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由主义并非中国土生土长。在西方殖民主义一步一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并成为中国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天性豁达的包容性没能挽住自由主义失败的历史命运。近代以来,中国自由主义没有化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没有吞噬自由主义的结局为我们重新理解、阐释自由主义的原则和内容,重估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影响留下充足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知晓度的同时,也存在着被部分大学生认同的情况。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审视,当代中国在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进行发展的历史境遇以及在此过程中遭遇的矛盾挑战,是出现上述情况的客观原因。而该思潮本身的迷惑性,再加之我们在学科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则对导致部分大学生认同该社会思潮起到了推动作用。为此,必须通过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建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当代叙述体系等战略举措,并辅之以微观层面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及引导规范网络舆论等途径,来克服化解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日益信息化、全球化,中国与世界,世界与中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不仅经济领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画面,各种思想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西方思潮也乘着这股东风如潮水般涌进中国市场,对当代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产生着影响,在这其中以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最为突出。我们都知道对大学生这样一个思维敏感,追求言论自由,政治民主,提倡改革和创新,喜欢标新立异的群体而言,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无疑在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中有着适合它滋生的土壤。那么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大环境下,在这样一个思想涌动的背景下研究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民主革命历史时期,曾此起彼伏地出现过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思潮。自由主义在中国革命中既发挥过积极、进步的作用,也产生过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考察自由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揭示自由主义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命运,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拟仅就本杰明·史华兹教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以下简称《严复》)和罗杰姆·格里德教授的《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以下简称《胡适》)所提供的材料发表一点感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因素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获取的两个影响因素模型表明: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度;新型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中是一把"双刃剑",传统载体在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中发挥消极作用;传统途径、新型途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中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受到各种影响因素,各种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中的作用并不一样;政治观在生活满意度、人生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度的影响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社会思潮在欧洲各自代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而斗争.20世纪初这两种社会思潮传入中国后,自由主义愈益衰落,社会主义取得胜利.改革开放以来,自由主义重新在中国抬头,人们对自由主义有三种不同态度.斥责自由主义与倒向自由主义均为极端,理应既借鉴又超越自由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宋晓敏 《前沿》2009,(1):56-59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源远流长,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思想理论,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思潮之一。西方自由主义传入近代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思考和启示意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正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碰撞的结果,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社会密不可分。本文从自由主义的产生起源以及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联系等角度,探讨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下产生的悖论和启示.以及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总结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理论意义与今天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适方法作为态度性方法,其中蕴含着现代文明理念,与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在现代中国不同命运的比较中,可以进一步考察胡适方法中的自由主义精神和胡适自由主义中所蕴涵的方法意识,体察胡适方法的实践品质和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渊远流长,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思想理论,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思潮之一。西方自由主义传人近代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思考和启示意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正是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碰撞的结果,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社会密不可分。这里试图从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产生的悖论以及西方自由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关系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演进历程,并且进一步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对照,比较分析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流变,以此为我们今天的思想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关注度:8.8活跃度:9.4影响力:8.3综合得分:8.78国内动向: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力量在中国不断壮大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新自由主义思潮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越发明显,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力量在中国不断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措施明确反对新自由主义,给了新自由主义思潮较大打击。但社会土壤已经形成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仍然试图影响社会舆论和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1.
郭建辉 《求索》2011,(5):217-219
巴尔加斯·略萨的创作期盼美好社会理想的实现,表现出对自由主义理想的向往。解读略萨创作中的理想主义,可以看出诺贝尔文学奖中理想主义内涵实质上蕴含着世界文学的普世价值理念。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审视略萨创作中的自由主义理想,它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应该努力使中国文学具有世界文学的品格。  相似文献   

12.
余世锋  陈清浩 《前沿》2010,(7):111-115
19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纷纷从拥护自由主义倒向独裁主义。《独立评论》作为继《努力周报》和《新月》之后的另一块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阵地,原先的一些自由主义思想家如钱端升、蒋廷黻、丁文江、吴景超到了19世纪30年代纷纷主张独裁,而一直被视为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胡适也一度表现出对独裁主义的强烈兴趣。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纷纷倒向独裁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自由主义均抱着强烈的工具主义的取向,缺乏对自由价值的终极关怀,导致自由主义的集体性失语。  相似文献   

13.
景思江 《人民论坛》2012,(8):126-127
推崇自由市场机制和私人企业制度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的全盘否定,以及强调弱化国家职能是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借鉴和吸收新自由主义的合理主张,理性看待新自由主义的负面影响,对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雪梅 《人民论坛》2012,(23):190-191
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经济学领域占据主流地位的理论思潮,新自由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文章从新自由主义的内涵入手,分析新自由主义对中国改革的不利影响,便于科学应对新自由主义,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一种从西方舶来的政治思潮。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这股思潮屡屡在中国兴风作浪。马克思主义者也持续对新自由主义思潮作出有力批驳。借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新自由主义"阴魂不散",争夺纪念改革开放的话语权,制造思想混乱,妄图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而独特文明的超大规模文明与政治共同体,其内部秩序之型塑与世界历史责任之承担,均有赖于文化之培本固元。百年中国自由主义在此处有巨大盲区,故而陷入奇怪的自相矛盾中2013年的自由主义动向:直面中国问题,而不是贩卖西方理论对自由主义来说,2013年是艰难的一年。也在这一年,自由主义出现了若干微妙而重大的变化。2013年初,新任领导人第一次外出,首先到深圳——邓小平启动新一轮改革之地,自由主义因此对改革充满期待。然而,很快就传来对自由主义不利的消息,尤其是舆论场域中出现反西方民主宪政潮,它针对的正是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环境为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存在创造了条件,自由主义思潮也在当今全球发展中显示了其一定的生命力,但事实上,在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中国,自由主义依然缺乏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虽然如此,自由主义对我国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也对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工作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一种常见批评认为,自由主义是一种"去政治的政治理论",因为它将道德置于政治之上,从而自由主义消解了政治生活的本质。通过分析制宪权理论在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中的重要地位,不难发现政治自由主义并未忽略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和决断因素,而是一种更为平衡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9.
徐继耀 《人民论坛》2010,(4):222-223
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和先锋文化的主要承载者,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商业意识形态的影响,思想意识中呈现出经济实用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多元化价值。为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并有力引领新自由主义思潮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准确把握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基本主张,尤其要正确认识我国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实质,从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实施有力有效的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