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高校文化时尚的内涵,着力挖掘高校文化时尚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正确引导从"文化时尚"到"时尚文化"的同构与传承,趋利避害地发挥高校时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严楠  王飞 《就业与保障》2023,(3):187-189
文章简要概述了江海红色文化与高校人才培养育人共同体的概念,通过透视江海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过程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从拓展江海红色文化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创新江海红色文化的融入路径、健全江海红色文化融入的评价机制等三方面探索了江海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育人共同体的实施路径,以推动江海红色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育人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以及招生渠道的日趋广泛,大学生群体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必须及时把握当前学生现状,树立"以学生为本、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整合现有资源,统筹兼顾,建立长效的"合力共育"机制。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强调人际和谐、环境友好;在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在引领生态文化、传播科技思想、开创文明新风等方面要起到基石作用,就必须重点打造校园良好育人环境、突出师生关系和谐,而和谐高校应该是一种以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特质。高校和谐,须"经营人心",营造宽松的育人环境,在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上,要讲究人心经营之道,以此来赢得人心、凝聚人心,促进高校融洽与和谐,营造良好的"中国梦"之教师育才梦和学生成才梦的高校人文环境,从而推动高校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诗 《就业与保障》2023,(4):160-162
在资助育人工作创新阶段,高校为不断提升资助育人体系的运行效能,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中的路径,以此盘活资助资源,实现对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为保证红色文化的有效融入,文章简要概述了红色文化的概念,指出院校必须客观认识红色文化融入的现实价值,更应与当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运行特点相契合,提出:切入红色文化教育维度,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深化学生文化认知,提升红色文化的思想认同;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双资助,盘活红色教育资源;创新融入方式,加强红色文化互动体验;设计融入机制,创设红色文化育人氛围等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对个人、社会、民族的涵养作用,文化的力量不断凸显,高校文化育人的内涵不断丰富,育人形式不断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实施文化育人;在激发文化育人的内生动力中构建长效机制;紧密跟进时代发展趋势推进网络文化育人进程,这些经验都是新时代我们做好文化育人工作的宝贵财富。展望未来,步入新时代的高校要注重文化育人的整体设计和系统构建,以关切和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构建和完善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为关键,以建设和坚守网络文化育人阵地为重点,不断推动文化育人工作向好、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志飞 《公安教育》2012,(12):67-70
<正>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高地,公安高校对警察文化的传承创新责无旁贷。几年来,湖北警官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秉承"以育人为本、以从警为根、以文化为魂"的办学宗旨,以锻造"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优秀警务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的"育警、励警、律警、悦警、强警"功能,形成以"人、从、众"理念文化为核心的"五大文化  相似文献   

8.
以"跟进式教育"理念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坚持教育跟进、管理跟进、服务跟进、活动跟进,深入学生、围绕学生、亲善学生,健全多方位服务机制,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性,引导贫困学生自立自强、追求卓越,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7,(1)
校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在校园建设中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发挥校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在园林化建设中,应融合各个办学时期历史,营造学校的历史文化环境与氛围,从而继承学校光荣的历史传统,增强学校精神文化的凝聚力,构建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特色校园。  相似文献   

10.
正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使命。南宁师范大学以四个平台为支点,撬动"民族文化、国学文化、红色文化、网络文化"蓬勃发展,将校园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文养心、以文化人、以文铸魂,推动校园文化百花齐放,近年来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等多项荣誉,实现了文化育人的科学化、多样化、常态化、品牌化。  相似文献   

11.
"全员育人"是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大学生资助育人是将全员育人理念贯穿其中的隐形教育方式,由于高校行政化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资助育人"在不同程度上没有得到重视。只有高校资助管理者充分重视"全员育人"的理念,才能实现"资助育人"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2.
张俊峰 《传承》2014,(4):138-139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德育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优秀品格和道德情操。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方式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育人理念,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捐赠文化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改革的动力之源,不仅为高校的管理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更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应充分把握大学捐赠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育人功能,加快大学捐赠文化的科学发展,使捐赠文化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捐赠文化与大学文化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深层次融合,提升大学捐赠文化的育人效度。  相似文献   

14.
孙立红 《青年论坛》2007,(6):103-105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出现的一种特有文化现象.它是以"育人为本",以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以师生满意为目标,以高校后勤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融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加强后勤文化建设,就要明确基本理念、基本目标、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形成浓厚的后勤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试论校园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渝 《思想战线》2002,28(2):33-36
高校校园文化包括智能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 ,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 ,是高校教育机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文化育人与思想道德建设都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 ,文化育人是基础 ,思想道德建设是核心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思想道德建设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来实现 ,并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21,(14)
正"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使命。作为全省两所"三全育人"试点高校之一和首批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公安高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大职能;公安高校学员管理教育工作是"管理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强学员素质教育是做好"管理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加强学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关键,只有树立育人意识和敬业精神,开拓创新,才能做好学员管理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探索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宿舍文化作为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阵地.其作用正在日渐加强,本文力图探讨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莫坷  谢丁林 《传承》2014,(2):50-51
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较强的文化辨别能力、文化成果学习能力、文化育人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要加强高校辅导员文化素质建设,必须建立完善的准入机制,实施有效的培训机制,强化文化导向,加强辅导员团队文化建设,增强辅导员文化自觉,营造辅导员文化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自2012年提出"中国梦"以后,引起了全社会的热烈反响和学术界的积极讨论。"中国梦"的提出也为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增添了丰富的内涵。高校党建工作在高校以育人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起着核心保障作用,理应承担起中华民族追梦、逐梦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