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各级民政部门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要求,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的平台作用,全面整合城市基层民政工作。 一、充分发挥社区的服务平台作用,构筑面向城市基层社会的福利服务体系。一是把与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福利事业纳入到社区服务体系中统盘考虑,在社区积极开展以残疾人康复、老年人看护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同时坚持社区福利事业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鼓励和扶持企事业单  相似文献   

2.
困惑与挣扎:80后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城乡边缘人"的社会角色定位使其闲暇生活特征表现出与农民和市民不一样的特殊性。80后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的认同,以及在传统意识与现代意识交汇过程中催生的社会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与传统农民工差异明显,尤其是在闲暇生活中,既体现对城市生活的主动与积极,但面对与父辈同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时候,却产生更大的困惑与挣扎。本文以湖南长沙的80后农民工群体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他们的实证调查,总结其闲暇生活背后的社会心理特征,剖析其闲暇生活方式,并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3.
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适应,实质上就是其由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是否具备或者是在城市中发展了新的关系和生存技能是其中的关键。城市政府、城市社会在乡城迁移人员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应负有调动城市公共教育资源、帮助乡城迁移人员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的责任,以消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乡城迁移人员的公共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由于更贴合青少年“数字原住民”的习惯,在老龄化加剧的国内社会衍生风险,如何适老化成为数字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既往研究倾向把适老化的主旨归结至伸张代际正义,忽视老年个体在社会空间结构中的位置优劣比年龄数值更基础地决定其能否“招架”技术迭代。因此,数字基础设施适老化应被界定为兼顾代际正义的空间正义事业,它力求在当下、未来数字社会的全尺度空间结构中,公平生产、分配那些塑造个体位置承载力的技术、制度与关系资本。目前,数字基础设施适老化的本土进展包括:在宏观空间尺度上,融合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以促成适老化;在中观空间尺度的智慧社区,实现从住宅到邻里的适老化;在微观空间尺度上,适老化改造智能终端界面与操作方式。这些进展虽有局限,但其深远意义是通过构筑全尺度的空间正义拱卫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5.
农村大学生生活适应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是现代人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能及时摆脱生活中遭遇的种种苦恼,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大学生虽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条件相对优越的校园,但其日常学习、生活也并非事事如意,周围环境会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使其呈现多种烦恼、不安。农村大学生从乡村来到大城市,其所处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的适  相似文献   

6.
陈文鸿 《人民论坛》2010,(6):182-183
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点是人和自然。在城市范畴里,创意阶级与寡头垄断企业和行业的矛盾及其解决,决定着城市的演化或生活方式、生活形态的选择。相对独立的政府可通过运用公共资源塑造城市建造环境,左右城市生活方式、生活形态的演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点是人和自然。在城市范畴里,创意阶级与寡头垄断企业和行业的矛盾及其解决,决定着城市的演化或生活方式、生活形态的选择。相对独立的政府可通过运用公共资源塑造城市建造环境,左右城市生活方式、生活形态的演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迪 《前沿》2012,(4):119-121
本文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适应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社会的因素主要有:是否有城市同龄朋友、同学交往、学习成绩、老师态度、流动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等。  相似文献   

9.
“城市管理与社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近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过程中城市管理与社区发展的内涵、模式、机制和有效性问题展开了研讨。城市管理与社区发展的背景。与会者认为 ,全球化和城市化是城市管理和社区发展的两大背景因素。全球化使各个城市的相互竞争在加强 ,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关键因素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紧密相联 ,生活质量的提高是重要内容。任何希望繁荣发展的城市在城市政策中必须考虑经济效率与城市的适应力、弹力相结合。城市管理与社区发展的联系。与会者认为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 ,也是城市…  相似文献   

10.
熊跃根 《中国民政》2011,(12):19-21
过去30多年来,经济改革与开放主导的社会变迁,深刻影响了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人际关系模式,对社区形态及其内涵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面对城市环境、人居生活形态和发展模式的改变,人的问题和需要产生与变更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这对城市社会规划与社会福利服务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刊特刊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熊跃根《转型进程中城市社区发展和公民参与的理论分析》一文,希望有助于我们对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工作服务的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谢春红 《岭南学刊》2013,(1):115-118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公共空间,城市最终为的是一种富足而文明的生活。文化即人们的生存态度和生活方式,文化为的也是一种高雅而惬意的生活。正因为"让生活更美好"的共同价值追求,使得现代城市与文化紧密相连。随着21世纪全球城市化浪潮的到来,文化日益成为与人们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关的无形力量,驱动着21世纪城市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是行动者与结构二重化的过程。新生代农民工是理性的行动者,其致力于城市融合的行动策略是资本建构与资本转换;但其城市融合行动同时也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并因此不断反思与调整行动策略。通过资本建构与资本转换,新生代农民工获得了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多的机会与资源,得以更深入地参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方式以"同化"与"整合"为主。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城市社区广场舞日益成为很多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这种颇为新潮的娱乐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排解人们的工作压力,增进感情交流,极大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凝聚力。但不可否认,其普及与流行也带来了诸多城市管理问题。由于大部分社区公共活动场所匮  相似文献   

14.
溧阳市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 ,探索实践建设、经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供水和污水处理一体化管理模式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与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养老设施配置与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应形成市、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空间结构。老年人各种机能随着年龄增加退化,活动空间缩小,为老年人创造弥补性和支援性的居住环境,提高适老化程度已成当务之急。城市养老设施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中长期生活照料、专业护理以及生活辅助等综合性服务的公共设施,既包括敬老院、养老院和福利院等为老年人提供全托生活照料和专业护  相似文献   

16.
融入城市的仪式——麦当劳消费对青年民工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智平  黄卓宁 《青年探索》2006,(5):65-67,85
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青年民工通过积极调整自己的消费方式,使其与城市生活接轨,以期在社会、文化以及心理层面上完成城市适应。本文以麦当劳消费作为一个切入点,通过描述青年民工的消费行为、消费体验、社会互动等情况,试图揭示麦当劳消费作为他们认同重构和城市融入的工具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对失地农民来讲,城市化不仅是一个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不断转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并逐步融合到城市社会之中,实现城市化的过程。被征地农民的城市化,不仅是指农民由居住在农村转变为居住在城市,从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转变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组织形态等由农村范式向城市范式转  相似文献   

18.
空巢老人精神健康情况与自身社会支持网络、自我角色构建以及社会资本相关。维系城市空巢老人精神健康必须促进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保持其与社会的连接,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尊重其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帮助构建积极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转变观念,减少社会歧视,帮助城市空巢老人发掘自身优势,拓展社会资本;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定相关社会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三适",即"适时"、"适地"、"适综"。"适时",就是要适时进行转型,不要等主导型资源进入衰竭期了以后才进行转型,那已经来不及了。"适地",就是  相似文献   

20.
袁家方 《北京观察》2006,(12):44-47
每个城市都有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区.这些商业街区不单是一个城市商业发展的历史、文化代表,还典型、深刻地反映着其城市的历史发展,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一种最富历史穿透力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