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翟继勇 《前沿》2012,(6):126-127
体育礼仪文化不仅有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对全民性礼仪文化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本文在分析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基础上,针对现代体育礼仪文化的不足,指出了现代体育礼仪文化融合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意义和途径,探讨了现代礼仪文化价值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的方法,试图结合体育礼仪文化与儒学文化,实现二者的双向超越。  相似文献   

2.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在传统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传统礼仪形态丰富完整,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遺产。在古今中西的文化激荡中,如何传承优良的传统礼仪文化,如何保持中华礼仪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与吸收西方礼仪文化元素,传承与弘扬我们的礼仪文化,是必须面对与思考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以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渗透在文化、制度和道德之中,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研究传统的礼仪道德,既有总结传统道德的历史价值,也有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代价值。一 礼仪道德的历史地位礼仪道德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7,(2)
目前,中国礼仪文化的缺失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对立及各种"天灾"的客观存在,人与人的对立及各种"人祸"的客观存在,人与自我的对立及各种烦恼的客观存在。礼仪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礼仪文化竞争力,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人民的精神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礼仪文化建设应注重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精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精髓以及培育现代礼仪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传统礼仪与当代青少年的个性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道德在青少年礼仪教育上有着许多可贵经验。本文认为,湮没个性与表里不一绝非礼仪之真谛,而背离了道德理性与情感的所谓“个性”,只会流于浮躁与虚华。在借鉴古代礼仪训练的合理观念基础上,传统礼仪应该也可以在塑造当代青少年的个性精神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交礼仪文化继承了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道德礼仪文化的传统,同时又积极结合美国的现实与实践,创新发展而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实用主义社交礼仪文化,体现着平等宽容、诚信率真和简捷实用,在促进美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美国社交礼仪文化的解读,有助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汲取美国社交礼仪文化的合理性元素,努力探索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性化的现代文明社交方式,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提升社会各阶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岩 《青年论坛》2003,(6):143-144
本文从礼仪所表示的政治等级观念、礼仪对传统政治文化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礼仪与中国传统政治的关系 ,进而挖掘其积极因素 ,为建构社会主义礼仪规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征文启事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以良好的文明风尚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本刊将持续配合好"浙江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公民道德论坛"的举办,以"礼仪与文明"为主题征文,具体事项如下:一、参考选题1.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思想;3.礼仪文  相似文献   

9.
礼仪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能有效地规范公民的行为举止、提高公民的道德理性、彰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公共秩序建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力量。然而,当今社会公共秩序构建面临人民群众礼仪文明理念弱化、法礼相协功能日趋消解和礼仪文化教化存在偏差等困窘。必须深入挖掘礼仪文化的价值、思想和意蕴,通过提高民众德性素质、加快法礼统合、建设礼仪教化新体系,以实现弘扬礼仪文化与建构公共秩序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稳定、良性运转的公共秩序。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在五千年灿烂光辉的文明历史中,国人以彬彬有礼的风貌著称于世。"君子风范"作为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部分,内容丰富,范围广泛。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硕果累累,举世瞩目,但礼仪文明并未取得同步发展。国人普遍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丧失了意识,社会上戾气蔓延。出境游客大闹国外机场、旅游景点随意涂鸦、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交通碰瓷讹诈、学  相似文献   

11.
礼仪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礼是内容,仪是形式。目前,社会上存在只注重礼仪的形式,而忽略礼仪内涵的现象。必须从传统文化和礼仪渊源的角度来探讨国粹、礼仪、智慧,更好地在现实中不断完善自己,修身历练,真正做到善与美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礼仪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礼是内容,仪是形式。目前,社会上存在只注重礼仪的形式,而忽略礼仪内涵的现象。必须从传统文化和礼仪渊源的角度来探讨国粹、礼仪、智慧,更好地在现实中不断完善自己,修身历练,真正做到善与美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延续本民族的历史,并在历史延续的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包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礼仪习惯以及各种物质载体和符号系统。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精神写照,是民族生命中的智慧之花。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力源泉。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7年8月29日至30日,由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社科院、浙江省社科联联合主办的浙江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礼仪与文明”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省社科院、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专家学者及浙江省文明建设领域一线工作者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更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现代文明礼仪,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组织和个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集中体现着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力军,其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与礼仪文化的价值精髓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少数民族女子成年礼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中,女子成人礼仪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本世纪50年代以前,这些礼仪被完整地保留着。与男子成人礼仪不同的是,女子成人礼仪不仅体现了一个人从此成为社会正式成员的意义,更多地还体现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生育文化、家庭生活的文化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女子成人礼仪出现了明显的文化变迁,这种变迁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国人“无礼”的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芳 《小康》2007,(2):28-29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上个世纪,屈辱的历史让国人做出了一个极端的选择。我们传统礼仪的文化价值因此被全盘否定。一百年之后,当我们再也找不到共同遵守的礼仪秩序,回头重新审视传统礼仪时,国人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9.
吴蕴慧 《前沿》2009,(13):191-193
传统礼仪的繁缛、时代的发展以及礼仪规范国际化的趋势导致当前国人在知礼、守礼方面出现了混沌的局面。因此,在构建现代礼仪体系的过程中,在加强礼仪的普及教育、循序引导的同时,还应准确把握礼仪的内涵和实质,本末兼得。  相似文献   

20.
时代呼唤礼仪教育王蓓近两三年,礼仪文化日渐被重视,礼仪教育也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电台有专门的礼仪栏目,大中专院校也相继开设了礼仪课程,有不少地市还设立了礼仪学校。这固然是对我们"礼仪之邦"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因为礼仪教育为现代人、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