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境外投资是中国对外投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我国农业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对外投资机遇,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投资形式不断丰富。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企业境外投资现状及投资趋势的新变化,指出目前农业企业境外投资存在水资源约束、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所处外部环境复杂等问题。农业企业境外投资需要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好前期系统研判、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强化农企风险防控、探索农业国际合作新范式,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高效落实和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高度互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中国企业逐渐开拓海外市场,由于沿线国家的经济状况、政治环境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同,会因政治因素、环境保护、劳工保护以及知识产权等而引起法律风险,因此,我们应当针对各种风险进行调研,关注东道国法律与政策变动,为中国企业在域外投资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已近四年了。近四年来,这一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已收获阶段性重要成果。认真梳理"一带一路"倡议的形成过程,分析这一倡议对我国和世界的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倡议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开创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中国的文化发展应当把握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强调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开发,促进经济、政治各领域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荣。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美丽"一词被提高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一的高度,这表达了我国对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关切与决心。建设美丽中国为"一带一路"生态合作带来良好契机,也是"一带一路"时空互动、永续推进的内在价值要求。"一带一路"连接了东亚和欧洲的生态圈、经济圈,其中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源供给能力差距较大,存在着环境资源权利享有与环保义务履行的失衡、生态合作的共同愿景与部分国家逆全球化思潮的博弈等实然冲突。要破解"一带一路"倡议下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困境,就要抓住美丽中国与"一带一路"建设耦合的内在逻辑,加强生态治理区域合作、人才与技术创新、网络联动监管等,推动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国际生态与国内生态建设内在统一的必然实现。  相似文献   

6.
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了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世界范围内的普遍交往不断扩大的阶段。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表明当代中华文明的对外交往是经济交往与文化交往、全球化与本土化、传承与创新三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伊朗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及的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国家,随着2016年伊核协议的正式实施,伊朗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受到资本和技术的制约。伊朗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可观的人口规模,但制造业薄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中国作为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有着巨大的能源需求,且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中伊加强产业合作,有助于把中国的优势技术和产能与伊朗的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并实现两国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给国际警务合作带来新机遇,有利于破解合作中的障碍,增进互信,为国际警务合作增添新动力,提供新平台,推动国际警务合作进一步深化。同时,它也在安全形势、技术、合作机制、警察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给国际警务合作带来挑战。为有效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更好开展国际警务合作,有必要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和新型犯罪研判预警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情报信息收集、处理和共享能力,加强国内法制建设,推动多边协议签署,并加强警察执法队伍建设,为国际警务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新型冠状病毒全球传播背景下,各国政府为保护公众利益和减轻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纷纷开启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新一代国际投资协定ISDS机制改革。一带一路沿线国本属于ISDS案件高发地区,而我国早期与沿线国签订的双边或区域性投资协定主要着眼于东道国利益的保护,不利于我国境外投资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获得法律救济。兼顾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并重的双重身份,我国政府应积极投身并引领国际投资协定改革,在协定文本中纳入不可仲裁事项的例外条款、合理设置ISDS仲裁前置条件、完善ISDS仲裁程序规范,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达成进一步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参与ISDS机制改革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0.
田德文 《人民论坛》2023,(20):36-39
新时代中国外交在世界格局层面上的价值取向可概括为“多极联通”的新模式,强调世界各国在多极化世界中维护和平与发展时代主旋律的联通与共同行动。“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过程中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是推进各国共谋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发展、国际合作、消除国家间、民族间和宗教间的冲突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东方大国借助历史文明符号而实施的国家计划,其内在逻辑理应提升至文明的视角来考量。其具有顺应历史文明与当代文明走向的道义逻辑,是东方文明向世界文明中心回归的必然,是带动陆地与海洋经济并进的有效路径和促进新型国际经济规则形成的实践;其具有诠释中国文明崛起的智慧逻辑,在确立全方位开放的态势的同时,也要把握推进战略的时机性;其具有追求共同发展文明理念的行动逻辑,致力于推进共同的治理文明、寻求契合的经济发展目标,并实现历史文明、生态文明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走向正确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文章立足于高校理想信念教学实践,分别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问题分析、高校教学实施信念教育的具体措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三方面入手,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宏伟工程,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因此,需要健全国内税法,促进国际税制合作;不断完善双、多边投资协定,提升资金融通法律服务;增强品牌建设,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司法协助和配合,加快制定国际司法合作协议,从而促进沿线各国的交流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17,(3)
<正>一、升级的必要性"一带一路"源于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的合作倡议,它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主动提供的、惠及沿线数十个国家的国际公共产品。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9,(3)
在新疆域蕴含的天空、海洋、极地和网络四大领域中,历史机遇与安全威胁并存。危机的紧迫性、关涉性与全局性要求中国必须主动参与新疆域治理;把握国际竞争先机、提升国际话语权又助推中国必须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一推一拉"两个相反相成的因素生成了中国参与新疆域治理的逻辑。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建构的新疆域参与式治理,主要有四大路径:一是拓展内容,阐扬观念;二是倡导"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三是召开高峰论坛,共商、共建;四是契合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共享治理成果。  相似文献   

16.
当今全球处于资本强势的世界历史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支配地位。这一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但遭遇现代性危机而且面临严峻的现代化挑战。中国从全球普遍联系的世界历史大局出发,探索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倡议不但是求解发展中国家"文明病"与"落后病"双重顽疾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未来世界历史转变的积极尝试,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面临深刻调整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的国家发展战略,秉承"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高举合作与共赢的旗帜,以开放促改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国中、东、西部对外开放的区域平衡;有利于整合"陆路"和"海路"发展,实现对外开放的双向平衡;并在全球化面临"逆转"的背景下,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自由化与便利化,为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自由开放提供多维的合作平台、多样的合作方式,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在全球顺利推进的机遇,做好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发的再平衡。  相似文献   

18.
19.
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教育改革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不可或缺的需要。目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教育改革还存着诸多问题,为了满足"一带一路"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的整体水平,激发对英语学习兴趣,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改革创新教育办学模式,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教育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同周边各国合作,整合自身和周边优势资源,促进区域及各国协同发展的重要倡议。系统论思想不仅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基础,而且能指导实践。我们要处理好"一带"与"一路"的关系,处理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系,以民心相通促进其他各方面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