能载其物。会馆以:武当成年太极养生班、青少年武当功夫班为主,以古琴、经学、易经、书法、五行、八字、等等国学传统  相似文献   

9.
<正>漓江出版社出版定价:268.00元本书荣膺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将代表中国参加2018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作者同时也是本书的设计者,以"无言之诗"的方式阐述了其书法主义的理念以及对中国书法的当代表达,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其不同时期的观念与风格演变,并以个案的方式诠释了中国当代艺术从传统到现代以及后现代的发展变化,呈现了一位艺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汉字书写艺术。可以说,离开了汉字,就没有了书法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不可缺少的要素。换句话说,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有筋有骨、有血有肉地呈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生命意味,离不开这两者的相互滋养。追根溯源,书法之美与汉字之美的交织与融汇,从书法审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汉字的演化,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潜、流动,直至拓展、升华。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1月27至29日,云门舞集在国家大剧院为首都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演出,这就是林怀民以中国书法为灵感创作的作品《行草》。  相似文献   

12.
沈定庵先生在书法界的辈分很高,又是国内闻名的大德居士,他在书法界以古隶擅名,其风格浑成古穆,气象堂皇,面对精品力作,倘若以一言作喻,则璞玉浑金之赞,足可当之。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06,(11):48-48
以“楚学墨韵”为主题的杨斌庆楚文化书法作品展,于2006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全国政协专委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这是由政协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八一书画院共同主办,全国政协:括画室、中国比族博物馆协办、北京华夏之子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亿园(北京)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一场全面展示楚文化的专题书法展。  相似文献   

14.
卞文 《黄埔》2011,(4):60-61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能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特征的是中国的书法艺术。汉代杨雄说得好:"书为心画"。书法以它特有的"形态"表现着书法家的意境,它那跃然纸上错落有致的点线是境界中智慧的体现。滕墨之的书法以情为基石,以意为书法的生命力,以丰富的书法人生感悟为涵养,在灵动间畅想,开创了一代美妙书风。书道尚意,得意可以通神,所以书法全其意而已。而要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以文化建设为主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重视,更说明了文化之于发展和强大中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马军 《人民公安》2011,(1):62-63
书法篆刻之于我便如“情人”一般。怡神养性无法言喻的美感,无穷无尽的新奇感,一上手就废寝忘食的依恋感,探索追求中的刺激感,冥冥之中的通灵感.偶有收获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等等。昨晚读帖时我突然想到,这种感觉像什么?像足了传说中的与情人的约会。我想,构成“情人”应当具备几大要素,现逐一与书法篆刻相对照。  相似文献   

17.
王飞 《黄埔》2013,(3):95-96
中国书法,终究是一门线条的艺术。其书写对象是汉字,汉字本身就具备很强的思想性。这样就决定了书法能够,也必须反映书家的审美心理、审美情绪和审美境界。书法有着深远的艺术意境,其艺术意境和情与理、形与神、丰富的结字和生动的韵律相一致,其表现形式与书写内容完美的统一是至关重要的。陈继鸣的书法作品就有着一种内敛,看上去有着道家学派的那种玄远、超脱之美,其表现形式是  相似文献   

18.
寻道守德     
<正>韦兄守德,八桂武宣人也,早岁为官,出宰州县,以勤劳干练称道于地方。公务之有余暇,好书法,金石碑版,法帖字画,精研而力索,如饥渴之于饮食。中年以来,转任文联工作,更可谓如鱼得水者也。守德学书,初学唐楷,后致力于米芾、王铎行草,于诸家名作,多有临摹,打下较强之基本功力。五十以后,由帖入碑,由得力于龙门造像记,心摹手追凡数年,乃大悟笔法,以方为圆,破圆为方,点画转折,济刚柔俊逸于毫端,一入高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8)
正刘艺生长在一个有浓厚艺术气氛的家庭,其父刘锦堂(又名王悦之)为著名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是与徐悲鸿、林风眠同时期的中国新美术运动先驱之一。刘艺自幼受家庭熏陶,7岁起开始练习书法,70余年笔耕不辍。秋水为神雪泥鸿爪——追求独特艺术风格刘艺书法五体兼擅,尤以章草最负盛名,书风古朴庄穆,洒脱飘逸,别具风采,影响深远。作品先后参加过历届全国书法展、中日代表书法家作品展、旧金山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展等重大展览。  相似文献   

20.
许纪峰 《当代广西》2014,(15):54-55
正甘文锋,男,1966年11月出生,广西平果县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北京大学首届书法艺术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首批签约书法家,广西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委,广西师范学院书法教授,八桂书风代表人物之一,"2006中国青年书坛百强",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全国书法展最高奖获得者。擅长行草与大篆,尤擅大草,个性突出,有"甘草"之称。作品在权威机构举办的展览中入展十多次并获奖: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