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重大论断,需要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定位、内涵特征和时代价值三个方面来进行深刻把握。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定位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滥觞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是党的精神谱系的逻辑起点和精神之源;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特征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同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内在耦合性,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承续与发展;从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和使命的精神概括,是对党百年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些精辟论述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归结到一点,就是希望全党同志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一、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有伟大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在以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础上体现出新的内涵。"四个伟大"构成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构成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动力;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需要伟大思想理论也能够产生伟大思想理论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个伟大时代产生的伟大思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伟大?因为这一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形成的,因为这一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创立的,更因为这一思想本身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初心和使命的认知。中华民族是当今中国的国族,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相比,当今中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仍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更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增强"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6.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互相作用,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然而,目前仍有些人存在认识误区、糊涂观念,亟待澄清纠正。一、"四个伟大"不是空穴来风现阶段,有些人认为"四个伟大"是空穴来风,也有人认为"四个伟大"是"飞来峰",还有人感到"四个伟大"是横空出世。可见,一些人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仍然  相似文献   

7.
曹永军  王俊杰 《人民论坛》2013,(10):190-191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的关键.知识分子建党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初步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现实条件;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有力保证;符合国情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落脚依托.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4)
正伟大的民族,坚持同一个梦想;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世界茶王、天福集团董事局主席、台商李瑞河追求的茶业振兴梦、企业强大梦,弘扬的是中国精神,体现的正是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用理论指导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以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群众基础;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伟大时代铸就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领航伟大时代。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为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精神"内涵的认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推进而日益深化的,同时也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深入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的。以"历时——共时"研究视域梳理改革开放精神的发展进程及其内在逻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本质和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动力源泉,必将激励亿万人民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征程中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伟大斗争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斗争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伟大斗争具有继承性、革命性、时代性、复杂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从理论维度看,新时代伟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历史维度看,新时代伟大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从现实维度看,新时代伟大斗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实践要求包括:明确斗争方向;强化思想斗争;创新斗争方式;提高斗争本领;建构斗争话语。  相似文献   

12.
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西柏坡时期(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在这伟大历史转折的实践中,铸就了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 一、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聚焦点。这个聚焦点是以中国革命的辉煌胜利为  相似文献   

13.
长征胜利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民族复兴史的一次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突出体现在五个层面上:一是实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由不成熟不稳定到成熟稳定的伟大转折;二是实现了军事战略、策略由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的伟大转折;三是开始实现了由唯上、唯书到实事求是的伟大转折;四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爱国主义精神和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时代创新精神相结合的伟大转折;五是开创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转折。  相似文献   

14.
"四个伟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新成果。"四个伟大"的厚度、强度、高度和力度,分别体现了"四个伟大"的历史性、时代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把握"四个伟大"的厚度,探寻"四个伟大"的发展脉络和历史积淀;把握"四个伟大"的强度,剖析"四个伟大"的时代特性;把握"四个伟大"的高度,彰显"四个伟大"的深刻理论内涵;把握"四个伟大"的力度,领悟"四个伟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沧桑历史熔铸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指引时代历程.76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倪世勇 《群众》2012,(11):82-82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精神是高扬的旗帜,引领社会进步;精神是奋进的号角,激励干群奋斗;精神是澎湃的动力,推进城市前行。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3,(12):4-4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  相似文献   

19.
<正>"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高度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对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贡献给出高度肯定。可以说,从振兴中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山思想、中山精神,永远是一笔值得传承的宝贵财  相似文献   

20.
一、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变革中。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是个伟大的变革,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是个伟大的变革,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一個伟大的变革。这些伟大的社会变革,尤其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发展的高潮,已经和正在引起整个社会产生基本的变化,出现新的局面。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按计划按比例发展法则的基础已经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并且正在飞跃地向前发展,势必完全代替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